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推薦AMD用的MINI-ITX主板


bar0106 wrote:
很遺憾, 你說的超小...(恕刪)


吼...你真的很愛辯哩。
那都讓你贏可以嗎?
每一個m-ITX都是SG05那種XPC的設計嗎?
是XPC設計的m-DTX/m-ITX的Case多還是標準m-ITX多?
搞啥。

還什麼雞毛令箭。
設計上就是這樣子,當然就限制這樣子。
能強化散熱就上啊。不能怎辦?
每一個人都像你用SG05裝上比較高的Heat sink?
建議當狗屎,那還需要什麼RD。大家隨便零組件兜一兜就變一個MB出來啊。
自己搞啊,看要三個還是四個CPU Socket自己瞎裝啊。
電晶體不想用太醜了搞真空管啊。

你要是反嗆我一句難道AMD沒有65W的CPU我還比較爽點。
至少還在路上,而不是在邊跛上。

生氣...還破了我不回超過3天以上舊文的習慣。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蛙鳴之地 wrote:
吼...你真的很愛辯...(恕刪)


我只是強調我個人經驗, 至少不應該以偏概全...
就像我一向很反感很多人沒事叫人用超大瓦數的power..
只要你量過就知道完全不是這回事...

既然你都認為ITX要跟人比獨顯了, 這種機殼都可以裝得下原廠風扇了..
反倒是裝不下顯卡的, 可能就得要用1U的薄風扇了...
所以只有瓦數很低的ITX機殼組才不適合用AMD系列..(如Aopen S100系列)

問題是, ITX多得是超過200w的設計(低於200w的反而都不太適合裝獨顯, 這時AMD較強的內顯反而好用..)
"絕對"不是AMD不能進入Mini-ITX市場的原因... 你說有影響是真.. 但說多了30w就跟ITX絕緣..
那是你個人偏見! 780/785/880/890都有ITX產品,. 大概只有挖大是最有大腦的..
廠商們要自負盈虧還比你沒判斷力是嗎?

建議值跟實際值差很那是我很多經驗的結果, 不能說廠商是錯的, 但是, 那是保留很大寬容度的建議值..
如果挖大認為實事求是也不行, 那你大概連超頻也反對到底了, 若你有這種等級的"正義感"!
我倒希望看到你到X者去把那些動不動超頻i7到4G以上的文章狗幹一頓.
(Intel絕對不建議你超頻, 不必想了..)

老話一句, 立場決定是非... 就是我們挖大囉...
此地真是有趣
樓主只是想知道AMD有沒有賣其他的itx主機板
卻引來一波搞笑的對話
回到正題
很遺憾目前台灣的itx市場相當冷清
不少人似乎都被超頻熱潮熱昏了頭
總是在爭論配備夠不夠夯
幫人推薦時總是離不開高價品
促使新手忙著敗家而忽略了電腦在實際環境下的真正用途
其實個人已對intel的行銷策略感到很厭煩
因為它在itx市場已經停止引進支援775腳位的主機板
AMD在台灣也僅有 Asus M4A88T-IDELUXE 但也屬於高價位(4800)的產品
Zotac 的 GF8200 itx 或許也算
不過最近在對岸發現了一片相當有CP值的itx主機板 J&W Minix 6150SE-UC3
雖然是沿用舊式晶片但可開核
加上稀有的 PCI Express x16 可擴充顯示卡的可能性
以及便宜的價格(399港幣大約1600左右)
想搭配平價又有擴充性的迷你主機已不是夢想


solidbrass wrote:
此地真是有趣樓主只是...(恕刪)


其實我是ITX支持者, 也組過至少三台主機..
甚至相關耗電數據及實測也有相當研究過...

所以某位大師跟我討論這, 實在是太瞧不起人了..
自己玩的是i7加高階卡, 跟人家討論自己摸都可能沒摸過的主機系統..
一口咬定人家的不能用..

不過就同最早説的,. 我還是認為ITX在組裝市場比重太小了..
這才是主因, 不是跟某大師一樣, 說到AMD很爛他什麼都能牽拖下去...
但是ITX現在真的不算太貴, 已經比兩年前動輒5~6K起跳便宜多了..
像Asus這塊價位偏高是因為規格較齊, 品牌價格高, 還有實際上市場銷售量不易衝高造成...

