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

【LDS閒聊區】找人瞎拼.團吃.逛街....

從斯馬庫斯經司馬庫斯再到斯馬庫斯~~
每每從01上看到有車友大大分享高山遊記~~很想到此地出遊~~
"斯馬庫斯"這個名字聽起來總讓人想探個究竟!!
聳立三個字就是從新竹縣尖石鄉方向前進!

第一天: 秀鑾->泰崗->鎮西堡->泰崗->司馬庫斯 : 總里程49.9km 總爬升1664m 總下降492m
第二天: 司馬庫斯->秀鑾 : 總里程26.3km 總爬升699m 總下降1411m
看到這些總爬升總里程!只是數字而己完全無概念!!我告訴自己就是要不怕(才怪)...

好好研究這兩張圖~~


眼看著天空飄起毛毛細雨~~心想!真的要不怕嗎?要拼嗎?
看著地上想著我的大紅~~我不要洗車啦!!厚~~


還是邁向目標司馬庫斯前進吧~~
延途經內灣老街~~來到青蛙石~



想要來斯馬庫斯的人不妨可以考慮交通工具之一~

車友們正在告知各位下一個景點~~

哇~~字老偶來了~~在01上看到很多人在此拍照留念..這是一定要的~~
宇老鐵馬繹站耶~好漂亮的帆布哦~~


你看!每個階梯都有標高耶~~每個景點我都想去啦~


哇~~以娜以娜(呼叫聲)那是很多車友從新竹騎上來必來這裡休息的~~太棒了~向下望我置身於雲霧之中~


冷~~還沒開始騎車耶~~看看車外風景雲飄飄~

這裡是開始放車.裝車.出發囉!!踏上我的大紅~真不知死活~對於%坡度完全煞攏沒!!

你看~~萬中綠一點紅這是秋!是高山楓葉耶!美極了~
啊!我見青山是多麼嫵媚,青山見我亦是如此~~

快~上路了~經過秀鑾檢查所~
彎曲山路~髮夾彎不斷!啊~媽呀!!還是奮力爬~勇卡不見~別說車尾燈~我看連影子攏沒看!
眼前美景早己拋於腦後;心中只有緩坡.陡坡.髮夾彎!救命啊!怎麼騎不完啦~~厚~


看見甜杮眼睛一亮~我要吃!我要~老闆人真好~有免費請我們吃!感恩哦~CC
走吧~~上路了~




看著前方牌樓”泰崗司那基部落”指著向新光-泰崗-鎮西堡~

泰崗部落~這幾面牆很有特色~太陽.水蜜桃~






好漂亮哦~~整顆紅咚咚楓樹~歡迎新光~瞭望台~



哈~我終於來到..新光國小~耶~森林教室~好興奮哦~















再會了~新光國小~我們下個目標是~司馬庫斯~


下滑了四K路況不好又很多大坑洞連續大彎~手好痛哦~

泰崗溪~


現在這裡還笑得出來~等等真的要苦笑~
繼續!
眼看著大橋左轉就是一坡大約20-30%的超級大陡波~我有只奮力向前爬~
從剛高度1500多下滑至900多再從爬至1500~

聽主辦人說一共有16k再扣剛下滑4k還12k山路要爬~我勒

看來我要放棄了~上車~






終於到了~

今晚夜宿小木屋~迦南小木屋很讚哦~




這附近還有很多民宿都相當不錯~




這是部落唯一餐廳~無菸餐聽~

早上食用完早餐~準備去看巨木囉~





前往巨木路上要單程陡步五k來回就要10k..哇~(鐵腿)
在這裡我看見上百上千支的竹林~美不勝收~
在這裡我吸到大自然芬多精聞到檜木香~
在這裡我感覺部落氧很鮮~
在這裡我聽鳥叫蟲鳴~這一刻我用心去体會~
延途時來傳出驚叫聲~難到巨木離我越來越近了
看到眼前這些上百上千年的巨木只我能張大嘴~驚呼了不起~










見到巨木見證此行~再回頭己是踏上回程的路~帶不走巨木山林!
卻可帶走我的相機與滿滿回憶~
眼前美景!!真的fu很好!很期待下次再來造訪的power!!!

收拾行李準備下山囉!
這是新光國小實驗分班!

