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雲端整合,不是google已經有了 ?

borsonhsu wrote:
何不把iTunes這個擾人的東西拿掉...(恕刪)


非也!iTunes能穩定、快速的管理數千、甚至上萬首歌
如果你只需要管理幾十首歌,用iTunes是多此一舉
但如果數量龐大,需要一個管理系統
iTunes是很不錯的方案

主要的問題應該是到底蘋果該不該強迫只能靠iTunes把把歌曲送進iPod?

這問題不在iTunes,而在iPod!
iPod設計要配合iTunes使用(好啦!所有的iPx)

使用其它的播放器(walkman),或許可以自由選擇

iPod販賣的時候就已經強調它使用iTunes,如果覺得不適合就別買它
不然就hack它?!

也就是說蘋果覺得iPx就是要裝個幾千首用的,當然是設計iTunes來管理

iPx不是唯一這樣設計的walkman,以前Sony的MD也是這樣搞







DAVIDC2924 wrote:
天下沒有白吃午餐

...(恕刪)



對不起喔~可能是我只看到一半你們討論的東西~

不過就我知道的好像iPhone或iPad可以把資料從Goodreader讀出來到電腦裡面....

這樣不是就不用網路了嗎?還是你們是在討論別的程式的資料?

那不就是要看寫那個程式的人有沒有把可以跟電腦傳輸一並寫進去嗎?

還是.....不太懂你們討論的東西.......
apple的服務 一點都不感興趣

我是指在台灣 *___*
聲寶電漿的好 akirawen都知道 請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3078737
spiderkidtw wrote:
對不起喔~可能是我只...(恕刪)


他不是在說資料從 iPad 傳回自已電腦的難易度…

他是在害怕蘋果的獨大,跟指出 cloud 技術一些天生的問題 (安全性 / 網路本身的不確定性)

所以他認為,還是自已花錢架伺服器 (自已的 cloud) 比較實在…

--

我也同意這2個問題是 cloud 技術致命傷,但我不覺得自已架伺服器有解決這些問題:

安全性來說,自已設的軟體 firewall,會比 Apple 的專業硬體 firewall 要好?(頂多只是因為自已 target 太小隻,所以沒人有興趣來 hack 你... 但現在網路上已經是 bot 到處爬了,很難說沒有 hacker 作的 bot 在網路上閒逛,不小心逛到你家門口來)

Network Availability 來說,自已家裡每月幾千元的網路會比 Apple 重金蓋的 Data Center 要更穩定?

--

怕 iCloud 太好用,所以我們會被綁死?會付費再多買空間?

自已是軟體開發者,立場比較偏頗開發者:所以會覺得,只要是合理的費用,使用者付費,天經地義,而且是正向循環…

(軟體/服務愈便宜,加上正版觀念抬頭,就會愈多人買正版軟體/服務… 而當愈多人這樣作,開發商就有本錢削價競爭,軟體/服務自然愈來愈便宜...

Apple 已向這方面走… Lion 定價不到台幣1000元,而且還像 iPhone APP 一樣,免費安裝在所有你擁有的電腦,不用一硬體一授權… 而說真的,KKBox 也是類似的作法)

Anyways,加上要是真的自已架 server,整天開機 24 小時的電費 + 硬體折舊 + 維修 + 網路費用,真會比直接多買空間便宜?I Doubt It... (這東西很現實,他們有極大量、集中化的管理,單位成本就是比平常人 host server 來便宜得多)

現在雖只是 5G 免費,但未來可預見的是 Google 的 Android 陣營必定會追隨這 iCloud 這概念 (提供 3rd party 開發者 Cloud API)… 之後就是這 Cloud 免費空間戰爭… (現在的 5G 只是 Apple 不想先逼死自已吧,留些牌等 Google 出招… 畢竟比免費空間大小,Google 很難輸)

