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10.5疑問一籮筐】64位元與32位元

Raymond Lui大給的鏈結裡就有提到
http://www.barefeats.com/octopro4.html

Multiprocessing (Simultaneous rendering by Final Cut Pro, Motion, iDVD, and Photoshop CS3)

也有提到 Not only were all 8 cores "cooking" in the top Mac Pro, but 1.5GB of real memory was dedicated to each process -- or a total of over 15GB in use out of 16GB available!

我是搞音樂的,雖然Mac PRO已經很強,不過還是需要像Apogee的硬體產品輔助才能達到多軌近無latency的表現。
http://www.apogeedigital.com/
如果8核在新的10.5系統上是如此的大躍進的話,不知道是不是就可以把這一大筆錢省下來。
最台的GarageBand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6arage8and
小弟對於中英文的看法如下:

1.01雖是中文網站,但並未禁止使用英文,因此很多大大的暱稱,甚至是一些技術上的專有名詞,都還是用英文來表達,如果真要強調中文網站的話,是否應該連一些英文的專有名詞都必須要先翻譯成中文才行(全中文介面?????)

2.樓主發文尋找問題的解答,應該也是抱著強烈的求知慾望才會發文,因此應該尋求各種途徑,各種語言的解答,畢竟,現在的教育使絕大多數的人都具備了基本的英文程度了,更何況,各種工具的翻譯軟硬體都唾手可得,如果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大家不應將自己的需求限制在一元的解決途徑,最重要的,儘管中英文的程度再高,有些英文的語意還是必須要直接看英文才能理解,翻譯成中文後多少都會有一些失真的現象

3.建議大家以廣納百川的態度來看待各位網友的發言,這樣我們才能從中汲取更多不同的知識,如果現制太多也可能會讓有實力的網友卻步,反而喪失了更多學習的機會

4.話說回來,我也真的很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解答呢.....
除去 binary size 載入時間的影響,還有一個影響速度的因素很多人沒有提到,就是CPU內的暫存器(register)的個數。64 bit cpu 的暫存器比 32bit cpu多了不少個。小弟對OS/X才剛接觸不久,先拿別的OS來做說明例好了(FreeBSD)。

不同的 binary target (32bit vs 64bit)是由 compiler/linker 在製作 binary 的時候決定的,32bit程式就會和 32bit library 連結,64bit程式就和64bit library連結,這個過程中compiler由於知道 target binary 要針對哪個 cpu architecure,所以會把程式碼針對那種 architecture做優化處理。CPU內部的register處理速度是最快的,再來才是 L1 L2 cache,所以一次可以使用多個register,對於程式運作的速度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為什麼說 32bit 程式"理論上"會比64bit慢一點,因為他的處理量本身就比較小 (沒有用到64bit 模式的register,或只用到 lower half)。不過一般的程式都不是 cpu bound 的,所以實際跑起來,差異不見得感覺得出來。

不過這些都要感謝 AMD 提出 EM64T 這個架構出來,讓 32bit x86 和 64bit x86的程式可以在同一顆CPU上面同時運作,實際上使用的話不用太擔心。
目前有什麼軟體可以知道這程式是不是 cpu bound 【32或64位元】或支不支援Multiprocessing嗎?

如果 不是程式 而是Audio Plug-Ins 的 Components 也有可能知道嗎?

MEMORY BOTTLENECK?
Our friend, Lloyd Chambers, thinks there's a memory bus bottleneck for the 8-core, which he discussed back in March on his blog. He wrote, "Memory bandwidth is inadequate for 8-cores. It’s already a limiting factor with the current quad-core 3.0 GHz Mac Pro. Memory copy speed is at best 2.9GB/sec on the Mac Pro, in spite of Apple’s highly misleading claims of 21.3 GB/sec (“maximum processor bandwidth of up to 21.3 GB/s”—bandwidth is a bit more than double the memory copy speed). That’s a measly 700MB/sec per core on a quad-core machine, and only 350MB/sec per core on an octa-core machine. By comparison, a 6-drive hard disk RAID array can easily perform at over 400MB/sec!"

