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AMD 於新一代的 chipset 產品陸續推出 X570 、 B550 以及最新推出入門的 A520 晶片組,然而 A520 主機板的價格根本造福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堪稱平價入門的首選。 A520 主機板到底有多便宜呢? 這次要介紹的 GIGABYTE A520 AORUS ELITE 的通路價格約台幣三千三元,是台灣通路目前最高階也最貴的也是唯一 ATX 尺寸的 A520 主機板,最貴都才三千元出頭,其他低階的 A520 當然只有兩千出頭罷了。不過也蠻意外技嘉會在入門的 A520 推出 AORUS 系列的主機板,身為鳥頭粉當然要交關一下。
 
 
 
雖然為入門的 A520 產品,但還是 AORUS 系列,風格一樣為 cyberpunk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支援第三代的 AMD RYZEN CPU ,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相容於 R5 3400G 與 R3 3200G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A520 AORUS ELITE 的規格以及特色,基本上只要能過電,效能保有一定程度就是棒。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配件講好聽點就是簡約,基本上就是只有 SATA 線材。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A520 AORUS ELITE 尺寸大小為標準 ATX ,也是台灣通路唯一 ATX 規格的 A520 主機板。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IO 遮罩以及散熱片的設計有層層交疊的感覺,另外也是極少數有設計遮罩的 A520 產品,便宜歸便宜,造型還是有兼顧到啊!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CPU 供電為 5+3 相設計,中規中矩只求穩定,A520 畢竟本身就不能超頻。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記憶體插槽為雙扣的設計,提供四組可以安裝,另外還有 Q-Flash Plus 的按鈕設計於 24PIN 旁邊。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老話一句該設計的還是要設計,也是極少數 A520 主機板的散熱片有些許的設計,至少看起來比較沒有這麼廉價。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提供四組 SATA 可以應用。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擴充卡槽一覽,提供兩組 PCIe x16 以及三組 PCIe x1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由 CPU 提供的 PCIe x16 為 gen 3 ,當然也有使用強化插槽的設計。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而 M.2 插槽也是由 CPU 所提供的。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音效是使用 Realtek ALC1200 搭配日系音效電容。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預裝 I/O 擋版設計,提供 PS/2 、八組 USB 、 DVI 、 HDMI 以及 Realtek 1Gbe 的 RJ45 ,令人比較訝異的是音訊部分還有支援 S/PDIF 光纖。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之前的 R5 3500X 與 3600 都賣掉,只好拔原本在 B550I AORUS 的 R7 4750G 下來測試。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安裝 CPU 、 RAM 以及 cooler 的時候發現技嘉頗好心有指示要如何正確安裝 RAM , A2/B2 先安裝好嗎?
能夠跑雙通道之外,以訊號完整性的角度來看也可以避免有 stub 的影響,拜託各位不要再插錯記憶體插槽了。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大家都裝好準備好了,可以直接上電囉。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A520 AORUS ELITE 會發光的地方就是於右下角的 AORUS 字樣。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BIOS 預設是 EASY MODE ,如果只是一般玩家可以在這邊加減設定 XMP 就好。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如果要讓記憶體的 latency 要好一些,必須要關閉 TSME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另外還必須關閉 DRAM 的 Power Down Enble ,這樣才可以讓 Ryzen 4000 APU 有較低的記憶體 latency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CPU 設定為全預設, RAM 超頻至 DDR4-3600 ,其餘的測試環境如下:
CPU: AMD Ryzen 7 PRO 4750G
MB: GIGABYTE A520 AORUS ELITE
RAM: Micron Ballistix Sport LT D4 3200 16G*2
SSD: INTEL 760P 256GB
PSU: COOLER MASTER SILENT PRO GOLD 600W
CPU Cooler: SCYTHE SCBSK-3000
OS: Windows 10 x64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一樣透過 CPU-Z 內的 bench 測試,基本上成績都是比 R7 3700X 還要好。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讀寫複製由於 R7 4750G 架構修正,都可以破 50000 MB/s ,另外透過調整 BIOS 設定, Latency 也可以降至 67.6ns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CINEBENCH R15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CINEBENCH R20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接著 3DMARK 測試都是用 APU 內顯 Radeon Vega 8 。
Time Spy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Fire Strike Extreme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Fire Strike 。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最後曬一張手邊剩有的 AORUS 產品,之前有些都短暫擁有就賣掉了。
A520 AORUS ELITE 三秒合體 R7 4750G
 
 
認真說一句話,好的 CPU 會因為晶片組不好而大打折扣嗎?其實不盡然。 R7 4750G 搭配 A520 AORUS ELITE 也可以發揮出應有的水準,甚至 CPU 測試的成績與手邊的 B550I AORUS 不相上下。如果只是單純使用內顯的效能也是有 RX550 的水準,要玩一些遊戲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甚至網路上有些人拿 4750G 內顯去玩 PUBG 也是可以。
不過回到現實面, A520 被閹割 PCIe 、 SATA 以及 USB 的 lanes ,導致設計 ATX 規格大小有些不必要,甚至 M.2 只有一組,算是蠻可惜的部分。但以入門板或裝機板, A520 AORUS ELITE 還算是可以,畢竟造型設計上還是有用心,而且註冊也提供五年的保固。
令人感到貼心的部分還是在 DIMM slots 附近有標註要先安裝哪些插槽,避免使用者亂插沒有跑雙通道,甚至可以降低反射造成記憶體超不上去的情況,真的頗用心。
使用imgur圖床, 看不到圖片只能說聲sorry囉 :)
2020-09-01 22: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4750
請問R7 4750G 這顆的內顯記憶體可以在BIOS設定大小嗎,
是我沒找到還是沒有這個選項可以調整呢
愛你所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