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網上找了很久,基本上沒有什麼中文網站介紹寫網頁軟體,有的只是約略做一個軟件簡介,並沒有什麼詳細介紹,教學就更加談不上了,英文網站好一點,起碼或多或少有點技術含量的討論,但是,英文始終不是母語,看懂三分,還有七分不懂啊!
當然我這篇文章亦沒有打算作什教學,畢竟做一個教學需要對該軟體有較深的認識,我也只是初階的用家,所以只是來談談我使用其間的心得體會以及由iweb轉投rapidweaver的方法吧。

iweb多姿多采及簡單易懂的界面,由零開始絕對可以完全上手。
預設而且是唯一的widgets,對初學者絕對夠用的了,而且那個html snippet程式碼輸入器可算是無所不能,只要有創意,可以有無限空間。
就是這樣,一開始用iweb就有令人驚艷的感覺,真的太好用了,簡單易懂,在加入mobileme及買了.com後,什麼事情也相對變得簡易,只需專心弄好版面,而且由於iweb是wuswug軟體,什麼?我也是在網上抄來的, what u see what u get !不需要懂什麼程式碼,只需剪剪貼貼,把圖文框拉上拉落,弄到自已認為滿意,一按發佈,網上看到的便和你作的一模一樣,簡單吧!這亦是我喜歡蘋果的原因,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了解程式,用著用著自然會懂。
由於太過簡單,也沒有第三方plugins的協力,很多東西都是點到即止,雖然目前是夠用,但難保將來啊,直到ilife11推出,iphoto,garageband,imovie都跟著更新了,很希望iweb隨後也會有重大更新,成為ilife11的另一位新成員,半年過去了,不但沒有更新消息,反倒聽見網上傳出iweb到此為止的訊息,真叫人啞口無言,icloud的掘起,mobileme退出火線,不再讓新註冊了,老用戶則可以免費用至明年六月最後一刻為止,即是說,iweb和mobileme已經不會再有更新了,apple的軟件很多時都藉著更新加進很多新功能,沒有更新,情何以堪,既然遲早也會轉軟件,趁網站未有大量資料時轉,總會輕鬆一點。

尋尋覓覓,最後落腳rapidweaver5,無他,只是我自已做出來的網頁,同一批資料,rapidweaver做出來的就比sandvox漂亮一點,2者的用法也是大同小異,rapidweaver正合目前的使用方式,寫blog,圖輯,短片,加上大量的plugins,要弄懂每一個plugins都需要很漫長的時間,而且不是想到要某一種特別的面版,也不會要求一些新的plugins。
rapidweaver預設有近50款themes,有幾款很合心意呢,已經很好,如果真的不合,還可以自已套圖作theme,我暫時未有這樣做,但不排除日後有機會可以一試,寫blog就真的很方便,tags等分類一應俱全,iweb時我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好的一個簡單功能,就是分類,日積月累下來就知道分類的好處,找回文章等太方便了。
而且blog方面,iweb回覆功能實在有點那個,要加入mobileme服務才提供訪客留言,我也有一半原因為了這個留言才參加mobileme,但rapidweaver實在太可愛了,預設已經有三個品牌的“訪客留言“服務提供,我選擇了disqus,申請了帳號填上自已架站的網址,回頭看看,blog已有留言欄位了,神奇~
唯一有些不滿的地方,就是如果日後要轉theme的話,有部份圖文會與theme不對位,可能日更新會得到改善。
圖輯我用了yourhead公司出品的collage2,設定很簡單,預設的形式我覺得挺漂亮,就沒有太大的改動,將圖片從imedia的窗口直接取用aperture圖庫已經編輯好的相片,轉瞬間已經排好一版一版美觀耐看的相集了,而且點擊小圖會有大圖pop up,連 ie, iphone, ipad也沒有問題,讚!
發佈至ftp或者mobileme空間也是很容易,完全不用費心,專心使用軟體創作漂亮的版面就是了!

內置google analytics及 livestats的連接,註冊了相對的帳號,對方給你一組程式碼,填在configure相對的位置內,便完成設定,單是這個google analytics在iweb中我就無法成功加入了,可能真的是我什也不懂的關係吧,但是這個,我一試便成功,google analytics是一個網站點擊率的統計報告,連繫著你的網站,大概delay 24hrs,你每天可以看到前一天的網站流量,原本認為可有可無,誰知看著每天的增長,的確很令人雀躍,也促成這編文章的誕生,想賺多一點人氣,既然寫blog是讓人分享作者的點滴,多些人氣,自然有更大的滿足。

就是這個圖表,這是rapidweaver網站的預設圖,不是我的,自已的網站目前還不成氣候呢~至於livestats,早兩天我註冊了,與google analytics大同小異,向每月一萬訪客流量的網站免費提供服務,不錯啊~看看我的網站哪個國家捧場人數最多也是樂事呢~
至於adsense,iweb時註用了,但我轉了rapidweaver居然google send mail給我說抱歉,我的網站不能用,不知何故,我會再嘗試多次的。
談了這麼久,還沒有談到怎將iweb上的資料搬到rapidweaver上,說來話長,簡單來說是:不行,沒有中文站有提及此點,但我相信遇到這問題的中文用戶不只我一個,為什麼硬是沒有人談及呢?英文網站好有點,給我看到“不行“這個答案,可能叻有方法,在一個叫rapidweaver classroom的網站有一個類似教學的題目,可惜付費成為會員才可以觀文,不想花錢唯有靠自已摸索吧。

我用最原始的方法,由零開始,圖片全部再次上傳,幸好aperture有smart album,千多張相片都可以很方便的重建網上圖輯,video就連上youtube,沒難度,最可怕便是寫了超過8個月的blog,自已打開iweb, copy & paste文章,再選回當日的建立日期, tag keyword,再找回圖片,日復日,有點頭痛,不做又不行,始終這個blog是記錄小兒成長紀錄的一部份,起碼是我當時的心情,唔留低實在太可惜了!
一日一日的copy & paste,我到現在都未有心情重建,忍耐下吧,相信慢慢會累積到一定的決心去完成這項工程。
這是我用Rapidweaver建的網站,http://babyRucas.com ,記錄了孩子的一切,請大家給點意見,也可以討論一下Rapidweaver5這個軟體的應用,我相信還還有更多好用的功能未給發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