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達人:
在主機板上,目前都在使用 PCI-E 3.0 的插槽了,很多還是雙PCI-E 3.0的,但小弟比較疑問的是,一般都還配有PCI-E X1 四槽,我查了一下,大概是還可以用1394. sata .音效卡等用途,不過一般都內建音效卡跟sata了,1394跟專業音效卡應該也很少人使用了,除非是一些專業人士,小弟疑問的是,為什麼這些一般人都用不到的不能直接拿掉讓主機板cost down? 再分隔出有專業需求的人另出這類板子? 除非是這些零件已經便宜到無感了....就算是m-atx 一般好像也會配到2個pci-e x1..
另外我有看過有人可能有多張顯卡需求,把 pci-e x1轉接成 x16,想當然也只有 x1的頻寬,現在的卡都是pci-e 3.0了,除非是很久以前的舊顯卡,否則也是浪廢顯卡的效能了,不知這樣的想法對嗎?
tks.
p5p43 wrote:
浪費多少效能?無感...(恕刪)
p5p43 大大:
看起來 x4 x8 x16真的沒差多少? 那x1呢? 如果也差不多,那是不是x1-x16沒有多大的進步? 規格是做好看的?
純個人見解.....請指教.
tks.
chengmou wrote:
p5p43 大大:...(恕刪)
你用不到 不等於別人不會用,
要閹割到那種程度還會被嫌,對手多你一條 x1 就多一個可擴充空間
再說你忘記礦卡專用板子 都是 拚 誰家 x1槽 多...

B250 MINING EXPERT
https://www.asus.com/us/Motherboards/B250-MINING-EXPERT/
PCI-E 介面槽可以裝的東西可多的...
你用不到是你的問題,別以為別人都跟你一樣用不到。
這些槽 很多都是過保固後壞音效、壞網路、壞SATA槽才知道他是備用的用途...
你知道早年壞音效 壞網路晶片是非常多見的事情,現在是相對少而已,
實務上還是有過保板子壞網路需要 PCI-E 槽來使用,還是你認為換板子很簡單輕鬆..
我插一張介面卡可以解決的問題,可不想動到 8顆螺絲換板子。
==========
要注意 PCI-E 版本差異
PCI-E 2.0 x1 頻寬速度是 500 MB/s
PCI-E 3.0 x1 頻寬速度是 984.6 MB/s
PCIe x16 Lane 你可以理解成 16條 lane,16條訊號通道
至於 1條 訊號通道的 性能則是看他版本,
x1、x2、x4、x8、x16 是指幾條lane 或 可相容的介面卡長度
PCI-E x16 槽不等於 x16 Lane,可能只做x4、x8 Lane,只不過那槽可以插x16長度而已。
別把 x1 這種 LANE 的意思 搞成 版本性能差異,
3.0 x1 lane 跟 2.0 x1 Lane 性能可是差484 MB/s
性能看板本,不是看lane數,且lane 數也只代表限制最大值,
性能最大值還是看硬體的控制器決定,介面只是給通道,性能還是看裝置本身,
你知道 SATA3 HDD 多低速,卻還是占用 一條 lane...
一台速度 200 MB/s 的龜速硬碟 占用一條 PCIe x1 lane 500 MB/s的內部通道
==========
現在的問題是 一般硬體 跟不上 PCI-E 頻寬速度的上限,
低階顯卡都還有做PCI-E 3.0 x8 控制器
但 PCIe LANE的數量卻不多,很多M.2 卡到 Lane 數量問題 變成彈性介面
Intel Z97架構讓SATA Express滯礙難行,PCI-E通道是關鍵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7954
以前是介面需要多少就給多少lane,現在是lane數太少介面需要太多,
變成用Flexible I/O 分配的方式解決,
好比說插上 M.2 就讓 SATA 5/6 關閉,利用 Flexible I/O 技術+分配規則處理
Flexible I/O
Intel 第六代處理器 Skylake 完全解析:主機板篇
https://technews.tw/2015/09/21/intel-6th-cpu-skylake-mainboard/
再來是版本下放的進度很慢(全面1.0跳2.0 跟2.0跳3.0時間差太多)
現在還一堆 CPU直連 PCI-E 3.0 給16條,其他都晶片組提供的 2.0,
至於為何如此? 一般消費者用不到那麼大量的頻寬...或是說 intel 要你加價購才有..
2020年 說要拚 PCI-E 5.0,2018拚4.0...恩,有夢最美,
這要看 AMD 跟 intel 何時願意下放 。
不就是為了擴充性佳嗎?
而PCI-E 是重要的擴充插槽
不是嗎?
不要擴充插槽
買Mini-ITX不就好了
更小巧
PCI-E的用途比你想像的廣
USB 3.0、USB 3.1、SATA3、SSD、
有線網卡、無線網卡、影像擷取卡、
DAC和DDC音效卡、監控卡、磁碟陣列卡
串列式通訊埠卡、RS232卡......等等
總的來說
USB 3.0、USB 3.1、SATA3、有線網卡等
各類插槽不夠用怎麼辦?
插PCI-E擴充卡
設備太老舊新主機板沒插槽怎麼辦?
插PCI-E擴充卡
SSD不夠快怎麼辦?
插PCI-E擴充卡
音效沒有光纖、同軸、環繞輸出怎麼辦?
插PCI-E擴充卡
有線或無線網卡不夠快、不夠穩怎麼辦?
插PCI-E擴充卡
要連接特殊的設備怎麼辦?
插PCI-E擴充卡
對桌上型電腦而言
PCI-E是僅次於USB好用的擴充插槽
也是少數比USB快的插槽
chengmou wrote:
請教礦卡不是都要用中高階顯卡,那它插x1真的有用到顯示全部效能嗎?
如果沒有,他們為什麼只做到x1 ?
tks....(恕刪)
礦卡要的運算性能 又不是 資料流量,你去理解礦卡在算什麼,又需要多少流量通道
是需要 資料流量 還是 浮點運算的性能 ?
資料流量不等於性能,處理器性能也不等於需要很多資料來處理,這概念不難理解吧?
PCI-E 的通道流量不等於顯卡的處理性能,
頂多是他可以容許多少資料流進去給GPU處理,
不等於 GPU 能處理完..
LINX、Furmark 燒機軟體知道嗎 ? 他檔案很大 ?
小小檔案的參數就能讓 CPU / GPU 腦死,但它所需要的 RAM 跟 HDD 容量卻很小
礦卡就這樣...要的是算的能力,不是資料流量最大處理直,PCI-E x1 才會足夠使用。
顯卡跑遊戲畫面則是去抓載很大量的圖形運算,
大量動態資料在那流動,不給他頻寬早就lag死。
好比說你老師要你寫一份考卷,跟老師要你去看20片DVD影片再來寫心得,
請問考卷 的載體量多大 ? A4 一張紙,
對比20片的DVD影片 載體資料量呢?
前者你會腦死,但他只是一張A4紙(運算能力),
後者是大量資料卡在你面前等你看完才能寫心得(資料量處理)。
同樣是老師出題,可兩者需求不同。
礦卡是前者還是後者 ? 大半礦卡是前者,遊戲則是後者,這樣夠簡單比喻吧。
=====================
用途不同,需求不同,你問的東西很基礎很基本,
你用不到不等於別人不需要,DIY 零件是賣不特定人士,
如果要專門需求那有各自的市場,好比說工控、車控、POS機這類單一性質的板子,
哪需要這些介面槽,但一班使用者會做啥沒人知道,廠商自然得留很多方案選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