• 3

電腦運作好好的,沒事不要亂插拔,更換零件

基魯菲 wrote:
除了換散熱膏,內部重點清潔就可以了,能不下主板就別下,SATA線好好的也別去動


最糟糕的是,我事後發現,搭配這張主機板的 Teamgroup L3 256GB SATA SSD 電源插座斷裂,趕緊用熱溶膠,將電源線與 SSD 電源插座固定在一起,還可以正常讀寫。

這款可是少見的有 DRAM Cache 的早期 TLC SSD 啊!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ForLucky wrote:
拆裝裝好像三大廠可能會好一點


其實不一定啦!我在 2022/11/11 向大熊電腦買的 ThinkCentre M700 也算是品質不差的國際品牌軍規電腦,也是收到背板兩個 USB 插座不正常的物品。

我拍照與錄音給對方看,但商家說有燒機檢查,只能退貨不能更換。這麼重的東西,我也無法寄回去讓他再次檢查判斷後才處理,只能接受瑕疵品了。

倒是我的 msi H110M-Pro VH 也是兩個 USB 插座陸續出問題,在最近的清理時,我用 3M 接點清潔劑清理該處,結果又可以使用了,畢竟 Skylake 是七年前的產品,難免有氧化與電容老化的現象。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vcd156 wrote:
單純覺得你的主機板就...(恕刪)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買到的物品狀況從外觀來看,有 8-Pin 電源與 RAM Bank 2 插座燒焦痕跡,或許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旗揚 wrote:
嘿 恭喜舊的不去 新...(恕刪)


我是對新世代 CPU 的大小核調度很有興趣,無論是如何撰寫對應的軟體,與實際硬體的能效表現。

但有三個考量,遲遲沒有下手:

1. 12/13 世代有大小核的 CPU 價格飆漲
2. 廣泛的 1700 主機板 CPU 變形問題
3. 2023 年的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性與廠商轉嫁通貨膨脹成本刻意提高商品售價

目前在轉往購買低單價的 ThinkPad 12 世代,例如 ThinkPad E15 Gen 4 15.6吋 i3-1215U/8G/512GB PCIe SSD/Win11,比起花費同樣的價格購買有大小核的桌上型零組件,筆記型電腦可能更划算。

基本上 i5-9400F 對我已經非常夠用,我還調整 BIOS 設定,同步降低多項 Turbo 400MHz,將整體耗電量控制在 70W 以內,好搭配 PicoPSU + Delta 120W PSU。

i3-1215U 雖然比較慢,但是有 2P+4E=8 Threads,已經足夠我測試異構多核協調的程式。而且因為我的電腦經常處於 Idle(寫程式與讀文件),我很在乎整體耗電量。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ddr2286 wrote:
電腦最大殺手應該是灰塵


謝謝您的經驗分享!

我的經驗還有接點氧化,這可以透過 3M 接點清潔劑,或是硬毛刷、橡皮擦去除。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melvin Tai wrote:
h110現在二手[良品]也不算貴


但是能夠放入我的機殼的板子比較少,這也是為什麼我鎖定 AsRock H110M-HDV R3.0 的原因。

不過我現在已經決定讓手邊的 Skylake 慢慢淘汰,畢竟接近產品生命週期終點,突然什麼故障也不奇怪。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ThomasRhin wrote:
樓主怎不嘗試跟賣家溝通看看呢?


賣家願意讓我把板子帶到淡水讓他檢修看看,但考慮到從西門町到淡水來回車資至少 NTD 100,再加上我本身很欣賞擁有專業技術,能夠更換故障主機板零件,讓其回春,的專業維修工程師,只能說我自己運氣不好吧。

我也希望許多老電腦可以沿用,避免製造更多難以回收的電子垃圾。

記得我在 2000/6 前往英國攜帶的是 HP Omnibook 5000 Pentium 75 的電腦,我的 Host Family 還在使用 Amiga,真的是很感嘆他們有能力維護當時已經 10 年以上的電腦的專業。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默無名 wrote:
這不好說!


這卻是很難說是什麼原因,畢竟物品一開始可以使用,只是 Bank 2 無法辨識。

我測試過記憶體 Bank 2 無法辨識任何 Kingston, Transcend, Samsung, HP, PNY, Adata, AGI (Micron) 記憶體。

我是根據主機板插上 Speaker 後,沒有在開機時出現畢畢聲,判斷這並不是單純的記憶體問題。

說到這點,我認為 msi 的 LED Debug 很方便,至少可以看出來在那個檢測階段卡住,縮小問題範圍。

我的 msi B450 Motax Max 搭配 Ryzen 2200g 就遇到無法每次順利自動辨識 DDR4-2133 的問題,根據燈號,改裝上 DDR4-2666 就沒有問題了。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AMDer wrote:
MB上超多元件的焊點, 搞不好都快熱到有點鬆脫了, MB拆下來清完灰塵後, 剛好直接往生.


謝謝您的分享,這確實有可能!

畢竟無鉛技術早期就很多脫焊與空焊問題。

或許 Intel 14 代的新匯流排技術,也要等 17 代之後,也就是 2030 年之後,會相對比較穩定。我不打算購買 14 代幫忙除錯。AdlderLake 大小核調度與 UHD 7x0 雖然也有很多問題,但還有機會可以透過軟體解決。

其實最近一次大改架構的 SkyLake 也有 dead lock timing 延長導致軟體效能大幅放緩的問題。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