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nes] 古典音樂就該這樣分類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過
分享一個我自己分類古典音樂的方式
非常方便好找(又優雅?)
給喜歡古典音樂的人
其實也不是甚麼高深的技巧
只是有些人可能沒想到iTunes可以這樣用罷了

我對古典音樂的研究 頂多只能算中手
有些知識可能錯誤...ww 請指正

無論你是新手還是像我這種中手
應該常常會聽到古典音樂的介紹是像這樣子的:

東京都交響樂團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中板

落落長一大串聽了頭都暈了

把他分開來看其實很單純

東京都交響樂團(演奏者)
拉赫曼尼諾夫(作曲者)
鋼琴(使用的樂器)
協奏曲(模式)<---? (說過了 我是中手XD)
第二號(就是二代啦)
第一樂章(就是二代裡面的第一段)
中版(某種描述)

這些內容剛好可以透過iTunes拆開來變成這樣
[iTunes] 古典音樂就該這樣分類


整個組合起來就是上面那段落落長的東京都交響樂團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中板
是不是很優雅啊 哩公丟姆丟啊?

演奏者配演出者剛好
作曲者配作曲者

重點來了
"鋼琴協奏曲"
把他分到曲風,也就是中文翻譯的"類型"
一般來說古典的曲風就叫Classic
但我特別把各種古典音樂分出來
鋼琴奏鳴曲 協奏曲 交響曲
全都都分出來
然後再透過智慧型播放清單
符合任何一項規則都會被歸類到古典音樂
[iTunes] 古典音樂就該這樣分類
(華爾滋算古典嗎?不確定...)

有在聽的人都知道,所謂古典音樂其實分很多種類
實在很難都算同一類
有些聽了太激動了會胃痛 很不適合吃飯聽(一般來說是交響)
有些又很適合睡覺聽(一般來說是鋼琴獨奏)
基本上他的差異就在樂器和組合的類型
所以別再把古典分到Classic就了事了
當然是要詳細的分一點

我在智慧清單裡也是有放一個Classic
這代表我還沒整理或是實在不知道那是啥的時候
都算Classic也會一併被當作這個清單

再來第四段是作品的號碼和樂章
這個我就把他算在"名稱"也就是曲名上
有些人可能會注意到
你本來古典音樂的曲名一定會有作曲者 如巴哈ooxxoxo
但這樣改了之後
曲名會只剩下作品號碼和樂章
好像會讓人有點不安心?

如果怕iTunes出問題 造成你的古典樂都只剩下編號
那你可以還是保留作曲者和樂器啦
我個人當然不喜歡這樣重複兩次
很大膽的把他全都切出來了

再來是註解 可以用中文說明
不過我覺得其實注解應該在繼續切下去
把樂章切出來 也就是第二樂章:舒緩的柔板 切到注解去
好像又更酷

這樣切完之後有甚麼好處呢?

透過iTunes類似Excel的功能
就可以很方便的照各種項目排列
比如今天想聽哪個作曲者
就會全都列出來
想聽交響
也可以排列
當作曲者/版號/樂章,都是同一個
也就是同一首歌
那麼最前面的演出者剛好又可以有"不同版本"來排列
是不是好方便?

其他後面的如長度專輯和專輯演出者
我覺得在古典樂這邊就沒那麼重要了
所以排到後面去

當你收了新歌
只要把曲風 也就是樂器和組合打對
就會自動被分類到古典音樂智慧播放清單
而且可以跟其他曲子作比對

另外分享一個很"優雅"的符號XD

用這個比No.或是#讚多了
iTunes可以正常清楚的顯示這個符號
2015-06-02 19:45 發佈
很讚的分享...

我的古典音樂好像有點混亂...

借這個機會好好整理一下囉...
很棒的分享
我也滿愛聽古典樂
雖然也不太懂

geniesjan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過...(恕刪)
geniesjan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過分...(恕刪)

拉赫曼尼汪汪 經典的是第三號鋼琴曲第一樂章
不會彈鋼琴的人只能霧裡看花 
彈這首曲子的 很容易陷入狂亂
曾有人彈到用頭撞牆 別誤會 沒瘋 只是亢奮而已
嗯 真的 是隔壁校音樂學院的女生

薑是老的辣
還行 wrote:
只是亢奮而已


光聽就雞皮疙瘩掉滿地

永遠的經典

題外話,突然想到這齣↓
平安、健康最重要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