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推薦】影像剪輯設備

你可以去iCenter問問 亞洲剪接達人啊
找個時間去看看 人家用eMac也可以剪
我個人認為啦 硬體的需求到後期比較重視會比較好
怎麼比喻呢.....就像超頻加上水冷很多很棒的東西然後只用MSN上網是一樣的道理
這樣應該比較好懂吧


某些夥伴的意思,吉米來個總結

【船堅砲利】,不等於所向無敵,不等於做出來的就是好作品

然而

夥伴要思考的是

這個東西是拿來業餘玩玩

還是公司要開發新業務用來賺錢

這兩者的投資跟想法、眼光就差很多

吉米在水果店也有看過中部公子哥一進門就是最頂PM+Dual ACD30上身

做甚麼?

也沒幹甚麼,爽而已

每個軟體都有她的優點與罩門

專業級的使用者,會在各軟體之間遊走取其優點,管她誰好誰壞,達到目的就好

玩家級的使用者,會在各大軟體之間挑選一個使用

而業餘玩玩的使用者,就不要看得這麼嚴肅,簡單、好用、能把東西剪出來,就是好東西

最後

到底甚麼是【剪】的好的影片?

只有當事者看起來有當初的感動與回憶,那就是好影片

若是商業影片或廣告

請注意

能真正幫忙把商品【賣出去的】、【能把電影票賣出去】才是好影片

有好創意、好畫面,那都是假的

能賣掉東西,才是真的...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之前回覆學弟妹的,您參考一下。

=================================

接著來談有關於影像處理的部份,

因為要談這個,昨天跟幾個在業界的朋友聊了聊,
(btw,最近有一支少康中興的promo就是他的作品)

我們大部份是傾向Adobe全系列,
所以也比較熟這一塊,

素材用Photoshop、Illustrator來做,
而影片拉到Premiere中切成一段一段,
最後到After Effects中整合處理。

Premiere:其實也只能算是入門中較進階的軟體,
不過,軟體也不過就是工具,用的順手最重要

After Effect:光是內建的濾鏡,透過創意的組合就容易令人有驚艷的效果,
更何況有一海票的third party廠商開發一狗票的外掛,
在影片的製作上更是得心應手。

而其他像是Ulead的Media Studio Pro、會聲會影,
在許多論壇上常被攻訐為入門中的入門,
不過我認為,軟體只不過是工具,sense好、素材好,剪出來的東西就有質感。

提到這裡,
其實還有一些業界常用的軟體,

Avid:大概是非線中功能最強悍的一套了,
遺憾的是,Avid綁硬體,而且價格很貴,
是有xpress pro的版本for pc,只是....跟workstation的功能比起來,差的多了。

Final Cut Pro:run在mac上的剪輯軟體,穩定,介面還蠻直覺,功能也不錯。

其實還有很多軟體,像是Liquid Edition Pro、sony的vegas video,
甚至做擷取卡的廠商也有自己的套裝剪輯軟體,pinnacle、canopus等等都有。

而處理後的影片,直接進digital betacam或轉存在DVD、VCD,
也有一些軟體可以專門針對這需求。
因為您是來蘋果版上來探討怎樣的配備適合您或是您的公司

因此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攻到頂PM G5 Dual....

蘋果每個系列都有它建議的使用方向,當然不是說iMac不能執行

只是PM G5 Dual更理想

尤其是如果這是以一個公司的角度的話

很多事情其實我相信Mac絕對都可以做的到,只是軟體找不找的到或是被長久以來的習慣所以制衡罷了

如果您是習慣使用Mac的人,推薦Mac當然是很OK的啦

再來還要看你的輸入輸出設備是什麼

我們公司進出都是用Sony DigitalBetaCam或是BetaCam

擷取影片自然都是要不壓縮的720x486高品質

硬碟一定要夠大 且夠高速 才能realtime跑不壓縮影片(最理想至少也該是SATA SATA2 或是SCSI規格的硬碟)

就算是擷取DV的影片,幾10分鐘或許還好,但是一旦好幾小時的量累積起來,也是很可觀的

如果貴公司凡是是要求高效率的

好的配備可以有更好的效率,做更多的事情,工作心情更好喔

PhoeniX Zhang VR Studio Post-Production\VFX Editor
作品好不好通常都是紙上玩出來的,跟用 G3 233Ghz 或 G5 2.7Ghz 或甚至 P3 500Mhz 無關。
買快一點的,只會讓您更節省時間,把其餘時間,拿紙筆來想好作品。

而我不清楚版上一些發言的大大是否有用 HD1200 或 XLH1 之類(甚至用 FX1 就好)用 HDV 轉進 FCP + Shake 或 AVID 剪接?
如果你們有這樣做過,且是用 iMac 等級的話,我只能佩服您的五體投地。其實不用 HDV... 光用 AVID 用 iMac 就很困難了... 除非你閹割了使用 AVID 最好的原因...

