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篇文章會得到這麼大的迴響如果大家能夠把這些迴響全部讓銀行們知道我想聲音夠大聲他們就會去開發前面文章太多了還沒時間讀完但是就剛剛讀的幾篇我發表我的想法:1. XP 在新增及移除元件中確實可以把 IE 拿掉當然也不是真的就完全把他從電腦中移除只是就不讓他在你使用上出現2. 前面有很多人講到蘋果是小眾市場沒辦法支援是理所當然, 依銀行他們的角度來說不去開發個支援蘋果的平台絕對是最省的以上這點我完全認同我也沒那麼傻到不知道這世界就是看錢在講話但是我覺得現在蘋果使用者越來越多了所以應該一起去努力講出這個聲音沒想到絕大多數的台灣消費者選擇的聲音是"沒辦法我們是小眾, 算了" 或是"很正常啊, 我也習慣了"至於前面有人舉出牛肉麵的例子你說我不應該要求酸菜,但是我覺得今天我不能夠使用網路銀行的話並不是我沒吃到酸菜, 是我整晚牛肉麵被拿走了我認為, 基於公平交易的準則上賣方必須在交易前完整告知買方產品實情如: 這東西含有反式脂肪吃下去對健康不好,這個玩具五歲以上兒童才適合, 肯能會給五歲以下的兒童帶來某種危險等等...當然, 我舉的例子是會直接危害到使用者的但是要是我開了銀行戶頭卻又不讓我查詢我的帳戶資料, 這樣跟沒開不是一樣?希望台灣的消費者不要默許這樣不公平的待遇, 你該有怎麼樣的消費自己要去爭取
﹍﹍現在的嘴泡眾真的很多,請把事情搞清楚才來發言有一位提到說面紙盒工廠的例子。****那個例子要表達的主題是﹍『不要脫褲子放屁』、『不要將事情複雜化』但,事實是﹍複雜化的是ms的ie。最早的網路語言、各種協定,基本跟ms公司無關的。而今天台灣的網路銀行們,大多卻是『遵守』ms出台的『新』的規格。最佳例子是 ActiveX而,這東東跟ssl之類的安全性可沒有多大的關聯。有一位提到說『不需要』為了小眾市場開發。哼哼,但怎不反過來說呢?有能力另外去買蘋果的,相對是比較有經濟基礎的,比較有購買力的。(當然,這是大多的刻板印象)這樣得客戶,是否比較值得去掌握?還有,別忽略口語傳播的力量。一個人說某銀行的系統相容性不好,就會傳達給三個人知道。然後,三個人傳播九個人,九個人傳播二十七。依此類推。銀行﹍是服務業﹍服務業講求的是服務品質,如果還去計算經濟效益﹍那不如去開工廠算了。當然,不諱言的,經濟效益仍舊是最後追求的目標。但是,此經濟效益跟你所謂的經濟效益,是不可以畫上等號的。追本溯源,為啥現在的網路銀行介面大多是如此的不兼容ie以外的軟體呢?不要說網路轉帳不支援,即使是網路刷信用卡、網路查帳戶餘額、基金買賣等,都不支援!這事情幾年前也曾經討論過,網路多衝浪幾次,就可以發現以下原因一、許多寫網頁的『工程師』,本來就是學ie的基礎。也不特別學習另外,根本就是拿ms包裝好的元件,直接套用。當然無法相容其他的瀏覽器。二、有的『工程師』,則是為了使網頁顯示好看,特別用了一些『很新』的java,或是ms特別的插件,才可以正常顯示。如果網路銀行的介面,是必須另外開發,則可以達到兼容。那的確不需要捨本逐末。如果,按照『標準規格』就可以寫好,同時兼顧安全與兼容,那是否『本來』就要往這方面努力呢?如果,上面這想法只是緣木求魚,那玉山是笨蛋?hsbc是瘋子?中華電信是潘仔?(中華電信並非每個網頁都不支援mac,至少,電話費網路繳費是百分百可以支援的。)小弟並非抱怨web atm,因為即使是『ic卡讀卡機』,可以兼容mac的本來就不多。但是,就連基礎的網路銀行,許多銀行的網頁可是連『登入』,都無法登入。這不是奇哉怪哉?========我可以這樣大膽的說,如果連服務小眾的客戶都不用心那實在不用期待這銀行會在別的小地方認真了。========
加菲爾 wrote:有能力另外去買蘋果的,相對是比較有經濟基礎的,比較有購買力的。(當然,這是大多的刻板印象)這樣得客戶,是否比較值得去掌握?還有,別忽略口語傳播的力量。一個人說某銀行的系統相容性不好,就會傳達給三個人知道。然後,三個人傳播九個人,九個人傳播二十七。依此類推。恕刪) 你的意思是買PC大多是沒錢的人?看不起用PC的人?口語傳播的力量也不過就在那5趴到10趴再加上那五趴到十趴有在用網路銀行又是少數中的少數影響力有限阿