結束了二天行程~部落的大招牌寫著"一路平安"希望來司馬庫斯的人
都能平平安安~

我終於對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SMANGUS有些些了解!!
古泰雅時代一支由MAKUS(馬庫斯)率領的家族於bu sasaw東泰野寒山落腳建立部落後世子孫感念他!
因為命名為(司馬庫斯)
~~~~結束~~~~




=屏東肉腳團-雯=
好精采的遊記

妳們放車滴地方
叫做控溪吊橋
那一帶是賞楓區
12月去滴話
吊橋附近滴綠樹
全都換粧成紅黃澄..等色



司馬庫斯沒公車到呢
照片中的公車
只到那羅
是到宇老之前的山下村莊


那條不是叫秀巒溪
是泰崗溪



期待號子雯part 2 續集

號子阿雯 wrote:
從斯馬庫斯經司馬庫斯...(恕刪)


爆笑雯妳這篇要貼在單車版的遊記與路線分享 啦~寫的那麼精采有吃有玩還調戲小朋友,這篇絕對上首頁精選滴~!
飛刀 wrote:
爆笑雯妳...(恕刪)

飛刀大:
謝謝啦~~您太過誇了!!這種文章只能在肉腳內發揮而己!!重點想要和各位大大分享"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
這裡真的超讚滴~~值得推~~
在山上說真的資源稀少!!什麼都好吃!怪了!!哈!!
小朋友問到我第一句話就說?你們從那裡來?我說:屏東~~
他給我答案是~~在那裡?在那裡?彷彿我們這群人是從另一個星球來滴~~
太天真太純樸啦~
=屏東肉腳團-雯=
請大家來指認一下..這個人很面熟呢..出現在我們旗山鎮公所..我們發動旗山車團的人肉搜索.終於找到他了.....
抓到..拍照為證..


紋阿 wrote:
請大家來指認一下.....(恕刪)


疑!
好像是李大哥哦?
文化新景點

佳冬楊氏宗祠完工 結合社造成為另一旅遊景點


佳冬鄕楊氏宗祠創建於民國8年,民國12年(1923年)落成,經八十幾年的歲月洗禮,迄今屹立不搖,該祠曾因道路拓寬面臨拆除,經縣政府與楊氏宗親共同出資,費時一年三個月,完成修復,今年8月27日完工,總工程費2240萬元,楊氏族出資380萬元,20日舉行完工典禮,劃下歷史新頁。

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說,民國84年當時,縣長曹啟鴻擔任省議員期間,楊氏宗祠面臨正門與太極兩儀池要被拆除,最後得到文建會贊助保留古蹟。

文化處處長徐芬春表示,佳冬鄕是屏東縣古蹟及歷史建築指定登錄最多的鄉鎮,本案是新文資法修正後、第二個由縣政府出配合款的古蹟,文化處感激楊氏宗祠族人願意出資修繕;佳冬亦有許多社造點值得欣賞,楊氏宗祠完工後,將厚植地方旅遊深度,成為另個令人期待的人文歷史景點。

包含立委潘孟安、工務處長周權英、客家事務處長曾美玲、工務處長周權英、佳冬鄉長楊清華等人出席20日的完工典禮,現場並請來玉光國小學生舞獅,完工典禮邀請鍾佳濱和文建會文資總籌備處研究員姜博智、楊氏宗祠族長楊瞻衍,一同開啟榮耀之門,之後族人分享湯圓、飯湯等點心歡心慶祝。

楊氏宗祠,是典型的客家祠堂,民國85年,屏東縣指定為縣立古蹟,建築不敵歲月摧殘,有殘圮現象,縣政府與楊氏宗親取得古蹟維修共識完工後,成為佳冬地區繼蕭家大夥房整建完成後,第二棟由縣政府文化處整修完成的客家經典建築。

該宗祠曾於民國84年,因拓寬馬路面臨拆除命運,經縣政府與楊氏宗親的奔走,倖免拆除,楊家出資十%經費,剩餘金額由縣政府爭取文建會補助,民國97年12月18日正式開工,於民國99年8月27日完工。

施工期間,為了施工品質,縣政府經常邀請楊氏宗親多位代表共同列席,參與工務的討論與決定,光是會議、查核及督導多達近卅次。

本案規畫設計,樹德科技大學建築系老師吳奕德說,楊氏宗祠建築有二大特點,一是,該案具有典型客家祠堂建築特徵,前方太極池為客庄建築中罕見;該宗祠目前還保存著1923年,台南最富盛名彩繪大師陳玉峰的真跡,這是他出師之後第二年作品,畫風瀟灑,具有當代工藝價值。

本次古蹟修復工程的重點內容,是「最小程度的修復」及「不做過度修復」。

「最小程度的修復」,指的是抽換屋頂腐朽的屋樑為主,現場所有的木棟架幾乎都做了保存。

「不做過度修復」指的是,不做臆測性的修復。如正殿屋架,後期改成為鋼筋混凝土,保存良好,而在原有屋架無法確認情形下,做暫時現況保存。前後殿修復,以回復原有面貌為訴求,塑造出宗祠祭祀空間的莊嚴氣氛。

