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0928o1 wrote:音效不清楚網路要把...(恕刪) Mo大講的有道理轉頭看一下手邊的東西,還真的都是要外掛Giga Phy XD目前小弟只有看過Switch chip才會內建Phy手邊其他Main Chip最多就是內建多個Giga MAC而已=口=不過Main Chip就已經夠燙手,再包Wireless就會燙傷人了要是真的把Phy包進去,不知道溫度會衝到多高
tomatochen wrote:Mo大講的有道理轉頭...(恕刪) 想當年SiS630包山包海包天下,最後落得通通拿掉的下場...。還是保留MAC跟標準音效就好...PHY跟Codec就交給外部吧...。
原因大概如下:1. 音效及網路功能, 各類使用者需求不同, 內建不見得很妥當..這道理就像主機板都內建音效晶片, 可是等級用料好壞往往天壤之別..一張近萬的主機板, 用的網路及音效晶片, 通常跟兩千上下的入門板有一定的區別..2. 良率問題, 其實技術上問題不大, 但主機板晶片組是能省則省, 報價越低越有利...整合太多功能, 尤其是上面講的, 這功能還不見得大家一定能通用, 而去增加成本..Intel/AMD等廠商未必會考慮這麼幹..3. 現在的狀況下, 音效及網路晶片分離, 其實已經算是很簡化主機板布線了...就算整合在南橋裡, 把所有利害分析一下, 也不見得有利...獨立的音效及網路晶片所佔面積並不大, 但獨立出來的結果, 可以讓整個主機板成本及用料控制更有彈性..
JHHC2006 wrote:不是USB嗎?...(恕刪) 大部分USB埠線路是從南橋拉出來的,有的主板為了避免弄掛南僑,會做保護電路。至於是不是最容易掛,問了從事RMA朋友,他說比例不多,而且USB埠很多,很少人為了 1~2 埠發現掛掉送修,所以比例也低。至於音效卡很多是被接殼外接線路搞掛的,這我就有親眼看過的經驗,當場冒煙.........很無言的。
aken104 wrote:大部分USB埠線路是...(恕刪) USB大都是PCH拉出來的,如果靜電打死會直接打掛南橋,短路久了則是Polyfuse會先燒掉,這兩個消費者應該都會拿回去送修居多。機殼線材搞掛前端音效的這倒是很少聽到...。網路則是只有偶而有聽到雷擊掛點的少數案例。
bar0402 wrote:原因大概如下:1. 音效及網路功能, 各類使用者需求不同, 內建不見得很妥當.. 很久以前有個 AC'97 規格 (其中一部份處理由南橋建, 或整個內建), 只不過沒人要用內包湊合著用的東西音效太爛, 之後大家都直接當作這個東西不存在(由 High Definition Audio 後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