如果真的要省,去買二手的 PM Dual G4 吧!
工作用的不要用 iMac,連 Upgrade 一張顯示卡都不行,更不用講 AJA IO 這類甚至需要 Fibre Channel 的東西... iMac 有嗎?

用 iMac + FCP 剪接,真的,只是業餘的人在玩的,或只是玩給別人看時這樣搞。
當然,就要看你的工作性質是否算是業餘。能夠使用和適合工作是不太一樣的。
真是感謝各位先進的建議,我自己心中已經有底了,
如同各位先進所說的,
小弟也是認為影片的內涵才是重點,
一部好的剪輯,是要讓人看了有所感動,
所使用的機器也只不過是個工具,
靈魂才是重點!

若是使用超過自己能耐的機器!也只是殺雞用牛刀的炫耀心態!
也不符合mac的精神!

各位先進的指正,小弟僅記在心。
先用爛機器慢慢練習,好好的增加自己的實力,
再增進一步到使用高級的設備,
我想才是腳踏實地的做法!

問個相關的問題,
要怎麼增加自己剪輯的實力?
各位先進都是怎麼走過來的?

感謝各位先進,期待有一天能跟各位先進學習!
也是不錯。

我記得 PM G4 800Mhz(QuickSilver) 有升級套件,可以改裝成 PM G4 2Ghz
http://www.barefeats.com/kwik.html
速度也幾乎跟 PM G5 差不了多少。而且一顆 2Ghz CPU 只有賣 319 美金。妳可以先用 PM G4 玩出心得後再升級。(不過我不確定你們公司是否能夠購買二手貨)
反正,買剪輯機器,主要兩大項﹕RAM 要夠,以及要能升級(如雙螢幕、Fibre Channel)其他就還可以。

至於剪接,始於我國中升高中時期我父母親就幫我買一個 DV,就開始到處拍攝,用 P3 450Mhz 的 PC 剪輯(所以我的 PC 比任何 Mac 都還早有 Firewire)。因為那時實在很有興趣,所以一兩年後開始租器材,找人拍攝(頭文字D早就拍過兩種了 Orz),開始練習用 PM G4 + FCP 2.0 練剪輯技巧。我都是自己玩出來的,那時甚至還入手電子琴玩音效... 大概玩到去年讀大一左右吧。Co-op 回台灣,幫公司處理兩片影片,不過因為那家公司不是做影片的,所以我跟朋友借了一台 Mac Mini... 用起來綁手綁腳了,只好跑去借一台舊的 PM G4 然後從加拿大調以前用過的一些器具回台灣。後來第二家公司回加拿大我就用 PM G5 剪輯了一片還算蠻長的影片。總共算起來只玩六年多。

不過,自己練有個缺點,有時做起事來,跟同事不太一樣。這發生在我那個在加拿大的工作。(第一個工作拍攝、剪輯都是自己搞,只有演員不是)所以還是建議... 要是有人教... 會比自己玩還來的 "正確" 吧...
一點小小初學者的經驗。

我也很想聽聽其他前輩的...
關於增進剪接實力問題...

在下的第二份工作也就是現在的動畫公司,算算也做5年了
當時剛進去才知道台灣有這種行業存在
我以為剪接這種東西只有電視台有

當時我也只會Photoshop,Illustrator....等一些平面以及繪圖方面的軟體

我學會剪接分成幾個部份(先說明在下是小有心得,絕不敢稱自己是高手...)

10% 在公司和老闆學,當年公司最得意的設備是descreet flint 5.0 SGI工作站
20% 去補習班學,不過當時是學AfterEffects,但是還是多少有關聯
40% 自己加強,先從比較容易下手的Premiere開始學起,因為市面上書籍容易取得
30% 來自於公司的案子,和客戶和導演的互動,提高了剪接的速度以及學習他們對於影片上的要求與觀念
(您的話,應該就是用FCP才是,在下上班的動畫公司青一色都是PC,所以無法分享使用Mac的經驗)

其實工具不算是難學,主要在於剪接出來影片呈現出來的感覺與節奏是不是你或是客戶要的

多看看電視的廣告影片,廣告種類五花八門,可以學到很多不同的剪接方式

MTV也不錯,可以了解影片如何和音樂搭配演出

無論是看電影或是電視劇,你若是一個剪接師或是動畫師,不再只是光享受劇情或是特效

而是同時研究,這是如何製作的??

如果完完全全是自己學自己做沒有案子可以實戰時

至少要擬定一個主題一個方向以及收集或製作影片來源,可能會比較好掌握吧~~
PhoeniX Zhang VR Studio Post-Production\VFX Editor
嗯嗯,小弟個人也是認為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
直接練習,而且最好是有壓力的那一種,會逼著自己學會!

說真的,開始剪片子之後,看電視或是電影,
真的已經會開始去思考這樣的畫面是怎麼剪出來的!
再請教一個問題~
DigitalBetaCam 是什麼樣功能的設備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