TIGER IS "CHASING ITS TAIL"
"Yes, the memory bus is weak, but 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OS 10.4 (Tiger) does not know how to deal with so many cores. Perhaps 10.5 (Leopard) will.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OS does not know that it should keep a thread on the SAME core instead of swapping it around to any one of the 8-cores. When a thread moves to a different core-group, the cache has to be reloaded on the new core. Since Intel quad-cores are two Core 2 Duos "duct-taped" together, the problem is worse than it would otherwise have been. When this thread/core shift happens repeatedly, it makes the cache ineffective and floods the memory bus with activity." (Though put forth by an anonymous BF reader, this analysis has been confirmed by Lloyd Chambers where he discussed "core swapping" on his latest blog entries regarding the 8-core Mac Pro.)


從 Barefeats (http://www.barefeats.com/octopro1.html) 這一段文字就可以說明小弟上一篇提到的問題。
要在 8 Cores MacPro 上面獲得實際上效能進步,
CineBench 是把畫面分成八等份交給不同 CPU 去 render。
而 Adobe After Effects 3 則是讓每個 CPU 單獨 render 自己一個畫面,
每一個畫面的 render 時間沒有縮短,但可同時 render 八個 frame。
此外,AE3 還讓每個 CPU 單獨「享用」 1/8 的記憶體。
在音訊資料處理方面能不能把資料如此拆開來算小弟就不知道了。

此外,上述英文敘述也提到,目前一部份的 bottle neck 是 MacOS 10.4 以及 CPU 本身的設計問題造成的。
所謂的 Quad-Core,其實是把兩個 Duo-Core 黏在一起,共用一個資訊通道。
而 8-CORE 則是主機板上面裝了兩個 Quad-Core。

所以如果把一個工作平均分配給八個 CPU 來做,
資料就得在相對不足的記憶體頻寬裡面複製來複製去。
這好比一個工作台上面擠了八個工匠在製造同一把椅子。
而 Adobe After Effects 3 的作法是把工作台拆成八份,
讓八個工匠各自做自己的椅子。

上述文字指出, MacOS 10.4 似乎會把工作平均分配給各個 CPU,
但在記憶體頻寬不足的情況下,整體速率其實卡在記憶體頻寬上面。
但就算各自有獨立記憶體以及頻寬的設計出現,
還得解決彼此之間資料同步的問題。
這部份有點離題了﹍

dionarap大所問有關 latency 的問題,
除了考慮 CPU 以及 Chipset 架構之外,
還得考慮硬碟 latency (這個最慢)。
不知道 dionarap 兄是否使用 RAID 架構?
不然就是得把記憶體加到滿,搭配支援64bit記憶體的軟體吧?
(這方面只是推測,對於音樂相關領域不熟。也許考慮寫信詢問專業軟體的廠商會有比較明確的答案?)
一大篇的英文回復看不懂啦。。。。。
攒钱买车车
解釋的真好 我這個門外漢好像也有了那麼一點概念

我本身是沒有在用RAID,而我也不清楚我說的latency是不是因為硬碟的關係【音樂製作上是指,當您用手指按鍵盤,電腦反應讀取硬碟中資料再從喇叭發出您耳朵聽到聲音的時間】

再次謝謝各位大大這麼有料的回覆
感謝各位專家無私的分享
讓我增進知識

至於語言的問題
就讓市場決定一切吧`
為了嗆人而打出文法錯誤的英文....

我真的笑了....

重點明明就在「64位元與32位元」

結果有一半的討論都是在該用英文回還是中文回.....

我真的笑了....





錯錯在西大不該認為該用中文回覆比較好,

錯錯在Lui大像個幼稚的小朋友.....





沒有想偏袒誰,

英文不是你的母語,所以文法用錯也是人之常情....

但英文用錯文法=中文選錯字?

我覺得比較像是強用英文而自暴其短

真的很好笑.....




真正有實力的人,

是會為了體貼而試著去方便別人。

會來中文的討論區討論的人表示對中文都有一定的了解,

想當然也是大部分都看得懂中文,

討論區的意義不就是希望能讓更多人參與討論嗎?

你將資訊公開在討論區不就是希望能讓更多人獲得?

結果genesis-mac就看不懂你在寫什麼....不是就白費了你的知識?

要展現自己的外語能力有多強?英打有多快?

那真的是幼稚了....
對不起
打中文對我來說比較慢+輸入法的問題,我只能用英文輸入.
我一後不在回覆+用英文回覆問題.
是我禮貌問題。我尊重基本共識,尊重閱讀權利.
對不起浪費大大很多的時間,以上個人想法,還請賜教與指正.
希望就此打住不相關之話題.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