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B相數多 ≠ 供電上限高/穩 ≠ 節能 。 以簡單電子、電路學來解釋。

MB供應上的CPU供電模組就是我們常見的"相數"。

然而『 相數多 ≠ 供電上限高 ≠ 耐用』,
這是要看每一相的 電容值大小、PWM晶片型號、供電回路設計.....來決定的。

舉例:
A款: 4相供電,因用料與設計都優良,故每相可穩定提供40W,
4 X 40 =160 ( W )。


B款: 8相供電,因用料與設計都差,故每相僅可穩定提供20W,
8 X 20 =160 (W )。

以低品質的用料與設計來做多相數只是商業噱頭,騙不懂的人而已!!
偏偏很多人吃這一套。


=====================================

[相數多的優點]:
CPU高負載時,每相承受的電流量較低。
(由上述可知穩定與否是相對的,要看每一相的品質如何)

[相數多的缺點]:
每個電子原件在待機時一樣會耗電,
在相同工作環境下,相數多的MB會比較耗電,
這一點在低負載時特別容易觀察到。

除非CPU有長時間重度耗電需求,否則買了多相數MB只是給自已心裡爽的,
實質作用極低。

至於廠商喜歡標榜『相數多 = 較貼近實質用電量= 高用電效率』
依我個人的判斷,這與相數多寡正相關較低,
反而與『PWM晶片型號、Driver-IC、其它相關用料的品質』關係比較大。(和廢熱率有關)

此外,能依耗電需求動態調整相數的開啟數目也是節能的關鍵。

若有少寫甚麼,待熱心的網友補齊。
2010-08-30 14:50 發佈
eanck wrote:
舉例:
A款: 4相供電,因用料與設計都優良,故每相可穩定提供40W,
4 X 40 =160 ( W )。
B款: 8相供電,因用料與設計都差,故每相僅可穩定提供20W,
8 X 20 =160 (W )。
以低品質的用料與設計來做多相數只是商業噱頭,騙不懂的人而已!!
偏偏很多人吃這一套。

其實我倒不這麼認為,主機板上CPU供電的相數其電路的設計理論
已經不是什麼大技術,所以你會看到不管是ASUS或是GIGABYTE或
是MSI...等等的大廠,其電路設計上都是大同小異,那為什麼要用多
相數電路的設計呢?除了是讓電源供應更穩定外,還有就是可以降低
成本,就拿你上述說的4相每相40瓦總計160瓦及8相每相20瓦總計
160瓦來說,如果設計及用料等級都一樣時,8相的成本會比4相來的
低,因為電子元件在高過一定的規格後,其價格會是標準規格的數倍
之多,就好像CPU一樣,i7-980EX價格是i7-930的三倍多,但效能
並沒有高過三倍。
≡ 若知前世因 今生受的是 若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事 ≡ 嗡噠咧嘟噠咧嘟咧唆哈 ≡ 太極法印 ≡
"相數多 ≠ 供電上限高 ≠ 耐用"
這個我同意...
但是A會比較好B會比較差
不一定吧
你自己都說了
"CPU高負載時,每相承受的電流量較低。
(由上述可知穩定與否是相對的,要看每一相的品質如何)"

電路品質跟電源幾項供電
那是兩回事...

還有就是...
越多相的電源
不但零件分配到的負擔會比較小
而且電壓也會比較平穩
樓主去研究一下PWM的原理吧...
越多相每一相所要開啟的時間也可以越短
我覺得這跟以前碰到客人問說
"手機相機拍出來好不好看外觀怎麼看得出來?"
是類似的問題
一般user怎麼看得出來用料的好與壞
頂多深入一點的就多看些網路評測而已
但哪些評測是廣告文又怎麼能分辨?

還是樓主有辦法提供一些品質較好的供電模組照片?
不然我覺得理論在消費市場來說只能空談
講到主機板電源...
我就想到以前P4 478大超的時候
把875P主機板供電模組操到燒掉= =||||
後來貼散熱片+風扇才撐得住= =||||
不過用久了主機板那片就焦焦的顏色...
零件的價差應該沒有大到可以做到八相比四相成本還低吧...。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相對軟體或硬體的穩定性、相容性,VRM的供電似乎對壽命、穩定性幾乎沒影響..?
除了95W設計的版子不能上125W外,沒聽過因為相數不夠當機的
要OC例外就是了
eanck wrote:
MB供應上的CPU供...(恕刪)


謝謝這位大大的分享, 不過我覺得這中間好像需要做一些更正.

一般在計算相位時, 主要考量到的是每一個相位所通過的電流 (A).
就以你所列的同樣例子做說明

A 款: 4 相電源
B 款: 8 相電源

若 CPU 在滿載時所產生的電流為 100A, A 款所通過的電流量為 25A, B款所通過的電流量為 12.5A.
就電子學來看, 通過的電流量越大, 其電子零件所產生的熱能以及損耗則越大.

先暫時不討論各款的零件優劣, 如果能降低零件溫度相對的也是提升零件的使用壽命. 這就是多相位電源設計的主要好處.

至於你有提到在電腦待機時, 因為更多相數會更耗電. 這點確實在早期的主機板會發生, 然後現在那些一線主板廠商都有推出所謂的動態相位切換, 在加上處理器本身的省電功能的交互運用, 其實現在電腦待機時所耗的電量是蠻低的.

不過大大提到一個粉重要的論點就是~ 零件的品質才是王道.
以上是小弟純屬個人的想法, 歡迎指教錯誤
doli0914 wrote:
謝謝這位大大的分享,...(恕刪)


印象中電流的相數是按時間分割, 有點像內燃機多汽缸分時點火的方式, 因此每相的承載的電流值都一樣, 只是越多相,每一相輸出時間變短, 所以發熱量被均分.

但很多多相電源的PWM IC跟相數並不匹配, 需要用一些旁門左道的方式達成多項供電, 因此在關閉部份相電源功能上有所減損, 所以若沒偷料的情況下, 相數多應該是好事, 若是為了衝高相數, 而降低被動元計規格那就不好了.

另外數位PWM也很重要, 在多相電源若能完全滿足CPU最大功率的狀況下, 數位PWM若能精確動態的調節電壓, 反而在節能和降溫上有較大收穫.

外行人純google來的觀念, 錯誤請指正.
結論就是沒圖沒真相...開板大大請貼圖來開示一下 +_+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