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于蘋果OS系統的UI界面美化曆史

之前是參觀Microsoft的亞洲研發部,現在負責Microsoft mobile産品UI設計的ROKEY的BLOG,然後ROKEY在一次被采訪中說,“關于APPLE OS的産品UI設計的確是一種經典,但是已經過時了”...等等雲雲。

我也沒用過APPLE的OS,只是當我第一次近距離到OS X tiger的時候,我就被那種美工界面深深吸引了,(各位大大請原諒我菜鳥的白目吧),再回過頭來看我這幾年用的Microsoft Windows,還有之前不算是秘密的秘密,Microsoft的員工用APPLE的PROBOOK來做Vista等等軟體界面UI設計....圖標設計,(當然Microsoft員工還有做OS X的OFFICE組件,可見2家公司也是密切合作的)可是我現在好茫然哦,一邊是Microsoft的員工好象一味在模仿人家APPLE的UI設計,比如我感覺ROKEY經常作的圖標光影投射對半,(模擬光線的投射,使圖標水平有一半比較清晰)就老在APPLE不是很新的OS X tiger中看到,我懷疑Microsoft根本就是在剽竊OS X的UI設計嘛,就這一次的Vista感覺雖然UI全新設計了一下,但是感覺那種界面還是好soooong哦,俗到一看就知道是“腳軟”的産品,不是大藍就是大綠的UI配色.....

有哪位大大可以提供些關于APPLE OS這方面的資料呢,好讓我下決心去轉投APPLE陣營的懷抱~~
2007-07-04 22:29 發佈
我先消毒一下,本篇請基於理性討論,
若有違反版規一律依版規處理

冰糖草莓 wrote:
有哪位大大可以提供些關于APPLE OS這方面的資料呢,好讓我下決心去轉投APPLE陣營的懷抱~~


直接投入Apple陣營的懷抱,不是參加考試,不需要資料啦,要加入Apple陣營,有決心最重要,其他什麼都不重要,雖然別人可以給你資料,但是這樣你感受不到Apple的好,看資料幹什麼,又不是要組裝PC,就像你第一次近距離看到OS X tiger,都被深深吸引了,這還需要資料嗎?有感覺有決心就對了,你應該馬上來到Apple的懷抱,你只要準備一點錢就可以立刻實現夢想,就可以成為大家的好朋友,千萬不要再茫然了。
關於Mac OS的歷史,可以參考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c_OS_histo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Apple_Macintosh

我猜你提到的UI,指的應該是GUI這一部份(甚至只是圖示美工設計....?)。這一部份OS X本來就做得不錯。不過個人淺見,作業系統核心的穩定度更重要,UI(GUI)作為一個Shell,美觀程度倒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畢竟連OS X還有另一個使用者介面(命令列.....Welcome to Darwin!),有些UNIX高手操作命令列比起視窗要快很多呢!所以能夠幫使用者穩定、迅速完成工作是UI本身的基本使命。

Wiki上也有GUI的歷史,請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GUI

因為GUI可以吸引大多數使用者的目光,所以把GUI做得光鮮亮麗,是許多Shell的功課。用得不高興還可以換【殼】!個人倒是希望OS X能夠盡快把PDF預覽功能加入,好讓PDF檔案能夠在Finder中直接以【圖像方式預覽內容】,就像我們在OS X/XP/Vista中瀏覽JPEG圖檔一樣。
討論歷史僅供參考

事實如何其實早也不重要了...

所以...

還是跑一趟水果攤

實際去用用看吧
MS 亞洲研究院是指北京那個嗎?我倒是好奇 OP 說的 blog 在哪?可以告知嗎?
Mio 完全攻略 Mio-GPS.blogspot.com
Rokey中文名字叫做張偉,在微軟負責視覺介面設計,在相關行業裡也是蠻有知名度的。

www.rokey.net
冰糖草莓 wrote:
之前是參觀...(恕刪)


不好意思, 我個人覺得
1. UI 沒有這麼簡單
2. UI 跟您要不要用蘋果沒有絕對的關係.