id26783337 wrote:你的意思是買PC大多是沒錢的人?看不起用PC的人?...(恕刪) 看到這個差點昏倒,應該要幫加菲爾解釋一下說買得起mac的人比較有消費能力,並不代表買PC的就沒有就像買頂級跑車的人有能力花錢,不代表買一般房車的人就窮,也許他只是不需要跑車罷了我想加菲爾表達的是,買的起mac的人,經濟能力應該都比較穩定銀行不就是應該把握住這樣的客戶嗎
provence wrote:只問一個問題,標準是...(恕刪) 這位大哥,跟您報告一下,IE 8 由於增加了對「標準」語法的支援,而且是預設值,因此針對 IE 7 以前的語法寫的網站,用 IE 8 是有可能會出問題的。(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Explorer_8#Rendering_engine)因此舊的語法需要下參數告知 IE 8 進入所謂的「Compatibility mode」,強制使用 IE 7-like 的 rendering engine 來呈現內容。微軟是間大公司,他們也有意識到網路「標準」的重要性,因此在新產品上才會做出這樣的改良。再來微軟支援的類 JavaScript(JavaScript 跟 Java 是不一樣的),正確來說要稱之為 JScript,由於添加了很多專屬語法跟函式庫,故有經驗的網頁設計師會盡量避免使用專屬語法,以避免網頁在不同平台或瀏覽器上顯示不正常。使用 Mozilla Gecko 或者是 Apple WebKit 引擎的瀏覽器等用的 JavaScript 直譯引擎支援的才是一般所謂的 JavaScript。由於現在幾個著名的 AJAX frameworks 都有針對瀏覽器相容性處理過,因此使用這些 frameworks 來開發前端平台是可以省掉很多麻煩的。由於台灣的教育環境使然,使得許多學校教學上偏以特定平台的方式教育學生,個人以為是降低國際競爭力的一種作法,相當可惜。上面已經有很多位先進提出來,其實前端系統(使用者接觸到的使用者介面)一般都只是將後端系統的資料呈現出來,並提供項目供使用者與系統互動,因此支援什麼瀏覽器、語法,前端就可以做變更,不必動到後端的架構。說到底,真的只是做與不做的差別。
我可以這樣大膽的說,如果連服務小眾的客戶都不用心 那實在不用期待這銀行會在別的小地方認真了。加菲爾大說到重點了,重點就是這個心態問題。要是大邊小邊「只能」選一邊,那選大邊我完全可以接受,畢竟在商言商。要是同時顧兩邊很花成本所以只顧一邊,那我也很能接受,開銀行畢竟不是開善堂。但要顧兩邊明明就很可行而且成本不用提高,甚至更低,實際用過 HSBCDirect 的人大概就能體會到我在說什麼。是不是還有其他簡單便宜又安全的方法,我猜只要有心應該想的出;想不出來就抄人家的作法吧。前面也點到一個還蠻常見到的現象,就是有些開發人員其實就已經是便宜行事不用功,所以要求他做他熟知的範圍以外的東西就百般不願意,把事情講得很複雜很高成本(搞不好他們的主管也就以為非IE專屬真這麼複雜困難)。像有些美術人員號稱 Photoshop 高手,但卻不了解圖檔壓縮的特性,所以把都是色塊的報表圖用 jpg 來輸出放到網路上而不用 gif 或 png。有些做網頁的人只會開發工具而不了解 HTML,所以何時該用 div 何時該用 td 來做內容的容器搞不清楚。有些寫程式的人其實會的不是那個程式語言而是某個強大的 IDE,不用它內建的功能和元件(常常也就專屬)就不知道怎麼寫出個像樣的東西。對那些半桶水而言,講跨平台、共通標準什麼的實在有些沈重。反正我廢話一堆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有各位如果需要用 IE 以外瀏覽器來使用網路銀行,請換到玉山或匯豐去,目前已知這兩家有 solution。
sickfoot wrote:我想加菲爾表達的是,買的起mac的人,經濟能力應該都比較穩定銀行不就是應該把握住這樣的客戶嗎..(恕刪) 這樣講還不是差不多...我不討厭mac但是我就是不喜歡很多mac使用者那種優越感看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