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也沒有誰學誰的問題吧?就好像游泳、賽跑一樣,不是都是做一樣的動作?難道筆電公司怎麼不說別台筆電學它,把讀卡機內建了?再說,搞清楚了誰先抄誰的、誰先發明的之後,又如何呢?本來每個牌子都馬會有自己使用的愛好者不是嗎?用的高興就好了。
Jimmy_Sung wrote:速度感覺上真的快很多...(恕刪) 我也這麼覺得... 縮放會頓尤其是比較長, 又圖文交雜的網頁, 超頓!!! 例如 Safari 4 的特色介紹另外... 用了幾天寫了些想法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Safari 4 BETA - 試用心得
用Terminal把blue loading bar改回來個人覺得從以往Safari開始這就是個美觀又實用的設計就像開refresh/stop button設成同一按鈕這設計,一直想不通為何Firefox要分成兩個按鈕Tab on top雖然一開始不習慣,經常誤移整個window但是瀏覽範圍大了的確比較爽(雖然就是只有一行,但感覺真的舒服多了)就讓我慢慢接受它吧
MarsPing wrote:我也這麼覺得... ...(恕刪) 我也試用了Safari 4...奇怪了!打開" Safari 4 的特色介紹 "網頁一直是空白的....另外... " Safari 4 BETA - 試用心得 "的Cover Flow 的方式瀏覽書籤或歷史網頁,是怎麼打開的?請教一下,謝謝!
我遇到了一個問題(應該是 WebKit 的 JS engine 的問題),就是原本用 spacebar 可以直接翻頁。現在變成漢音輸入法的中文模式下 spacebar 無用,要按下 caps-lock 變成英文模式才有用。
andy568 wrote:我也試用了Safar...(恕刪) Cover Flow 的功能預設都是打開的只要點選書籤的按鈕 (位置在上一頁按鈕下方的書本) 就可以看到,可以自己點選要看歷史資料或是書籤,如果是要全螢幕瀏覽全歷史資料, 請使用 Top Sites 的功能 (位置在書籤按鈕的旁邊有個 4*3 小方格的按鈕)然後右下方會有個搜尋列, 點一下... 你就會看到想要的東西囉 ^^"至於... 這兩個功能能使用必須要有硬體的支援詳細說明可以看這邊大致上就是 Windows 環境必須支援 DirectX 9Mac 環境必須支援 Quartz Extreme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