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雲端整合,不是google已經有了 ?

問一下,iphone/ipad不就是透過usb跟iTunes連嗎?我不解的是,它既然要走無線化,何不把iTunes這個擾人的東西拿掉. 我不是反apple,最近也買了1台ipadm.2,覺得apple的東西綁手綁腳,有人覺的i don't care, but I care.
borsonhsu wrote:
問一下,iphone...(恕刪)


新版的 iOS5 在向這一步走了… 看一下今年 WWDC 的影片… (不用接 iTune 直接開通… 加上可從 iCloud sync iTune Store 的歌跟 App Store 的 App)

以我的看法,Apple 是想用 iCloud 慢慢的取代 iTunes…

也是要有改變了;iTune / USB 線是個從第一代 iPod 到現在都沒改變的東西… (那時候還未有 Cloud 的概念… 連 iOS SDK 都沒有)
1998年,蘋果推出第一台內建兩個USB port的桌機iMac,距今已有13年。

當時被痛罵沒有軟碟機、沒有Com Port(Serial Port)、Parallel Port..

現在有幾個在校學生見過3.5"磁碟片的長相?
有幾台現役筆電有軟碟機、Com Port、Parallel Port?

蘋果目前是第一個取消USB標配做出平板的廠商,
接著有廠商打廣告,嘲笑蘋果這個妹有、那個妹有~

現在看看13年前痛罵蘋果的人,
想想N年之後今天痛罵蘋果取消USB的人,
誰有遠見很明顯了。
說穿了,擁抱USB只是在抓住青春的尾巴。

難怪台灣的電腦大廠只適合生產硬體當代工工廠。

geek3c wrote:
1998年,蘋果推出...(恕刪)


USB只是在抓住青春的尾巴 , APPLE 還在新款MacBook Pro中採用Intel「Light Peak」技術,

進而開發與 USB 類似的「Thunderbolt」高速傳輸介面.

沒有 USB 標配 ,現在的 IPAD 及 IPHONE 如何用 ITUNES ?

IPAD 及 IPHONE 都有 USB ,只是上面有 ITUNES 當警衛, 決定放不放行,

說白了離不開商業利益.

USB 如果通行無阻 , APPLE iOS 都可被修改, 這不就是 JB.
還記得歷史課本上的「中國四大發明」吧?

火藥、造紙術、指南針、活字印刷,

每一項都是偉大的發明,也都深深具有指標性,

然而到了今日,誰還在乎你有多偉大


說真的,硬是要探究「XXX是誰先發明的」其實不具太大的意義,

這確實可以算是個指標,然而後續沒有發揚光大,

被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幹掉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lexmark995 wrote:
大家各擅其場,不過還是覺得apple抄得兇...(恕刪)


要說到「抄」
GOOGLE可是先手
2007年與APPLE合作推出了iPhone,當時的CEO還笑著在台上說
「以後應該改名叫Applegle」

2009年,Google不顧Apple的反對,推出了Andriod
自此之後
Jobs就說Google的兩個年輕創始人說的「不為惡」的態度是假的
說說而已
同年Google創始人同意不在Andriod內加入多指觸控
2010年馬上推翻,加入了多指觸控


你覺得!是誰抄誰??
要抄!先把Google抄滿門先吧~~


何謂不為惡!請自行去Google~吧!那是安卓神說的!別搞不清楚唷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看來apple要全面展開以軟體來綁硬體的操盤策略,
使用google雲端,可以不需要被限制哪一種電腦才能使用,只要你有辦法連上網路,
但是iCloud送你5Gb的空間,似乎是要用apple硬體設備與作業系統才有辦法使用(應該是要用apple作業系統才能執行?)。
老實說,5Gb在這個數位時代,根本不夠用,塞幾隻影片就爆了,現在相機畫素與片福大,不壓縮的很容易就超過四五十mb,以我的信箱總是保持在五千封信件5Gb的容量,如果加上文書檔案,apple要整合那麼多種數位資訊內容在雲端的伺服器,基本上,我認為太過理想。
iPad是個很便利的操作板子,但沒有辦法容納太多檔案在板子裡,偏偏iPad又是最熱門的主力產品之一,捨棄USB,失去與其他存取裝置的共用管道,apple已經很顯得要做切割,建立自己的王國,其使用軟體也透過雲端執行,所以這個板子很輕便,內部也很輕便,你無法放太多東西進去,也無法跟其他非apple的產品順利共用。為了強化自身的軟體綁硬體王國,這次全力透過已經普遍被使用的雲端概念和技術,進行apple內部整合與擴大應用。
我朋友上個月初就從美國帶了iPad2回來玩,雖然很順暢,但確實提出上面的幾個使用不方便的問題。
我已經習慣macbook pro 、iMac、pc交叉使用,不會有被綁死感覺。以前apple送網路信箱與整合雲端,前三個月免費,空間2Gb,但google在同時間就已經免費送10Gb,現在的整合更是多樣,不論哪種電腦作業平台都可以使用,自由開放與套牢綁架,就是關鍵的差別。
消費者是聰明的,也許使用到另一個階段之後(平板電腦被取代),消費者發現自己手上的資料都被綁在網路上,一旦沒連線,就什麼都不存在,消費者受到完善整合服務功能的提供下,如果失去選擇其他廠牌的可能性,是否也失去自己主宰資訊的機會,這,恐怕才是應該要注意的。
總之,這次感覺就是要設一個軟籠要套牢使用者,不論整合多麼順暢,在網路盛行的時代,不自由,那就走味了。以前apple感覺是要衝破微軟作業系統,現在大尾了,反而感覺要綁架使用者,不書服~

lexmark995 wrote:
感覺apple在學g...(恕刪)

lexmark995 wrote:
說得好,用usb傳檔...(恕刪)


還在吵USB!你們到底煩不煩啊?
帶種的去蘋果應徵嘛!

另外
請你用GOOGLE的CLOUD備份你的生氣鳥的紀錄檔吧!
辦得到嗎?

哦!對了
還有雲音樂!做得到再說吧!連約都沒人要跟你簽的公司,再多等個幾年吧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ijpapers wrote:
看來apple要全面...(恕刪)

這個Cloud簡言就是iTunes的雲化
在引科技和MACuKnow中也有寫到(請自己爬文)
5GB是不計算iTunes的相關服務
意即「APPS、音樂、影片、推播(影集)」等並不計入你的5GB空間
而是你的APPS紀錄、照片(30天)、信箱、聯絡人等使用者生成的資料的存放空間

恩!一開始我的確也覺得5GB超小,但事實上,並不只有這樣
真的擅用了iTunes,你擁有的是一整個iTunes資料庫群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ijpapers wrote:
看來apple要全面...(恕刪)

APPLE 當初因不相容 WINDOWS 而慘敗, 王子回來就決定要往 PC 相容方向發展.

天下沒有白吃午餐

沒錯就是綁架使用者, 你以為現在免費, 終身可以免費.

當你大量資料放入雲端, 想快速脫身也難.

安全性不談, 當你正需要資料時, 你要保佑網路不會出問題(堵塞)

平板裝置內部不適合儲存大量資料

還是乖乖多買幾顆硬碟, 自己架 server .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