據說精英那塊H55有人壓到近3K價位... 而且這是主流規格產品...
就算技嘉那塊也約4K以下, 不會比正規H55貴多少... 且其他零件大多可通用...

ianlien1004 wrote:
怎麼顯少在市面上看到...(恕刪)



回歸樓主的提問
我知道的產品如下
售價&規格就自己爬文吧

AMD AM2/AM3 之 ITX M/B
Zotac GF6100-E-E 已市售
Zotac GF8200-C-E 已市售

AMD AM3 之 ITX M/B
ASUS M4A88T-I DELUXE 預計11月上市 規格真的優很多

至於樓上大大討論的部份
我補充一下
INTEL的U 確實是比較適合裝ITX架構 低溫低功耗 但內顯....真的很無言= =
AMD除了AthlonII e系列 45W 不需要特別加強散熱 很低溫
一般AthlonII 65W 還OK啦 都可以裝 不用怕
95W以上 實裝過 不太建議 燙了點 長時間用 還是不要使用

ITX之CASE
簡單一點 分兩種
直立型(方塊) 有界面卡擴充槽 CPU FAN可以上原廠標準 標準ODD
直立&橫躺型(書本) 無界面卡擴充槽(極少部份可擴充) CPU FAN大部份要改1U FAN(建構成本多出來) 需使用SLIM ODD 或者是 無法安裝ODD

ITX架構 整機系統散熱要做好 不然不用一年 POWER & M/B & HD 一定掛給你看= =
ITX相關產品 現在已經很OK 沒以前那麼天價 可以選擇的比較多了 只是 量還是太小 變成有賣的店家很少 有現貨的更少

PS: 以上 以DIY方向討論 品牌的就直接跳過吧^^
cyuanyi wrote:
回歸樓主的提問我知道...(恕刪)


其實我也是有感於公司其他部門的同事,業務或行政單位的,
他們的機殼都是像西華喜雀、麻雀那一類的,Micro-ATX或Mini-ITX。
他們的部門主管,機殼是直接鎖在螢幕後方10x10的孔上。

我跟我們公司的電腦工程師討論過,
為什麼不用AMD的CPU,他們的內顯不是比較強嗎?

他說了:是散熱的問題。
主機板晶片溫度太高,小機殼本身散熱就不好。

而且小機殼最好用2.5吋的硬碟,多留一些空間散熱。

也因此,我們公司清一色全部都是Intel的CPU,
不過因為用小機殼的關係,整個辦公室看起來滿精緻的。

其實,我也希望AMD有更好的Mini-ITX主機板啊~!
不要讓Intel一家獨大,這樣才有降價空間。
我原本是不選邊站的
但見到 Intel 一直只有1156腳位的itx主機板出現
我就認定他們打算逐漸淘汰775腳位平台
將市場導向高消費領域
讓消費者傻傻的跟進當冤大頭
這種被牽著鼻子走的方式我實在看不下去
因此我打算開始抗拒 Intel 的產品
但相當掙扎
如大家所言
Intel 的優勢一直是耗電量低於 AMD
觀望許久總算找到杰微出產的平價 AMD itx主機板
採用常見於低階主機板的單晶片 GeForce 6150SE + nForce 430 晶片組
也因晶片面積細小
讓PCB的耗電量與 Intel 的H55晶片組不相上下
雖然價位連運費恐怕接近2500
隨便弄個2.7GHz散步龍140來開核
也總比被強迫買貴森森的 Intel i-3 處理器來的爽

mohicanww wrote:
其實我也是有感於公司其他部門的同事,業務或行政單位的,

mohicanww wrote:
為什麼不用AMD的CPU,他們的內顯不是比較強嗎?
這些單位的使用者,為什麼需要比較強的內顯?
是太閒,所以要一些休閒娛樂嗎?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ptx wrote:
這些單位的使用者,為...(恕刪)


其實公家及公司行號採用電腦系統, 很少不是Intel的...

最大問題並不在性能功耗... 而是廠牌概念.. 還有價格..

如果你採購AMD系統, 出包了人家鐵定怪你, 為什麼大廠不用用小廠的...
用Intel人家至少鼻子摸摸不敢說啥, 事實上, 很多品牌電腦用的都是945G G31.
這類規格不怎樣, 用料也不怎樣的板子, 在組裝界玩家都是盡量不採用的.. 但..
只因掛著Intel 招牌, 人家就覺得比較優, 這是沒辦法的..

再來, Intel在一般組裝零售業雖然價格偏高..
但是這些入門處理器跟晶片組, 大量購入價格可是壓得極低的...
甚至一些準備出清的產品可以不到報價一半賣你, 這點AMD系統也難以跟進...

AMD系統品牌小, 價格又難以優到哪, 想競爭確實是很難的...
目前的 ITX 市場還是以 intel 為主,
AMD 接下來的 fusion 還蠻值得期待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