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既然又要多耗一次重新組裝的工夫,乾脆就把原來購買的華擎 H67M-GE/HT 板子換貨後拿去網拍賣掉,原因是這塊板子係屬於較小型的體積,外接獨立顯卡一插上去後就會佔用了唯一的兩個 PCI-E 插槽,而且也沒有 1394 的介面 (我的老 DV 需要用到)。還不錯,只損失了 $300、賣了 $4,300。

原來只想換購為華擎 (Asrock) Extreme4 較高一級、約多上一千元的 P67 板子,但華擎這家公司挺奇怪的,其它關於 H67/P67 型號的主機板都已出現 B3 更新板,但唯獨 Extreme4 就是硬不出。截至現在為止 (2011/03/24),我看到 Mobile01 擁有 Extreme4 板子的用戶們均罵聲連連,真不知道他們這家公司在想甚麼。

因為早已把主機板拔下來了,等了一個多星期還沒等到 Extreme4,想說算了,再多些錢購買更高階一點的 Extreme6 好了。決定後就趁著上星期四到「光華新天地」2F「集冠」,找那個看來挺憨厚的副店長 (有戽斗那個,臉上永遠都是老實微笑樣,與之交易很愉快)購買。現在光華商場這邊國稅局還會站崗,幾乎每家店都要求開發票了。買這塊 Extreme6 含稅價為 NT$7,100,比我原來那塊板子再多上 NT$2,500。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據 Mobile01 有購買這塊板子的網友們寫說,Extreme6 用料實在又豐富。果不其然,包括使用了全日系固態亮金電容、V16 + 2 電源相位設計、雙 PCIE GLAN、 2 x 前置 USB 3.0 埠, 4 x 後置 USB 3.0 埠, 6 x SATA3 接口, 1 x eSATA3 接口, 2 x IEEE 1394 埠。除了金光閃閃的鍍金電容外,還加裝了豪華熱管一體式散熱,端的是高質感,看起來也賞心悅目。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全日系固態亮金電容 (2.5 倍更長的使用壽命), 100% 日本原裝高品質高傳導固態電容。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豪華熱管一體式散熱器。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非常完整的連結介面,包括 2 x 前置 USB 3.0 埠, 4 x 後置 USB 3.0 埠, 6 x SATA3 接口, 1 x eSATA3 接口, 2 x IEEE 1394 埠。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這是打開盒子後、除了主機板外的其它附件,包括使用手冊、零配件等。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好啦,又要再重新複習一次如何 DIY 安裝主機板了,第一步就是把 CPU 插入主機板內。而首先要記得的是要再塗抹上 CPU 散熱膏啦。為了這個,害我又再多花了 NT$330 在「新天地」4F 的「堃邑 (原來在北科大對面小巷子內的分店倒啦)」購買 AC 專用的 MX-4 散熱膏。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看看,這是我塗抹到我的 i7-2600 CPU 表層後的樣子。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沒有問題後,再裝上我的 AC Freezer-13 散熱器。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再來就是將主機板給裝到機殼囉。這次我就更仔細的將連接電源等線材作好整線,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就是儘量不要讓線材佈滿在板子上,能從機殼旁邊或背板繞過是最理想。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可惜我買的這顆 be quiet! E7 SP Golden 650w 並非模組化,真的不是那麼好整線,而其中一條主電源線因為太短所以不得不從主機板上面跳過去。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著實花了好些工夫整線,這是最終在插上介面卡與裝上 SSD/HDD/DVD 後機殼內部的配置樣子。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這是從機殼背板來看,儘量就是把線材從這邊繞過。基本上這次的整線個人還算頗為滿意,可以接受了。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順帶一提,因為我的電視卡-麗台 PVR-3000 Delux 係為 PCI 介面,所附帶的音源線為 4pin-4pin 內接至主機板的音源輸入介面,但因這係屬於老舊規格,主機板早已不提供,所以我就必須購買 4pin-line in 接頭的連接線,再拉出連接到機殼背後檔板的音源 Line-in 接口。但遍尋整個光華電子材料行,全沒這樣的線材,所以還特別至「國際廣場」B2 的「葰茂」請老闆特別做一條,花了 NT$160。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還不錯,原來有 R,L,G 接點的問題,沒想到老闆的銲接全正確,透過電視卡錄影後撥放的聲音全正常,就少掉了自己還要測與換接點的問題了。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除了要拉出音源線外,機殼內附的兩條 SATA-3 前置面板的連接線也要拉出來,這是連接到機殼背檔板的樣子,是還好,反正機殼背面是靠桌面牆壁,也不致影響美觀。
更換華擎P67-Extreme6 B3 主機板 (含圖說 DIY)

