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裡已經有一些蘋果產品:
1. 2007年5月,新婚時購入的iMac 24寸(白色);(同時購入AirPort Extreme一台)
2. 2008年中,購入的Apple Cinema 20’(銀);
3. 2009年初,購入的iTouch 2代(8G);
4. 2010年2月購入的iPhone 3GS(16G黑色);
在女王身邊服役,暫無圖片上傳

iMac給喜歡白色的女王用,iTouch給喜歡游戲和動漫的女王用,iPhone 3GS給喜歡有電話功能的iTouch的女王用(此時iTouch直接淪為兒子的隨身掌機)……[游魂](不要打我)
------ 起因,欲望的源頭,中毒的開始 ------
自從給女王買了iPhone之後,我徹底被蘋果的氣質所折服,最直接的中毒症狀就是每次路過BestBuy必定要進去膜拜一下iPhone/MacBook Pro/新款iMac。
今年有裝修新居及搬遷計劃,暗自打算把新居內電腦裝備統一成蘋果產品,徹底穩定過渡到蘋果生活的第一階段——“工作用視窗,生活用蘋果”
現在的狀態是——工作用視窗,女王的生活用蘋果
經過幾夜的難眠與煎熬,決定咬牙忍住劇毒侵襲全身經絡的痛苦,冷靜下來制定一個解毒計劃,以求實現蘋果系列大舉+安全入駐新居,與妻兒合合樂樂、美滿幸福^_^
------ 蘋果成員列表及入選原因 ------
計劃之前先把負面因素羅列一下,給自己先降降溫
:1. 大陸的蘋果售後質量極差,家裡第一台iMac24寸,幸好有購入ACPP,2年內維修3~5次方才穩定。且最後一次維修後,昔日如少女般聖潔的iMac已變成半老徐娘——傷痕累累不算,背板與邊框密合處還露出一截塑料薄膜,系最後一次維修時工程師野蠻組裝所致……蘋果官方的電話服務很贊,可大陸的部分授權經銷商及大部分授權售後維修站實在是……

2. 與蘋果的產品相濡以沫是需要耐心、細心和用心的,不然真的褻瀆了它的極致精美及人性貼心,所以要精煉出自己真正必不可少的需求,來選擇最合適的組合。把蘋果放在角落任其氧化、積灰,是極大的罪惡

3. 除了自身需求之外,每款蘋果產品的性格特點也需要仔細體會。把iPhone請到家裡後,感覺就像找到一個貼心的萬能女秘書(不過不是我的,是女王的……,我只能在兒子睡著後偷拿他的iTouch躲在被窩裡YY
)綜上所述,初步鎖定的蘋果成員列表就出來了:
A. iPhone 3GS
B. Mac Mini Server
C. iPad(WiFi)
D. Time Capsule
E. MacBook Pro + LED Cinema Display
以上順序按照計劃購入次序排列
A. 最痛苦的莫過於家裡的這第二台iPhone,大陸行貨沒有WiFi,這真是非常莫名的事。咨詢了香港的朋友以及蘋果新加坡,告訴我就算在香港當地購買iPhone 3GS及ACPP,在大陸這裡還是沒法享受到保修,只有返港維修。現在糾結在托朋友香港代購或等待大陸iPhone加載WiFi功能之間(近日得到熟識的蘋果代理商信息,包括BestBuy員工,告訴我大陸行貨很可能快出帶WiFi功能的iPhone了,聽了真是悲喜交加——有了希望,可這希望真是讓人莫名……)今明兩天就要決定是否讓朋友從香港帶一個iPhone回來,唯一也是最大的麻煩莫過於萬一出了問題就要辛苦香港的朋友幫我周轉維修,不過優勢也較為明顯:WiFi/售後質量/價格,與此相比,多耗費些時間,麻煩一下好友也算值得了

B. 家裡有一台Cinema Display 20’,原本配套使用的Dell OptiPlex 755打算搬到辦公室用(現役的ThinkPad X61t應付日常辦公可以,但程式/窗口開多了以後,還是有些延遲,而且做虛擬機測試還是不適合),打算在女王把除了網購之外的所有應用都遷移到蘋果上的時候,把Mac Mini Server請回家,作為家庭主力服務器使用
一切的一切就從Mac Mini Server的入駐為真正的開始
C. iTouch家裡已經有一片,根據我自身需求:瀏覽網頁及文檔為主,信息錄入、整理為輔,iPad更適合我的需求,但不確定iPad上市時的價格及性能,蘋果產品剛上市時的性能缺憾及後代的改進大家都有目共睹,所以把iPad放在第三,可這個第三有太多的不定因素,只能等4月3日開賣後靜觀其變
D. 目前數據備份暫時僅涉及單純的文檔資料/多媒體文件等的備份,家裡的Airport Extreme目前使用沒有特別的感覺,初步了解了一下Time Capsule,如果純粹將其當成無線AP + “復制/粘貼”型硬盤實在有些浪費,而且有看到不少關於Time Capsule使用上的帖子,各種問題不少,而且配合蘋果的各類軟件使用還是需要一定熟悉度及經驗的,所以把Time Capsule放在第四——備份是很重要的,專業的備份裝備就要在最合適的時候上線(當我成為一個合格的蘋果使用者甚至管理員的時候)

