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推薦AMD主機板~~之南北橋選擇的差異~

小小的簡易看法

先講比較複雜的北橋
以7系列那一套來看,就是下列說明
當然不知道8系列晶片組有沒有打破下面規則

尾段英文
F ->通常出現在最高級的板子,我解讀F應該是指快速(畢竟CF可以支援到16X+16X)
X ->支援CF(至少支援到8X+8X)
G ->有內顯,若要配獨顯卡,G可以無視
V ->有內顯,但不支援硬解跟其他有的沒的(例如HDMI輸出)


尾數部分
90 -> 中高階或是高階的主機板,有無內顯看後面有沒有G
8X -> 中階主機板,通常是有內顯的
70 -> 中階主機板,無內顯

40 -> 因為太特別了,所以要提醒一下,因為740是低階晶片組
而且HT還被閹割(比起同系列),而且又剛好是上代690架構的玩意,激進的人更是罵馬甲晶片
最慘的是有配此晶片的主機板,主機板廠商都故意配較寒酸的零件
例如電容是肖想看到日系或一般人俗稱的固態(外殼是金屬殼的),微星更是狠到連CPU配塑膠背板


南僑部分
基本上一般人比較沒注意,因為正常使用狀況下真的影響不大
除了比較夯的一些噱頭就會注意了
例如有無支援開核看南僑型號下判斷
還有樓上幾位說的SATA跟RAID支援程度
南僑比較沒規則性,所以要多爬點資料樓,還好南橋的分類不是很細

當然樓,我也是會說現在機械式硬碟想塞爆SATA2頻寬都是未知數了(有些連SATA1都塞不爆)
至於RAID的話,基本上不懂的話也真的建議不要碰,像我同學就是莫名被RAID0搞死了
p.s:他的狀況是OS來看硬碟是兩顆沒錯,但他不知道看到的兩顆是組RAID0合併之後再切割的
我真只能說還好他電腦最初不是我幫他組的(他買電腦時,我都還沒認識他) Orz|||
不過也因為有發覺到他雙硬碟組了RAID0(發覺兩顆硬碟缺一不可,SATA也要插在同一組)
還是有解開他個人的疑慮
南橋很簡單
SB600 骨董不管
SB700 R0 R1
SB710 R0 R1 ACC
SB750 R0 R1 R5 ACC
SB850 R0 R1 R5 ACC S6 PCIE2.0

RAID頻寬跟SATA沒關係,一個槽一個頻寬,塞不爆
基本上內建R5看看就好


北橋好像有點問題,我以為是
90 X16+X16
8、7 X16、X8+X8
BABUR wrote:
北橋好像有點問題,我以為是
90 X16+X16
8、7 X16、X8+X8


以下是我個人認知,有錯誤清協助修正
像790X跟790GX的PCI-e是只要兩個16X槽都插卡下去就變成8X+8X

所以依照7系列規則的話(假設8系列沒打破的話)
"X"的通常就是指可支援8X+8X以上(FX一定是16X+16X)
沒X的就算是兩條16X插槽,第二條只有4X,以致於支援上是16X+4X

不過看這次8系列不像以往7系列有90X結尾的
我猜拉~~可能是AMD覺得790X晶片組的板子賣相不受青睞
導致這次890不是890FX就是890GX,沒有890X了

說實話,我目前用的這張MSI K9A2CF就是790X的,當初790X出來時
是23xx元購入此板(後來還聽到有22xx的),電容更是標榜全固態(其實只是鋁殼的電解電容)
p.s:對於某些人來說,最討厭的是不能調電壓、更不能開核(南僑是舊的SB600)

如今看到的790X的板子幾乎都3000出頭,一般人看到都會覺得除非想入門CF
不如這個價拿去買770、780、785系列晶片組的板子,
若多出coco可以轉向投資獨顯卡或直接留在自己口袋(用內顯) <-790X沒內顯喔,要有"G"才有
也有可能是板子能比較小片(M-ATX)可以配小一點的機殼‧‧‧‧
不管怎麼看,790X在任何方面都吃了小虧,整體評價上便是吃大虧
搞懂了,謝謝指正
只能X8+X8的CF的確不吸引人,只能想到GPU+RAID這種組合
銷路不好也難免
BABUR wrote:
搞懂了,謝謝指正只能...(恕刪)



你的觀念有錯誤哦,你只插一個就有16x了啊,為何要插2個?crossfire?SLI?你真的有在差2張顯卡嗎?

依我來看,不跑SLI,買2個PCI E X16有作用嗎?還貴個500到1000,聰明人會做出好的選擇。
jay19431943 wrote:
你的觀念有錯誤哦,你...(恕刪)

我倆說的好像沒有衝突(搔頭
jay19431943 wrote:
你的觀念有錯誤哦,你...(恕刪)


有時候是為了美麗的熱導管散熱器(例:MA770 & MA790FX)
南北橋不重要,南北橋上的散熱片比較重要,買AMD請牢記這一點 XD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