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AC OS X 應該免費?

skiiks wrote:
95~98 98~98se 98se~me me~2000 2000~XP XP~vista這些沒重疊時間推出的系統 幾個了?
1995~2007 共12年 七個系統 除了XP~vista是特例 怎除算都沒有一個壽命5年的系統


pc用的windows不應該列入2000吧(而且2000比me還早上市哩)
2000雖然曾因為穩定度及較98、98se、me高出很多而一度成為pc的主流os
但它畢竟還是被規劃為server用os


pc:95→98→98se→me→xp→vista
server:nt→2000→2003
实际上windows 2000有professional、Server、Advanced Server、Datacenter Server四个版本,windows 2000 pro的定位就是桌面应用的OS,这个版本的windows在大陆的大学里的微机房里是最常见的OS。
呵呵~扯远了……
vienna82 wrote:

pc用的windows不應該列入2000吧(而且2000比me還早上市哩)
2000雖然曾因為穩定度及較98、98se、me高出很多而一度成為pc的主流os
但它畢竟還是被規劃為server用os


pc:95→98→98se→me→xp→vista
server:nt→2000→2003


2000怎麼會沒有pc用的呢?
professional版本就是呀
至於server用的, 則有server, advanced server, datacenter server
TORO wrote:
之前有人提到MAC ...(恕刪)


我建議大大你可以去買Vista

因為可以裝在PC上也可以裝在Mac上

這樣不是很划算嗎?

雖然說以Vista最高等級來和OS X比Vista是貴了些

但是可以裝在PC和Mac上

感覺起來不錯

其實我覺得....

















你是來亂的吧...

雖然說蘋果的東西對我而言是有些貴

但是我覺得他一些東西賣的價格

基本上還算合理

我知道大家都還有那種習慣

就是"軟體免費"

因為WinXP的時代

大家用盜版用慣了

基本上PC硬體便宜一點一萬左右就有了

所以那時根本沒把軟體(作業系統)的錢算進去

一片XP正版光碟大概也要五千多元

算進去的話,一台PC主機大概就要一萬六千多了

讓你花這樣的錢,結果偶爾還要花花時間做病毒掃描和系統重組什麼的

那我寧願花兩萬左右去買Mac mini安安穩穩的享受使用電腦的樂趣

何必省那4000元....

況且Apple也不是沒給你選擇

都跟你說什麼時候要出新的OS

你可以晚一點買啊

又沒人叫你現在買

而且還有配套措施

還可以花350升級成Leopard

我覺得比起其他開發OS的大公司來說

算是很合理了



忠告是...

進入Mac世界時

基本上習慣也要改一下

什麼習慣

就是"使用者付費"的習慣
vienna82 wrote:
pc用的wind...(恕刪)


應該是這樣區分

PC (DOS based):95 --> 98 --> 98se --> ME (之後就停止了)
PC (NT 核心):NT 4.0 Workstation --> 2000 Professional --> XP --> Vista (目前最新)
Server:NT 4.0 Server --> 2000 Server --> Server 2003 --> Server 2003 R2 (目前最新)
喵~~ 滑鼠不能當飯吃,但可以混飯吃
肝臟????先生 wrote:
免費....法拉利也...(恕刪)


我也覺得應該對別人的付出與貢獻表示您的支持...所以付費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我想使用者應該也樂見OSX可以裝在一般PC上...
畢竟有朋友是硬體還沒壞就想換跑到的~~~不是嗎?
* 簽名長度為英文字母100個(中文50個字)以內, 但我連一個字都想不出來!!
tonychen wrote
windows每一版本的生命周期都是10年(五年主流支援+五年延伸支援),10年內任何新功能或更新都是免費,mac os x每更新一次就要花四千多塊,10年內不知道apple可以吸金幾次。


95 -> 98 -> 2000 -> XP -> Vista (我看不懂你的生命週期10年是怎麼回事)

