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超頻發熱要加許多外部散熱風扇
發熱已經浪費電
加風扇降溫再浪費電一次
所以花大錢只是玩發熱再降熱?
想跳坑玩超頻的疑問:
如果是買i5超到i7,為何不直接買i7?
是不是買低等級cpu慢慢超上去
還是把低一級cpu超頻省下的電費直接挑高等級cpu來超?
是追求超頻的頻率值,還是超頻跑燒機程式計算跑到當的時間?
請教超頻使用者電腦也是超頻開一整天嗎?
以上請教玩超頻的前輩
maiko1214 wrote:
主機板超頻發熱要加許...(恕刪)
又看到發熱電費論
回答一下
1度電為千瓦*1小時
假設超頻後功率差50W
為0.05千瓦
0.05*24小時*365天=438度
夏天一度5.5好了 一年電費也才差2409
I5 4690K跟I7 4790K價差多少 3000
你不會24小時開電腦,你也不會一直在夏天
超頻是追求同樣配置更高效能的行為
大部分人追求的是穩定下的頻率
例如跑玩32M SUPER PI成績
當然穩定還有分很多等級
跑3DMARK
跑R11.5 跑R15 跑HYPER PI幾匹馬
不同的燒機軟體也是不同的標準
超到頻 如果設定能過測
那才是能到一定的穩定度
個人都跑HYPER PI 32M 已經很嚴格
再者超頻也要考慮到功耗跟散熱的成長
假設多1.0MHZ 會多製造20%廢熱
那是不是要更多的投入在散熱上
這就要衡量值不值得了
例如我G3258 +9公分塔扇 2000+499=2499
配Z97 PCMATE 可以穩穩超到4.7GHZ 1.33V
原廠扇只能超到4.5 換了9公分上4.7
個人覺得0.2GHZ 500圓是OK的 換做別人不一定OK
但往上調4.8以上 發現溫度上升就算風扇全開也沒用
因為廢熱太多 風扇已經壓不過
就可以考慮是不是要換12CM 14CM 或上水冷...
一切超頻都是考慮經濟效應的行為
除了少數人 只是想追求單CPU的極限才會拼命換散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