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cpu i7 2.6, 我等了5個小時。
nocturnecmf wrote:
我是用filmora...(恕刪)
每個人電腦硬體都不一樣,問大家輸出都多久,實在是相當純真的問法
2012 i7 2.6
CPU是I7-3720QM
就算當初花再多錢買,它也是第3代i7四核心筆電版處理器
算檔速度主要是跟CPU有關(當然顯卡還有硬碟也有關)
效能大概等於8代 i3 8100,以年紀來說雖然它還活得好好的,但他已經不適合這個年代
其次
iPhone7及後續機種,加入了H.265格式拍攝
如果沒有在設定改為「最相容」(h.264),一律會以「高效率」(h.265)拍攝
(也許你在買filmora的差不多的時間點,也買了你現在這隻iPhone,然後你不知道iPhone會用H.265來拍,就會發生"為什麼以前用imovie不會這樣,現在就要等這麼久,為什麼別人imac只要十分鐘???")
H.265又稱為HEVC,是比平常常見的h.264 mp4,再新一代的壓縮編碼
優點是壓縮率高、檔案更小,iPhone可以拍攝更長時間而較不佔空間
這對記憶體小的iPhone來說是件好事,但對電腦後期剪接來說是場災難
因為高壓縮代表電腦需要更高的效能來解壓縮(用壓縮來說明比較好理解,正確說法是編碼、解碼)
Intel CPU要等到六代以後的CPU才有支援HEVC硬體編解碼
(雖然說支援歸支援,但筆電CPU沒有桌機CPU效能,2017以前的macbook還是對剪H.265很頭痛)
Macbook Pro一直到2018新版15吋 i7六核MBP、OSX支援外接GPU後,才有辦法很有自信的說,它能順剪h.265
(影片編碼解碼需要CPU的運算,但舉凡動到3D字、高品質慢動作OpticalFlow、影片解析度放大縮小、影片加上調色、影片特效等,則需要獨立顯卡的幫忙)
剪h.265對老電腦來說,就像阿公愛上網美,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你有幾個方法
第一把拍好的檔案轉成h.264,把iPhone拍攝改回最相容(h.264)
理論上還是剪得動、算檔速度還能接受,至少不會像剪h.265一樣
第二是換一台這一兩年的電腦,PC或Mac都行,用金錢換時間
至少也要i7 8700k,長期大量剪片的話,最好能i9六核以上,人生短短,不要捨不得花,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我曾用2012 iMac剪+AE特效,年輕時常常要等2到3個小時或過夜)
第三,在專業後期工作流程中,我們會將影片檔案區分為剪輯格式,及播放格式
剪輯格式就是比較適合剪輯,壓縮率低檔案大,通常是幀間壓縮,例如ProRes的mov檔,所有後製完成後,才會輸出成適合網路的播放格式,例如h.264的mp4檔,剪ProRes能大幅減少CPU的壓力(但你用iPhone拍還是要先痛苦的轉檔一次),另外剪接師會用離線剪輯(Proxy),也就是請剪輯軟體將原檔先快速轉為解析度差的小檔,再用小檔去剪,剪完套回大檔(Final Cut在預覽視窗右上角可以切換Proxy)
以上,我最真心的建議是,你花3~4萬買一台PC吧
除非你是電競直播主,有人贊助你十萬以上電競主機,否則這幾年,H.265最好還是不要拍不要剪不要輸出,不要碰,一切停留在h.264 mp4就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