本次修復特色,則使用了「科技工法」保存最珍貴的彩繪工藝。如上述的陳玉峰大師的真蹟,就是以科技性的修復工法,還原作品的真實面貌。

宗祠中的水車堵交趾陶,在修復前已經完全佚失原圖,修復團隊與當代交趾陶大師郭志郎從殘跡中建構昔日題材,配合客家宗祠忠義孝悌的裝飾,以傳統材料及工法呈現出全新的交趾陶工藝。
為長久保存,修復團隊增加了屋頂的防水及安全措施,重新施作灰泥加固牆體強度,去除掉外圍環境植栽,預防蟲蟻;新建獨立的公廁及管理室,增加夜間照明、廣播、電信、電腦監控現代化的設備。

----------------------------------------------------------
楊氏宗祠 歷史沿革

楊氏遷臺始祖楊德展於清乾隆二十至三十年間率同七、八位族親,由廣東蕉嶺來臺開墾,並在今佳冬鄉六根村定居。佳冬楊氏宗祠的建築,是由楊朝奉(瑞金始祖)的第二十五世裔孫(渡台第七代)楊家水、楊家連兄弟,為表彰祖先創業之德,集結眾力籌組「楊雲岫公嘗」,並召集佳冬、內埔、車城等三十會分堂的楊氏宗親共同集資,依照原鄉客家風格興建宗祠。

楊氏宗祠於民國八年動土,至民國十二年峻工,是一座北朝南的傳統四合院式客家建築,地勢前低後高,建築物則採中央高而兩旁逐次低降的形式,在對稱與平衡之中,突出一種嚴凝峙的氛圍。目前宗祠內三川殿兩側,仍保存有兩塊創建時的碑石,右側為「雲岫公宗祠建築碑記」,左側為「雲岫公公嘗分名碑記」。

楊氏宗祠是活化傳統宗祠建築中「風水觀」的具體典型,其宗祠整個地理配置清楚的表達出傳統建築學的風水觀念。特別表現在土地龍神的信仰及太極圖案的半月池。將傳統建築中「龍脈的接引」到藉著「理水」來「聚氣」的觀念藉獨特的做法表達出來。前埕的「太極半月池」,代表生生不息的生命運轉,更符合「遇水則發」的生活祈求。楊氏宗祠的「土地神龍」,將太武山的龍脈接引進來,並常駐宗祠,庇蔭宗族子孫繁盛昌榮。神龕正下方的土地龍神通過正門門檻,至達半月池,形成整體的風水中軸線。

楊氏宗祠建築為九宮格的空間佈局,前、後堂之間夾有中庭。左右二側由前而後為前堂間仔、天井、後堂正間,前後堂面皆為三開間,係宗祠最重要的建築空間。主要由左、右四道承重磚牆,前後側承重磚牆及三川殿與正殿木構架所組成,為一左右、前後都接近對稱的一座建築。

楊氏宗祠三川殿與正殿中間的中埕兩側,以圓拱門穿越左、右廂門,圓柱門在方牆中,兼具花窗裝飾效果及門的功能,所謂「柳暗花明」,在視覺上很有韻味;尤其圓拱門上的交趾陶,殘存部分仍然可以看出人物栩栩如生,匠師的工藝技巧不俗,值得仔細欣賞品味。

屋脊是燕尾翹脊﹔棟頂的馬背接飾為精緻的流璃剪貼,及彩繪鑿花﹔天井舖紅色的地磚﹔左右兩側各有一月洞牆門相通,上面鑲嵌浮雕、彩繪及交趾燒等歷史人物像,其他的門窗表現出式樣各異的客家藝術,亦極富藝術價值。

楊氏宗祠在族譜遠流方面及有關「嘗會」問題研究,可參閱三川殿兩側的花崗岩(俗稱白石)石碑記載史蹟,及楊氏族譜之記載。

Google Map
call me "Melon",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melon-red

科幻.時尚的飛輪機



call me "Melon",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melon-red
call me "Melon",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melon-red
今天早上4點半爬起來~~從屏東4+2到高雄夢時代

再從夢時代騎上中寮山~~~

超級累的

畢竟人家上禮拜才開始正式騎單車

當然也是跟朋友、學長一起騎辣

不過他們真的是勇腳

平路都飆30up的

跟得很辛苦

到丹丹漢堡那邊就快沒力了

可是都來到山下了 不上去怎麼可以

就一鼓作氣衝上去了!!!~~

當然我是一直在很後面辣....

我朋友還是很夠義氣的一直陪我(騎上去又下來找我)

雖然很慢 但是還是上山了

騎到上面感覺超好~~

帶了相機卻沒拍 因為真的快掛了

回到夢時代大約有70K吧??

希望下次能夠更進步嚕
  • 9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