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地圖終於有路況了

今天偶然把蘋果地圖打開看一看,結果發現台灣有路況顯示了。
接下來就只剩公共運輸沒有了。
2016-01-29 15:43 發佈
感謝分享。不過他也沒說明顏色的意義,也不太確定時效性如何呢
基本上Apple自己不做圖資,都是用人家的, 以前都用google, 後來就沒用.

台灣是用誰的圖資我忘了, 到大陸出差時打開Apple地圖, 用的是高德的圖資,
詳細到不行, 比在台灣的Google Map還好! 回到台灣開地圖就變成陽春圖資[Orz]

路況也應該是圖資供應者把路況加進來並轉成Apple地圖能用的資料吧?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bluesystem wrote:
基本上Apple自...(恕刪)

中國以外用的是 TomTom 圖資:路況是從 iPhone 自動蒐集的(預設開啟,在隱私權-定位服務-系統服務-路線與路況 改),理論來說跟 Google 差不多準。


mysads wrote:
感謝分享。不過他也沒...(恕刪)

紅色大塞或沒在動,橘色車多
看來蘋果地圖知道忠孝橋是施工中
路況的資訊是從iPhone手機收集來的,但是

1.流量其實只是抽樣,不是全面資訊,誤差是有的,而且可能有時候會很大。

2.誤差的原因在於,在路上移動者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用iPhone。雖然我國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率已達百分之八九十,但iPhone系列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二、三十,

3.誤差的可能性還在於每一個有回報移動地理資訊的手機,並不是一隻手機代表一台車。例如說,一部公車上同時有十個人用iPhone滑手機,那麼這十個人呈現在路況資訊上是「十台車」。此外,一台機車和一台汽車所佔用的道路面積大大不同,造成塞車的結果也大大不同,但手機上報的地理移動資訊並沒有處理細到去區分汽車或機車。

4.也不是所有人的iPhone手機都設定成可以回報地理隱私資訊到雲端給Apple拿去運用。有一些人的手機是把GPS地理資訊故意關掉。(前面已有網友提到這點)

嚴格說,前陣子台北市政府想用eTag去計算道路流量,遠比用手機還準確很多!

至少,eTag目前汽車裝置率達到96%以上,eTag可以偵測到「每部車」,甚至可以分公車遊覽車、中型休旅客車、小型客車,而不是以「人」來計量。

當然,eTag有隱私權爭議,你只要知道林志玲的身分證字號或車號,遠通內部馬上可以查到登記在她名下的汽車目前開到哪裡了,她名下的車去過哪些ホテル。此外,大家也不喜歡徐旭東,多數人也不希望徐旭東掌握我們太多隱私。
我用carplay超感動的!
fsw437 wrote:
嚴格說,前陣子台北市政府想用eTag去計算道路流量,遠比用手機還準確很多...(恕刪)

我不是交通專業,所以以下只是我的幻想...
如果只是要計算交通流量的話...
利用路口埋設的闖紅燈感應線圈的資料不知道可不可行?
這種做法應該就完全不會有個資的問題了吧....
感應線圈不會知道現在經過上方的是哪一部車...
只會知道有車經過而已。
畢竟 e-Tag 只有汽車有裝,以台灣機車的密度來說,
忽略機車的數量得到的交通流量數據應該也不是太準確吧...

天照 wrote:
我不是交通專業,所以以下只是我的幻想...
如果只是要計算交通流量的話...
利用路口埋設的闖紅燈感應線圈的資料不知道可不可行?
這種做法應該就完全不會有個資的問題了吧....
感應線圈不會知道現在經過上方的是哪一部車...
只會知道有車經過而已。
畢竟 e-Tag 只有汽車有裝,以台灣機車的密度來說,
忽略機車的數量得到的交通流量數據應該也不是太準確吧...


大都市裡需要監控交通流量的道路,通常都是大幹道,也都會是汽機車分道的。
(15M以下道路和小巷子就不需要監控流量了)
機車是機動性高的車種,機車使用者看到面前大塞車,早就都知道遇到有小巷子就鑽進去離開了,改走替代巷道,不會傻傻待在車流裡。
一台機車佔用的道路面積,頂多一台汽車的十分之一,所以機車的流量是可以直接忽略的。
fsw437 wrote:
路況的資訊是從iPhone...(恕刪)

關於3:路況資訊應該是用平均車速,不是算該定點有多少隻手機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