1. UI 除了您提到的部份, 還有按鍵的位置設計, 與機器的搭配, 所有跟使用者接觸到的整合起來才算 UI ; 所以我覺得 Mac OS X 除了配色, 圖像外, 在快速鍵的一致性, 工具列的一致性, 觸控板的功能等等, 能夠讓使用者上手後, 就很容易使用, 又不會因為個人化的設定或版本的異動, 造成學習上的困難.

例如: 快速鍵的一致性
Mac OS X 快速鍵: 複製(command-c), 貼上(command-v)
Windows 快速鍵1(由 DOS 繼承的): 複製(ctrl-insert), 貼上(shift-insert)
Windows 快速鍵2(與 Mac OS X 相似的): 複製(ctrl-c), 貼上(ctrl-v)
可以看出 Mac OS X 的快速鍵很一致, 而且可以理解: 與界面有關的快速鍵會用 command 鍵觸發, 與應用程式或相容其他協定的, 會用 ctrl (例如用在 telnet 連線), 輔助性質的才會用到 Option/Alt ; 而 Windows 本身的快速鍵就有兩組以上, 而且依不同的功能, 會分別使用 ctrl , alt , Windows , Option .
因此整體而言, Mac OS X 的鍵盤使用上比較精準而且一致, 重複性低.

例如2: 工具列的一致性
Mac OS X 將程式用的工具列與 Finder 本身的工具列合在一起, 整個畫面變得比較清爽, 切換程式後工具列也跟著改變.
而 Windows 則是讓檔案總管(Explorer)的工具列與程式的工具列分開, 而又新增了許多圖像化的功能, 讓整個畫面被工具列佔用許多空間, 而且會讓工作時無法集中想要的功能.

例如3: 不會開啟重複的程式
Mac OS X 對於不需要重複開啟的程式, 會顯示在 Dock 上, 而不會重複開啟.
而 Windows 對這方面沒有限制, 所以可能會有一堆"控制台", 一堆"IE", 當使用者再開啟時, 又會再開啟新的.

2. 對於使用者要不要選蘋果電腦, 我覺得不只是 UI , 還有您對電腦的需求, 例如我會把大腦到電腦中間的聯繫, 分為:
"構想(大腦)" - "資料(跟別人交換用的)" - "格式(聲音, 圖片, 文字等)" - "檔案格式(JPG, RTF等)" - "程式" - "作業系統" - "硬體"
我的構想, 要跟別人交換時, 會有資料, 然後組成格式(例如圖表, 文字).

但是您要選擇的, 是使用電腦時, 您需要的功能有哪些, 支援哪些程式, 哪些檔案格式? 不只是選蘋果電腦, 選其他的 OS 時也是使用同樣的方式, 讓電腦滿足您的需求, 才是最重要的.


Windows 裏面筆本之類的 Icon 是請 Apple 的設計師設計的。所以許多東西外表看起來類似。2家許多重要的基本東西可以說都是從別的公司挖角得來的。
glavinec.tw wrote:
Rokey中文名字叫...(恕刪)


嘿... 剛剛晃去他的 Blog 看了一圈,沒想到原來 Mac 版 MS Office 2008 與 MSN Messenger 的 UI 最高主管是台灣人啊!還是念政治系的?在 MS 中竟然當上 Lead Program Manager,還兼 Microsoft Office 2008 的 User Experience Lead.... Office 2008 全部介面都是由他主導設計的,真是太強了!

文中有說他也負責 Office 的 Unicode 化,這下子 Office 2008 可以期待了!不必再從日文中掛個尿帶來跑中文啦!

他的介紹與專訪:
http://www.rokey.net/v2/News_Show.asp?ArticleID=339
http://www.rokey.net/v2/News_Show.asp?ArticleID=328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