--

p.s. 蘋果的概念就是要 "It Just Works"… 技術就是要像魔術一樣,打開應該就要可以用了… 技術應該要直覺到要老阿嬤們也會用… 自已架 server,是 techi 才會作的事,不是正常人會想去作的…
同意你說的,因為我本身是寫程式的。以我的了解,我到是覺得iTunes的主要作用不在保護智財,而是要讓iphone/ipad/ixxx的操作更加順暢,檔案管理簡單化。透過iTunes,它可以把所有傳到ixxx的檔案作index或database,不用像其他的產品需要去scan整個目錄,尤其是當檔案一多的時侯,可以明顯感覺出差異性。所以,我覺得apple產品能成功iTunes佔了一大半的功勞。但以我寫程式的人來說,這種技巧對使用者來說就是一種不便,也可以說過時了。希望iCloud是iTunes的救贖.

lexmark995 wrote:
感覺apple在學g...(恕刪)


好的優點, 就互相學習也不錯,..不過要真的學到好的比較重要.

我是對 iCloud 非常期待,
因為雲端這東西講出來很久,卻是進程緩慢

這個由 Apple 來做, 應該會有不一樣的創新結果, 值得想像.
(就跟平板由 Ipad 帶頭紅起來一樣..)

只是.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台灣那個涓涓細流的網路. 悲傷啊~
我常在月光下出沒, 而且,我每個月錢都花光, 故名-月光光騎士
lexmark995 wrote:
android 手機...(恕刪)


你拿chrome筆電來比

那我拿MAC來比難道沒有USB?

USB跟雲端可以同時存在本來就正常

隨便一台macbook至少都有兩個USB

有需要的檔案在家用mac傳輸跟雲端同步

出外隨身輕便的iPhone跟iPad要USB幹麻

拜託...至於flash真是老梗了

我用的網站都不用flash謝謝

北卡羅來納州那巨大的廠房可不是什麼小小的成就啊…
台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工
為了提供使用者使用上的方便
建制設備的成本可不是小數目
請不要這樣隨便幾句話去詆毀別人的成果
自從老賈回阿婆推出ipod以來,它的市場導向的創新思維及行銷手法,造就了阿婆現象,產品既大賣又有話題,甚至搶盡當年偷了他Mac OS概念(請參照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電影,好像翻譯是矽谷英雄,對岸叫硅谷英雄)的蓋茲都相形失色,總算是出了口氣

各位論點或有立點,但市場成敗還是比銷量,不是比技術規格。誰先做出Cloud(其實這玩意兒早就存在了,不然20年前email寄收件都存在那裡?)也沒有什麼專利或絕對成功的保證。不是說它有多偉大,不過科技革命常常是一些小創新引發的連鎖反應。各位user應該樂見iCloud的推出,這樣「窒息式壓迫」的競爭勢將快速推動資訊資源整合的大躍進,也絕對會改變多媒體市場的面相。不然你若要Google、Microsoft、Facebook這些「凡人」突破這些創新瓶頸,那可有得等了。

我樂見Google或其它口袋夠深的sleepers推出足以使老賈「晚節不保」的好東西,只是這些人已經很久沒讓人看到有什麼驚艷的作品了

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擺脫什麼USB隨身牒、CD、實體書、公文、第四台、鍵盤滑鼠什麼的。這些觀念廿年前電影Back to the Future就有了(什麼,沒看過古早片?那Minority Report總看過吧),有人夠聰明要替我們實現有啥不好?
+1

請參考底下這個截圖連結,雲端,Google起步算晚的...
在某種角度上來說,雲端只是換個新鮮的名詞,
在IT產業的應該都很清楚,雲端是一種演進,絕不是憑空被創造出來的。

更重要的是,雲端的基礎類型有三種,Apple與Google這兩家公司提出的模型與屬性有明顯差異,這是很多人忽略的地方。

開題很容易,製造假象很容易,但也很容易被揭穿就是了。

Steve Jobs在八年前談到雲端的截圖

建築虫 wrote:
要說到「抄」GOOG...(恕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