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弟不才我很久以前在主機板廠上過班的經驗:
1.零件多少,不代表好或不好,更不代表品質。
2.很多零件本來就是非必要上件的,要看版本跟出什麼地方,客戶需求等等。
3.依照使用零件(可互換的料件)跟版本的不同,不是每個pad都會上上件,
因為RD在設計的時候,PCB就已經事先把那個彈性設計上去。例如用A音效晶片,
那有些地方就會上零件(而且通常很多是0歐姆的電阻、等於接通而已),但是
B音效晶片可能不用等等...以上適用於像額外的USB晶片,SATA晶片等東西。
4.以我自已早年工作經驗,我選主機板不太喜歡選初次生產的(例如1.0版)...
如果有沒解的bug那一定是最多的。
連不才小弟我都不敢講,某塊主機板某些地方沒上零件是好還是不好。
沒有電路圖,不知道為何不上件的原因之前,根本就看不出到底是怎樣。
也許初期版本有些地方over spec,那又怎樣?會跑比較快嗎? 不穩的設計,
有沒有over spec都是不穩...
一堆沒有相關知識的人,我是不知道他們以什麼依據來推論產品有沒有問題啦...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