E. 寶寶今年2歲了,我和女王在家裡使用電腦的移動性要求不是很強,而且手上現有Fujitsu和ThinkPad筆記本各1台,所以等到現有裝備退役後,就要考慮購入一台家用主力筆記本及外接顯示器了(主要動機還是怕女王和我搶裝備
)原本這一項想用iMac,可是考慮到現有iMac的痛苦維修經歷,以及我身為IT的理性(都寫到這裡了還有什麼理性可言?),架構中已擁有一台Mac Mini Server,iMac的一體性實在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一旦維修,一體的美麗就極有可能打折甚至被破壞),選擇MacBook Pro + LED Cinema Display,既可擁有一定的移動性,又可擁有iMac的靚麗(LED Cinema Display的外型不輸iMac)
------ 計劃預算及實施步驟 ------
計劃預算(最觸目驚心讓我手軟的部分):
A. iPhone 3GS 32G黑 港行 HK$ 6,288 + ACPP(港)HK$ 520,合計約 HK$ 6808
B. Mac Mini Server,RMB 8,298 外加ACPP RMB 978.00,Apple Magic Mouse RMB 548.00 及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RMB 628.00,合計約 RMB 10,452.00
C. iPad(WiFi) 暫無法估計,價格是因素之一,更關鍵的是上市後的使用體驗口碑及性能等各方面表現
D. Time Capsule,RMB 3,998.00 (大陸官網沒有TC的ACPP?)
E. MacBook Pro + LED Cinema Display,RMB 11,998 + ACPP RMB 2,398.00 + RMB 7,198.00 + ACPP RMB 688.00,合計約 RMB 22,282.00
總計約 RMB 43,000.00(不含TC的ACPP、iPad以及無限的周邊……),2年內陸續購入的話,平均每月有RMB 2000多要預留給蘋果……好貴的蘋果啊……不知道當初白雪公主中的毒有沒有那麼深,巫婆下毒成本是多少……
實施步驟:
A. 萬事開頭難,今明2天就要決定是否要朋友從香港代購iPhone 3GS + ACPP,估計是沒什麼抵抗力的,中毒太深,需要一劑強力抗體來緩解一下目前的症狀;
B. 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把主力Server架構起來,主要根據下半年裝修進度,裝修設計的時候就能把Mac Mini Server的位置計劃好(潛藏),待喬遷之後名正言順把它帶回家;
C. iPad是蘋果今年的新產品,各方面有待觀察及淬煉,相信明年年中或年底,可以見到各方面都完善,成熟的iPad 2代,就如現在的iTouch一樣,3代iTouch已經有不輸iPhone 3GS的性能;
D. Time Capsule,明年年中或年底,此時家裡已有的蘋果產品(iMac,Mac Mini Server)已經有相當的數據需要整理/歸檔/備份,女王對蘋果操作系統的熟悉程度應該已經能夠接受這個有史以來最貴的家用路由+存儲設備;
E. MacBook Pro + LED Cinema Display,明年年底或後年年初,到時候現有的iMac已顯相當的疲態了,該是它退居二線的時候了,MacBook Pro及LED Cinema Display的出現,相信能讓女王有很大的驚喜。
以上,最大的感觸是——好好工作,努力賺錢,家和萬事興……
PS:大陸的蘋果真貴啊,而且各方面都較大陸外的蘋果差一截(配置+服務),總有種酸楚的感覺……
感謝Hoping(我的台灣同事+忘年交
),RioCheng(我親愛的財務參謀
+勤儉敗家模范)第一次發帖,初出茅廬,如有不周請各位看官指點+海涵

====== 20100317 第一道分界線 ======
上午已和友人約定,周五下訂單,下周一他到香港辦公室幫我簽收,下周末帶回

我的罪惡計劃開始正式啟動

計劃的代價也開始逐漸顯現……

下面是預定的保護殼[20100319,此保護殼經RS6大大的提醒,已經否決,再次感謝RS6,免我誤入歧途
]====== 20100403 第二道分界線 ======
最近節奏把握非常差。iPhone 3GS 32G/黑(香港)已經到手2周多的時間,但一直沒時間拍照/上圖。
今天忙的頭暈眼花,但路過上海聞名的“地平線通訊市場”(也就是火車站不夜城附近,水貨/魚龍混雜的手機數碼產品絕對的集散地),給自己和女王的iPhone淘了幾個手機保護殼。
看明後兩天是否有機會給這些裝備拍照,然後盡快上圖向各位大大匯報目前戰況及計劃執行進度^_^




就是有时候体力不支
拜谢拜谢^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