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達人 wrote:
其實如果軟體作者沒有明確的表達軟體的中文名稱,而加入中文的翻譯都是因個人喜好的。
例如Shiira瀏覽器 台灣朋友會稱呼他為"鬼頭刀"或是叫"鬼頭魚"那"Shiira"是個軟體名稱,並無中文翻譯,難道"鬼頭刀"或是叫"鬼頭魚"就是該軟體的中文意思?但那是一個中文稱呼方便國人認識而已。^^"
怎麼覺得扯的好遠哩...
如果,隨口翻那是個人使用的習慣好惡的問題!那自當沒差~
銀牙烈虎 兄已經舉例了!蘋果官方並不同意 Finder 硬翻或是翻成其他字眼,它是專有名詞!但現在你既然自稱達人!又是在公眾平台指導、指點、指引其他不是很瞭解的新朋友,那勢必要正經些!正名是很重要的!跟一般俗稱是在不可混為一談!現在有太多的人都習慣"積非成是" "恣意而為"了!難怪,很多事情都那麼亂!
引經據典,確實考證是很重要的一件工作,您當可參考一下!
這件事情的重點在於 " Finder " 根本就不需要!也沒必要!也不允許翻成其他解釋!
它是個專有名詞!您大可盡量解釋它,但不可用其他同意字取代!真要硬翻!?豈不跟大陸上為了奧運而硬翻的 " 干炒牛河 " 跟 " 麻婆豆腐 " 相關例子一樣好笑勒~
stoby wrote:
若真的要翻 find...(恕刪)
其實,真的要我翻譯,我會覺得「翻得」這個名稱會很不錯。
首先,「翻得」的中文發音跟 Finder 的英文發音類似,有諧音之趣。
論功能來說,Finder 的用途不就在於讓使用者翻閱電腦裡面的資料或資源,來找尋想要的檔案或者程式等等。
「翻閱檔案,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不正好符合可以用「翻得」字面上的意思來形容。
話雖如此,但是「翻得」畢竟在文字上美感不足,也略顯粗糙了些。畢竟,只是個隨性之想罷了。
官方之所以不翻譯,我想有很多考量因素。其中一個,我覺得應該與溝通有關係。如果想要讓所有的蘋果使用者在互相交流,或者在討論使用上問題的時候,萬一沒有共通的語言,那會造成溝通上的困擾。所以,讓這些專有名詞統一,會讓使用者在閱讀技術文件,或者尋求解得的時候,比較容易溝通也可以更清楚知道所指為何。不然,各國有各國的名稱,溝通的時候就很容易因為這些翻譯名詞而出現錯誤。
另外一個考量因素,我想應該跟 indexing 有關係。比如說,現在你要搜尋 Finder 上得問題,在 Google 上輸入 Finder 可以很輕鬆容易找針對 Finder 的一些的討論,而這些討論當中包含了各國語言。對使用者來說,這可以很輕鬆容易找到文件以外,更能進一步找到一些讓使用者閱讀上輕鬆的語言。而這也加快了搜尋的速度,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把一些關鍵字統一是有其必要性的。
錢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 問題是... 偏偏沒有錢啦~
阿鑫 wrote:
銀牙烈虎 兄已經舉例了!蘋果官方並不同意 Finder 硬翻或是翻成其他字眼,它是專有名詞!但現在你既然自稱達人!又是在公眾平台指導、指點、指引其他不是很瞭解的新朋友,那勢必要正經些!正名是很重要的!跟一般俗稱是在不可混為一談!現在有太多的人都習慣"積非成是" "恣意而為"了!難怪,很多事情都那麼亂!
引經據典,確實考證是很重要的一件工作,您當可參考一下!
這件事情的重點在於 " Finder " 根本就不需要!也沒必要!也不允許翻成其他解釋!
它是個專有名詞!您大可盡量解釋它,但不可用其他同意字取代!真要硬翻!?豈不跟大陸上為了奧運而硬翻的 " 干炒牛河 " 跟 " 麻婆豆腐 " 相關例子一樣好笑勒~...(恕刪)
硬翻,其實就是沒經過太多思考與理解,翻字典或光憑表面字義拼貼的結果。但我贊成有好的官方翻譯版本,以減少恣意而為、看圖說故事的亂象。台灣蘋果內部的決策過程我們不得而知,也不便揣測。不過除了專業考量之外,我想.......也很有可能是「懶得翻」、「沒有在地化的翻譯預算」。
正名真的很重要,所以台灣蘋果對漢化名詞的選擇應該謹慎為之。Finder這個名詞,從阿西摩的思考途徑來走,正確、足以傳達本意、兼具美感,經過官方認可,是可以有個不是硬翻、亂翻的「好翻譯」的。常作軟體漢化,或翻譯原文書的譯者、編輯,應該能夠理解我的想法。
溝通部份我倒認為不需太擔心搜尋引擎辦不到雙語的資料整理。不過在google上光是輸入Finder可能還不夠,因為Finder這個字有不少其他領域(像是攝影)也用。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