當然你也可10年不改版啊!
好像大家都有些误解,一个软体成品的生命周期并不是指新的版本发布就到尽头了,应该还要软体作者对它的技术支援和更新维护服务的时间,例如windows 2000 sp4的技术维护时间延伸到了2010年,所以我们认定它的生命周期还没有完结。
对于apple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发现它现在仍然提供mac osx 10.3的更新下载服务,所以10.3仍然可用。
每個人對購物的觀念和看法不同
實在也很難說對錯
小弟在此分享一個觀念
當您之前買了,例設說Honda的CRV二代好了
開了4、5年,車子還能動
此時Honda又出了CRV三代
那是不是Honda要負責免費送您一部CRV三代新車呢?
不可能,是吧? 要昇級的方法就是把舊車賣掉,再加錢買新車。
不然,就是舊車繼續開,它還是一部不錯的車子。

那為什麼新的軟體,就要免費送?
就算不用新版的Leopard
用10.4一樣是個完整的作業系統
也還能上網、寫文件、收發信件呀。
新的軟體、硬體上市了,不見得一定要去敗。
個人現在使用的 PowerMac G5 還是很聽話的活著。
還是跑 OS X 10.4 就好啦!新的作業系統是很讚,但是暫時還不想花錢。
運作得穩穩的,很順手的工具,何苦去為了想要有新的功能在那兒計較呢?

軟體花錢購買正版的,到現在還是被身旁的朋友們當成嘲弄的話題。
但是個人就是覺得應該花錢去支持喜歡的軟體囉!
即使是 Shareware,喜歡的,覺得好用的,也是會花錢去註冊的。
為什麼?你問?
這些軟體開發商或是個人,又不是閒著沒事做或是尋求多數認同的義務工作者。
如果只是尋求多數認同或是想要一戰成名的... 去看看為數眾多的電腦病毒是誰寫的,或是沒事駭進別人家的人兒就夠了。
扯遠了,只是認為,這些軟體,花錢去支持,是應當被認同的正確觀念。
遇到相關問題需要支援的時候,也可以很理所當然的大聲告訴開發商:你的用戶需要你解決問題。

同時使用 PC 和 Mac 已經幾年啦?恩... 從開始工作到現在,也有十年左右。用 Mac 更是邁入第十八年。
對自己來說,這兩個平台的電腦,都是工具,都是為了解決工作上或是生活上的各種需求而存在的工具。
在 PC 平台上,早期我可以獲得較多軟體應用與網路應用服務的相容性與便利。在 Mac 平台上,則是從很早期便養成了「理所當然的開機使用」的習慣,不用去擔心作業系統相關的問題或是軟、硬體相關的相容性等議題。

後期,Mac OS X 的時代之後,平台之間經常被詬病的相容性問題,實際的使用經驗是,只要不去堅持哪一邊比較好,兩個平台同在工作內容的相容性上,是不會造成困擾的。只是不同平台,同時存在於一個工作的空間,如此而已。至於喜好或是習慣,那只是個人使用上的偏好與選擇。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 PC 平台真的比較不用被吸血,花錢買這個那個吧。是不是因為真的已經海盜太久了,早就忘了這些海來海去的作業系統、軟體,都是要花錢買的啊?怎麼會一個作業系統叫價數千元卻被當成是廠商的吸血行為呢?真正大隻的吸血蟲應該是動輒叫價數萬元的軟體開發商,例如非常、非常非常主流的 Adobe 以及 Microsoft。隨處個人電腦裡面都可見這兩家大廠的軟體正在被使用中,但是真的花錢去買正版來用的有幾隻哩?說真的,不敢去認真的數... 會覺得海的很恐怖。嫌軟體或是作業系統貴,是因為長時間的海盜使用習慣造成的嗎?個人是這麼認為。

至於還沒有當 Mac 使用者的朋友們,如果你使用電腦的目的,不是在特定專業領域裡面鑽研,而是比較偏向生活面的數位娛樂以及工作事務打理。當你買了新的 Mac 時,你所需要的應用軟體,其實已然存在於你購買的產品當中了。除了硬體,開機的時候,作業系統內建完畢,等著你進行初次設定。需要整理相片、音樂、影片、e-mail,建個人網頁、寫簡單的部落格、做一段自己的音樂、Podcast... 有現成的 iLife 隨機器內含了。即使額外購買,個人感覺價格也是低得有點像是在開玩笑。實際去仔細把玩每一個 iLife 套裝軟體之後,就會有這種感覺吧。也或許是因為自己是多年來一直被當成呆子,花錢在正版軟體上,才會覺得那個售價低得離譜。一套耶!不是一個單獨的應用軟體。

