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3p wrote:USB規範很亂
看標題就知道一定是看...(恕刪)
U3.2 g2x2是很臨時的介面規格
之前3.1規格生產的晶片沒有這介面
之後3.1被3.2規範完全取代才生出那項 多數舊3.1晶片實際上沒有那項支援
所以要特定廠商新作的3.2晶片才有支援
U4控制晶片部分不納入那項也不能使用
所以要用U3.2 g2x2要注意 主機有沒有支援
----------------
U2 480Mbps
U3 5Gbps
U3.1 g1 = 5Gbps
U3.1 g2 = 10Gbps
U3.2 g1 = 相容U3.1 g1 = 5Gbps(3.1晶片直接用3.2規範介面去跑)
U3.2 g2 = 相容U3.1 g2 = 10Gbps(3.1晶片直接用3.2規範介面去跑)
U3.2 g2x2 = 20Gbps (新規格 舊3.1晶片製作時沒有這規格 要3.2晶片才有)
U4 g2x2 = 20Gbps(部分U4晶片採用U4的20Gbps 不相容U3.2的20Gbps)
U4 g3x2 = 40Gbps
U3被U3.1取代
U3.1被U3.2完全取代
U3.2 g2x2是後來才冒出來的 為了20Gbps而新設置的規格 出現時間跟U4很接近
舊3.1晶片不支援新規U3.2 g2x2
部分U4晶片不用U3.2 g2x2
不相容情況下 外接盒只能回到U3.2 g2降速為10Gbps使用
要全支援 可能要更新的U4晶片把U3.2 g2x2收進去 才會支援
--------------------
真要說介面進步
U2 = 480Mbps
U3 = 5Gbps
U3 2g2 = 10Gbps
U4 g2x2/g3x2 = 20/40Gbps
那個U3.2 g2x2 20Gbps可以說是臨時拿出來用在20Gbps過渡性規格
--------------------
電腦拷貝速度是B/s
也就是bps/8才是電腦上拷貝檔案時顯示的速度
U2 = 480Mbps
換算是60MB/s 真實速度只有頻寬6~7成為36~42MB/s
U3 = 5Gbps
真實速度約頻寬九成 450MB/s
U3 2g2 = 10Gbps
真實速度約頻寬九成 900MB/s
U4 g2x2/g3x2 = 20/40Gbps
真實速度約頻寬九成 1.8/3.6GB/s = 1800/3600MB/s
彈幕濃!
skiiks wrote:
USB規範很亂U3.2...(恕刪)
更新一下資訊,usb聯盟之後要改用速度來命名
像是USB 80Gbps, USB 40Gbps之類
這次終於做了一件人事,不然搞這樣不是業內人士誰記得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