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個進入Mobile01之後,對蘋果世界有興趣的人而已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真的笑了
為什麼都是簡報軟體,用Keynote會比Power Point來得思緒清楚??
簡報軟體只是幫助演講者的工具而已吧!!同時樓主的同學也覺得效果很「炫」
姑且不論報告的內容如何,或許是因為一般人比較少見到APPLE的軟體展現出的效果吧!!
Power Point大家都看到爛了,如果沒有真的很用心去做簡報,大家當然不覺得「炫」
把密密麻麻的文字都貼在簡報上,其實這種方式是滿不正確的,但礙於每個人的組織能力、報告的經驗、上台緊張程度,而幫助自己順利報告(照著唸)的方法,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這種經驗。
我有聽過幾次的演講,主講人每一頁都只有幾個字而已,甚至都沒有運用效果
就可以把想表達的清楚傳達給每個人,而且每個人都聽得很有興趣(也用Power Point)
所以…………可以看出,一個演講人的功力,不是取決於用什麼軟體吧。而是取決於當事人的表達能力與經驗等等吧。


喜歡上keynote的轉場畫面,還有他呈現圖表的便捷性,只要輸入數字,就可馬上輸出圖表,還直接給你陰影出來,讓圖表活躍於螢幕上,甚至有跳出來的衝動感。

然而,我的Toshiba Tecra S1才用一年多,不可能再敗MAC,況且又想買PB。

只好上網找軟體,以彌補powerpoint的轉場缺陷。
OK,找到這個PowerPligs for PowerPoint,大家可以連上網頁可以下載DEMO來玩玩(DEMO會有浮水印字樣在上頭)。
1.安裝之後,開啟Powerpoint就會加入該軟體的功能。
2.轉場效果,是否如keynote豐富,我不確定,但是一個套件大約就有十幾個轉場效果可以用。
3.呈現方式 a.存成影片 (slides 少 可以用,多則很慢,而且無法自由回復上下頁)
b.額外再轉一個檔案夾 (他會將轉場效果錄製成影像檔案,安插在slide之間)
c.直接播放
這個軟體對我而言,主要是吸引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



再者,針對學術報告,一張投影片,最好不超過20個字為原則,顏色不要使用超過五個以上,甚至三個即可。表格圖片比文字容易讓人映象深刻,一眼就知道重點所在。而且聽演講的,通常是第一次聽你的主題,要讓她們進入狀況,圖像式的東西最容易讓她們沈迷。

