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B 裝上2.5吋 NVME SSD

NVME SSD還可以有2.5吋哦....
一段時間沒換電腦沒研究
科技都進步成這樣了
systemctl

M.2跟U.2是同時推出的,只是U.2是針對高階伺服器市場,你沒聽過很正常,跟科技進步沒甚麼關係。

2022-01-19 10:49
BigMac4Diet

正解,不過嚴格來說也不是同步推出,U.2稍晚,介面規格分屬2個不同協會

2022-01-19 11:26
skvr1860 wrote:
一段時間沒換電腦沒研究
科技都進步成這樣了


伺服器會用些特殊規格,沒普及到消費級產品上的原因都是太貴

一般用戶不會想要用金錢換取效能,跟科技進步程度不大
其實都可以反正只要PCIe訊號有過去就好了...
另外8643還有一些花式玩法可以玩...
能搞到的便宜的U2一般是洋垃圾
BigMac4Diet wrote:
你貼圖的2.5吋硬碟...(恕刪)

覺得以後的U.2 SSD會做成像M.2 SSD一樣小嗎?
最近公司Server剛買一顆 U.2 來跑跑看
真滴貴
內爾 海力森 wrote:
覺得以後的U.2 SSD會做成像M.2 SSD一樣小嗎?


這二者差在基板面積,由於NAND 的單顆容量一直在加大,所以M.2的容量也會幾年增一倍。不過支援電路零件就很難縮小了,例如要在斷電瞬間支持緊急寫入電力(cache flush),需要加(超級)電容,2280基本不夠放,伺服器規格的M.2要看要看22110,但是這個尺寸算是非主流了。M.2 和U.2的介面都是PCIe 4 lane,所以速度極限理論值是一樣的,取決於NAND通道數,這一點面積大的佔一點優勢。但是目前的設計要能擠滿PCIe 3.0頻寬,其實2者都還做得到。

NGFF(M.2的基礎)規格的PCIe SSD最早採用的是Apple(腳位定義不同,但訊號是一樣的),歷經演變和各方妥協,應用的範圍其實超過當初預想甚多,因此在伺服器設計上,標準規格是很難取代U.2的,光是熱插拔在原始CabCon工作小組(負責實體介面標準制定)就完全不考慮,連接器跟pin腳完全不支援,以致全SSD儲存設備就很難把M.2直接設計進去。

M.2由於市場規模龐大(主要是筆電),成本優勢遠勝於U.2,M.2/U.2 基本上大概是各擁主場,很難侵襲到對方市場,U2做更小未必是優勢所在,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微型化高密度設計後的散熱標準,以前並未納入規格,這一點三星就比大多數廠商更有遠見以及積極介入增加自身影響力。而下一個世代的統一介面規格,我認為會是CXL,應該會把DRAM/M.2/U.2介面大一統,全部架在PCie 5.0上,這兩年應該就會看到市場上有大動作。
systemctl

我當然知道SAS與U.2定義完全不同,我要強調是U.2可以沿用原本的機架與散熱規劃,不用做任何大幅修改,又能使用NVMe SSD的速度,尤其現在大的資訊中心都是Blade Server,這特性尤為重要

2022-01-25 19:53
systemctl

反倒是家用或商用PC,更換電腦就順便更換機殼,機殼內空間規劃常常順應潮流做改變,是稀鬆平常的事,這點在Sever領域是很難辦到的事。

2022-01-25 19:57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