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早前蘋果正式公佈了今年 App Store Awards 的獲獎名單,其中也是從各個 Apple 裝置,共 12 個類別,共 45 款入圍軟體中,最後選出 17 款應用程式與遊戲做為獲獎者。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推的 Vision Pro,於今年的 App Store Awards 也首次開設了專屬軟體以及遊戲共兩個獎項。
另外,除了不同裝置與遊戲的得獎作品,這次蘋果也選出六款「年度文化影響力」的得獎作品,其中由台灣團隊 Gamtropy 開發的《愛說不說 2》也獲獎,本次我們也有機會與之做個簡單訪談。


首次頒發的 Vision Pro 年度 APP 與年度遊戲,分別由可與漫威英雄共同奮戰的《What If…? An Immersive Story》,以及透過 Vision Pro 強大硬體能力享受沈浸視覺與音效感受的遊戲《THRASHER: Arcade Odyssey》獲得。(看到 THRASHER 就讓我想到那個老牌滑板雜誌.....



iPhone 得獎的作品部分,年度 APP 是由主攻電影感率計拍攝,以及多款專業拍攝功能的《Kino》拿下,年度 iPhone 遊戲則是老牌 RPG 遊戲的續作《劍與遠征:啟程》獲得。

至於 Apple 旗下遊戲平台 Arcade 的年度作品,則是以德州撲克混搭 Roguelike 通關風格的策略遊戲,藉由「小丑牌」的多變風格,就能在德撲的規則中自由變化出多款牌組來獲得優勝,相當燒腦!


iPad 的年度 APP 則是主打透過多種 AI 性能,幫助作曲家從歌曲中任意分離樂器、人生,並可偵測和弦與自動生成節拍、音軌的作曲工具《Moises》拿下;年度遊戲則是《皇室戰爭》的開發商 Supercell 的新作品《破壞突擊隊》,沒玩過的話應該也有看過克里斯·漢斯沃等大咖演員專門拍的廣告吧.....


至於 Mac 部分,年度 APP 則是影像工作者一定都會知道,每年妥妥扣款的 Lightroom 獲得,相信也不需要多作介紹了.....年度 Mac 遊戲則是由主打手繪風格,劇情幽默甚至荒誕的冒險遊戲《Thank Goodness You're Here!》拿下。


最後針對 Apple Watch 年度 App 獎項是可以調查晨昏時間,並有精美設計的《Lumy》獲選;年度 Apple TV App 則是《F1 TV》拿下,後者應該不需要介紹是做什麼的吧.....

來到本次獲得 App Store Awards 年度文化影響力的遊戲《愛說不說 2》,其團隊遊戲熵 Gamtropy 主要開發的作品,多半是以可以反應現實社會的文化議題為主。舉凡以 HIV 患者為題,也與台灣愛滋病協會合作的《愛說不說》系列就是一例。
在《愛說不說 2》中,玩家扮演的 Nick 會在劇情的演進中,逐步讓玩家理解 HIV 患者可能會遇到的各式狀況與情境,也因應 iPhone 的使用情境,遊戲機制也會以訪談、社群軟體與交友軟體的方式來模擬。為了讓玩家能更深入了解相關知識,不僅是和台灣愛滋病協會合作,甚至也導入了幾乎還原真實的 HIV 檢測流程劇情,可以讓玩家更能對 HIV 患者的心境感同身受。

這次與我們一同暢談的開發團員吳少辰 Boris Wu 與陳昱任 Ren Chen 就指出,其實本作與前作開發最難的地方,就是在要如何透過遊戲的情境,讓玩家能理解 HIV 患者的內心情境。
舉例來說像是檢測時間,HIV 的潛伏期並不是固定的,長的話甚至會到數十年,透過遊戲的方式,就能讓玩家逐步理解 HIV 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隨著遊戲的進程,玩家也能對 HIV 有更深層的認識,而不會單純將其污名化。

另一款獲得 App Store Awards 年度文化影響力的 APP《EF Hello》,則是由以語言學習為名的 EF 所打造的 APP《EF Hello》獲得,這次我們也有跟部分開發成員訪談。其中玩法是透過 AI 家教 Addi(對他是一只瓢蟲),透過幾個問題來客製化你的課程,並搭配 1 對 1 的學習方式與各種 AI 技術,來模擬不同情境、反應來讓使用者更能以生活化的方式學習英文。
而且要是你逃避練習的話,Addi 甚至還會小小酸你一下(?)我自己覺得《EF Hello》透過 AI 最大的優勢,無非是目前大多數的語言學習中,很多都是主打 1 對 1 真人教學,但如果你知道對方是 AI,真實對話的緊張感可能會大幅減少。
在訪談中團隊甚至也示範了 AI 模擬不同口音的對話情境,畢竟母公司在語言教學歷史相當悠久,在發音的資料庫可以說水很深(?),再搭配 AI 的客製化方式,某種程度也算是真的「因材施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