若是你還有其他事務性需求,還有 iWork 可以買。這個套裝也是平價的很。
做簡報不是只有 PowerPoint 這個軟體可以用,雖然多年來已經被簡化成
PowerPoiint = 簡報
個人感覺蠻有趣卻又不習慣。
感覺有點像是當年 SONY 的 Walkman 被直接拿來當成隨身聽的代用名詞。
或是近幾年市佔率一直超高的 iPod 被當成 MP3 播放器材的代稱。

iWork 有做簡報比 PowerPoint 方便而且強 N 倍的 Keynote 這個當初為了 Steve Jobs 進行各種簡報而開發的工具軟體。前身是為這個很會做生意的霸王 + 鬼才量身打造的工具,在使用操作的簡潔、合理、直覺、視覺美感等條件上,當然不能是 OK 就好。現在的新版本是功能更強大,但是也感覺稍嫌笨重了些的肥版。個人還是喜歡以前的版本。

Pages 則是比起 MS Word 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文書+版面重組應用軟體。
有一堆現成的版型可以套用,直接將內容換掉,就有美觀的文件可以印出來現寶了。
將內容換成網頁也是很方便的,近乎單指操作就可以搞定。當然,前提是,不要期待內容是什麼了不得比擬專業軟體專人設計製作的成果。就是為了方便使用者快速搞定各種相關事物的工具。

Numbers 則是 Mac 上長久以來較為欠缺親民版本的試算軟體。在 PC 平台上則是許多人每日工作中逃不掉要使用的 Excel 為最主流的試算軟體。比較贊的功能應當是允許使用口語化的方式制定試算公式,不用使用者再去背一些規則了。原則和目的還是一樣,要使用者可以省去使用工具來幫助完成工作的時間。

個人喜歡 Mac 相關的產品服務,也是因為在這個平台可以經常性的感受到,賺我荷包辛苦錢的蘋果電腦這間公司,提供的產品相關服務,其核心的精神、原則、目的,經常性的為了讓使用的人,省卻使用電腦當成工具,幫助工作或是其他事情完成,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與精神。

因為使用者不需要花費部份時間與精神氣力去注意「想要用電腦做的事情」以外的相關作業系統、硬體、軟體、檔案格式...等議題,所以可以把注意力用在原本想要做的事情上,可以比較理所當然的將電腦當成奴才,而不是不知不覺的變成電腦的專屬僕人,悉心的照料呵護。或許,這也是因為 Mac 市場佔有率還很少,所以使用者還感覺不出太多服務未盡如人意之處?我想是有可能的。用得人越多,各種奇奇怪怪的需求和抱怨也會增多吧。

又寫了一堆廢話了... @@

Leopard 準備要上市了。
應該會有一堆人去搶頭香,把作業系統換成新的,然後開始鬼叫鬼叫說哪裡出問題,哪裡有狀況等等。恩~真的,我不是這種喜歡搶先嚐鮮的個性。漏夜排隊去買 iPhone 或是哈利波特第七集這種事情,還真的一點興趣都沒有。

總覺得,不管是 PC 還是 Mac。使用者喜歡或是不喜歡。真的,哪一個平台的相關廠商,不是為了賺錢在努力?個人很佩服 Steve Jobs 先生超會做生意的功力。光是用心看他每一次進行 keynote presentation 的功力就可以心裡有個底,這位伯伯真的很厲害啊!整個大團隊在各方面對外呈現的樣貌,也能從細節當中感受出這是很會做生意的一間公司。很會搞籠絡人心的軟體開發,然後搭配細節用心、貼近使用者的硬體。或許同樣喜愛 Mac 的朋友,能夠認同,蘋果很高竿的,是在照顧使用者實際使用、接觸他們家產品的時候的各種感受。當然,如果很不幸的,對於蘋果電腦這間公司的印象,只有台灣這個環境的話.... 啊~蘋果台灣的成績一直一直都很... 真的是只有點點點。

廢話完畢了。呼~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