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OS 擷取螢幕的基本熱鍵組合:
1. ⌘⇧3:擷取整個桌面並儲存(Save);
2. ⌃⌘⇧3:擷取整個桌面但不儲存(Copy);
3. ⌘⇧4:擷取圈選特定區域畫面並儲存(Select+Save);
4. ⌃⌘⇧4:擷取圈選特定區域畫面但不儲存(Select+Copy)
進階熱鍵組合(擷取特定視窗):
1. ⌘⇧4、點擊空白鍵(出現小相機)、點擊要擷取的視窗:擷取該視窗畫面並儲存(預設擷圖是有陰影);
2. ⌘⇧4、點擊空白鍵(出現小相機)、⌥+點擊要擷取的視窗:擷取該視窗畫面及自動去除擷圖陰影並儲存;
(註:⌘=command;⇧=shift;⌃=control;⌥=option)
▲預設為有陰影的視窗擷取圖
▲改變設定後沒有陰影的視窗擷取圖
所擷取的「螢幕快照」,Mac OS 預設是儲存在桌面的,但若所擷取的快照數量很多,或你本身放在桌面的東西有不少,桌面便會亂作一團,甚至要找回所需的擷圖也要花點時間,所以將之改成儲存到指定的檔案夾裡可方便管理。方法是通過修改系統預設值:
1. 請先在桌面按 ⇧⌘N 增添一個新檔案夾,將之命名,例如 'ScreenCapture';
2. 然後開啟終端機(Terminal),並打入以下命令句,後按 'Enter' 鍵;
defaults write com.apple.screencapture location ~/Desktop/ScreenCapture/
3. 最後再打入以下命令句,按 'Enter' 鍵完成動作;
killall SystemUIServer
4. 若要改回去,只要打入以下命令句及按 'Enter' 鍵,並重複第 3 項動作便可。
defaults write com.apple.screencapture location ~/Desktop/
另外,將「螢幕快照」擷圖預設儲存的 PNG 檔案格式改成 JPG,可以減少佔用儲存空間,若用在網誌發表上更可以減低網站流量,值得改動。例如我拍下 iMac 27" 的全屏「螢幕快照」,以 PNG 檔案儲存為約 2.8MB,而以 JPG 檔案儲存則只為約 897KB,體積相差很大。改動的方法也是通過修改系統預設值:
1. 開啟終端機(Terminal),並打入以下命令句,後按 'Enter' 鍵;
defaults write com.apple.screencapture type jpg
2. 若要改回去,只要將命令句中的 'jpg' 改成 'png' 則可(也可以改成 tif、gif、bmp 或 pdf,但檔案大小及特性各異)。
▲JPG(左)與 PNG(右)檔案大小的比較
以上並不是「螢幕快照」的全部功能,只是我的使用經驗和覺得值得變更的設定,希望也能讓大家在拍「螢幕快照」時更加好用!
文章同步發表:http://www.ramma.net/?p=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