這次更換主機板與整線等工作,花了我兩個晚上時間。不錯了,比上次花了四個晚上進步了一倍時間。 ^^

運氣不錯的是,整個 DIY 組裝一開機就完全正常,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系統安裝也很正常,目前我的儲存裝置計有:

  • 16G DDR3-1333 RAM,切 5G 為Ramdisk。

  • INTEL 120G X25-M G2 (系統碟) / OCZ V2 30G (遊戲碟) SSD。

  • Hitachi 1.5T/7200轉 SATA3 / Seagate 1.5T 5900轉 Green SATA3 HDD。



自行 DIY 組裝挺辛苦的,但說真的,也還蠻有樂趣與成就感的。

※ 忘記說,我的機殼為聯力 PC-B25s 強調靜音導向的機殼。
2011-03-28 8:45 發佈
樓主 那個散熱膏 好像有一點太厚吼~~~
建議您注意一下全速的溫度喔
跟你用同一張板子的 雞婆人士~~~
那個散熱膏 好像有一點太厚吼+1

flywingtw wrote:
樓主 那個散熱膏 好...(恕刪)

散熱膏太厚+1...
散熱膏沒記錯薄薄一層就可以了...
之前我是買 Asrock P67 Extreme4
後來因為裝上SLI後發現拉線很不順
所以換成了 Asus P8P67 Pro

我倒是很壞念 Asrock 的 ClearCMOS 按鈕
超頻不穩時 不用開機殼就可以重設 BIOS 設定

題外話: 樓主CPU散熱膏塗法跟我差很多
我通常都是在正中擠顆米般大小而已
請問樓主您是一次把一整管的散熱膏都用完了嗎
這樣風扇裝上去不會從旁邊擠出來嗎
流到cpu插槽嗎
好慘好慘!!

感謝各位版友們的說明。

原來我的散熱膏塗太厚,我還想說塗厚一些比較保險。

但因為已經都運轉中,請問這樣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嗎?
Dragon-FlyingTiger~

gnimnek168 wrote:
好慘好慘!!感謝各位...(恕刪)


塗得好厚阿!

如果你是買一小罐的不就整罐塗上面。

哈哈,散熱膏薄薄一層就可以了!
應該這麼說吧 目前來說 因為天氣冷 可能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 要是等到天氣一熱起來 您的愛妻2600可能會很熱情喔

不過 有沒有影響 是要看您的使用狀況

如果可以的話 當然最好是重塗一次會比較妥當一點

塗散熱膏的話 小弟比較常用的方法是 用您不要的會員卡之類的卡片

用刮的 薄薄一層就OK囉

gnimnek168 wrote:
好慘好慘!!感謝各位...(恕刪)

多出的部分會黏在散熱器底部表面.....
不過你真的用太多了可能會沾黏到cpu socket
太厚cpu全速溫度會比較高

個人習慣用法
在cpu中央擠出綠豆大小就好,針管牽絲部分可以沾cpu四個角落,散熱器對準壓下去大功告成...

一般cpu正面塗滿,容易產生間隙



多種塗法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