若是,商業簡報要看業主口味去玩吧,喜歡刺激的給他有如看一場電影的感覺


以上供參考啦! 多多指教

Kaihsyn wrote:
不知道能不能請哪位大大把用Keynote做成的簡報mov檔
放上來讓小弟我見識一下 酷炫的簡報是長什麼樣子嗎?
謝謝
對我而言, Keynote 真是個好用的軟體..
如果單比功能性....Powerpoint 真的粉強大,
但是如果以"順手性" "畫面精緻性" "轉場特效畫質"來比
Powerpoint 真的是不如 keynote
但要替原發文者說些話... 原發文者本身並不是一個資深的提案者,所以可想而知提案的次數一定不多,而剛學習提案技巧的人,其實很難入門的,尤其當PowerPoint的功能複雜,套件有很醜,也就很容易迷失在裡面,更別說什麼基本的提案精神是什麼?
但你試著去用Keynote看看,太複雜的功能其實他是沒有的... 而最讓人讚賞的是他的軟體結構... 他強迫你去結構你的提案~
你打開一個空白Keynote時,先決定你的一個視覺風格 -> 設定單張格式 -> 設定單張轉場效果 -> 字體與物件 -> 單一字體物件效果 -> 統計圖 -> 音效... 你只要跟著他的Tab順序,就可以製作出一個具有邏輯性的提案... 我覺得這是它很棒的地方... 當然,運用好的效果與細膩的圖形,是能替提案加分不少~
試問一下,當你要讓一個沒提過案子人自己用PowerPoint作,大概連結構都很差~而跟著Keynote軟體設計的邏輯,卻不難弄出個不錯的東西~
ps. 其實這也反映出一般人對於Apple的東西的不理解... 你要什麼功能,PC不是都可以嗎?每個軟體不是都可以找到替代iLife / iWork的功能嗎?但為何Apple的東西那麼吸引人?我覺得就是在這種地方... 你沒去用過,就無法體會他好的地方... 這就跟美學的東西一樣,住在法國的人,從小看到的都是美的東西,那個美學就根值在身體裡,沒有那樣的環境的人,要跟上那樣自然而然的資產就非常的困難... 如果你長時間用Apple的東西,你去看他的OS的ICON,配色,甚至連桌面的圓轉角,都有他的美在裡面,而他的小地方,都有他替使用者著想的設計在裡面... 你跟著iTunes,你就能有序的整理上G的MP3,跟著iPoho,就能有序的整理上千張的照片,跟著Keynote,你自然而然就能做出有結構的提案出來... 這些東西不是在旁看能夠感受到的優點!
蘋果上軟體 都是不太需要看說明 即可使用 並發揮大部分功能
就像iTunes連接網路按下輸入 歌曲就整理好了
Keynote也是 輸入圖形文字之後 就是去玩編排 很直覺的顯示出你各種編排變動之後的成果(拉圖拉文字 變動特效)想到怎樣的效果 直覺就是去試試看
給人一種循序漸進的使用方式
PowerPoint是很強大 但對於剛接觸的人來說(剛接觸電腦甚至第一次玩PowerPoint) 選單過多 多到連輸入都要費一番工夫尋找 然後複雜的指令 沒看書還不知到要怎樣編排文字與圖片位置
尤其是突發靈感時 想去試試看特效還要去先堆選單 還怕無法恢復原來效果等等的事情
(靈感或是創意來的時候 往往會連續想到很多 聯想到一堆使用情形 這時候的靈感或是創意 有時筆記也不能記錄 有時錄音也沒用 一切都在大腦 並且隨時會喪失 這時實際操作的軟體所及時顯現 是讓靈感成形的關鍵 卻發生選單與指令過多來不及發揮作用時 靈感走了...............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沒錯 好文案與好美工編排外加一個好口才 才能成立一個好簡報
不管是PowerPoint或是Keynote都可以做出好簡報
但往往沒有全部都好的 因此循序漸進的軟體+學習編排技巧+要自己鍛鍊口才 這三樣
光一個PowerPoint就要學很久了 即效性的靈感往往在長時間的學習之下 早就忘光光了
蘋果上軟體 都是不太需要看說明 即可使用 並發揮大部分功能
就像iTunes連接網路按下輸入 歌曲就整理好了
Keynote也是 輸入圖形文字之後 就是去玩編排 很直覺的顯示出你各種編排變動之後的成果(拉圖拉文字 變動特效)想到怎樣的效果 直覺就是去試試看
給人一種循序漸進的使用方式
PowerPoint是很強大 但對於剛接觸的人來說(剛接觸電腦甚至第一次玩PowerPoint) 選單過多 多到連輸入都要費一番工夫尋找 然後複雜的指令 沒看書還不知到要怎樣編排文字與圖片位置
尤其是突發靈感時 想去試試看特效還要去先堆選單 還怕無法恢復原來效果等等的事情
(靈感或是創意來的時候 往往會連續想到很多 聯想到一堆使用情形 這時候的靈感或是創意 有時筆記也不能記錄 有時錄音也沒用 一切都在大腦 並且隨時會喪失 這時實際操作的軟體所及時顯現 是讓靈感成形的關鍵 卻發生選單與指令過多來不及發揮作用時 靈感走了...............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沒錯 好文案與好美工編排外加一個好口才 才能成立一個好簡報
不管是PowerPoint或是Keynote都可以做出好簡報
但往往沒有全部都好的 因此循序漸進的軟體+學習編排技巧+要自己鍛鍊口才 這三樣
光一個PowerPoint就要學很久了 即效性的靈感往往在長時間的學習之下 早就忘光光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