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挺有趣的喔,才幾個人回覆分享,就已經有好幾種不同的方式了,跟我原本預期的不太一樣,我以為大家都使用 2.5' USB 2.0 外接硬碟來備份,看來有些人使用一些其他方式喔! 樓上的朋友我有點看不懂的是,兩個硬碟弄成raid,這要怎樣搞啊? 分享一下吧!!
存儲方式:外接硬碟 3.5"連接方式:FirwWire 800(eSATA)硬碟容量:500GB多久備份:每天就打開放著,也沒管它,這樣應該算1小時一次吧~使用的Mac款式:MBP 2.2G (late 2007)使用心得:第一次使用firewire 800就覺得速度真的很快,不過外接盒真的是貴到爆!!但是能救回來資料是無價的~ 還好原本筆電只有120G,外接硬碟也幫了不少忙。
jameshsi wrote:哇,挺有趣的喔,才幾...(恕刪) 首先開啓位於 Utilities 下的 Disk Utility...關於 Raid 可以參考 Apple 官方資料。無廣告嫌疑,但是它寫得簡單明瞭。Wiki 的解釋。
yellowdiamond wrote:首先開啓位於 Uti...(恕刪) 呵呵,大大您辛苦了,我知道什麼是raid啦,我只是在想你是怎樣的外接盒,是一個核子接兩個硬碟的還是你使用了兩個外接盒然後再接成 RAID, 並且,弄成 RAID Mirror 的目的是?
jameshsi wrote:呵呵,大大您辛苦...(恕刪) 不會啦~搜尋一下很快。(也可以給其他人參考)作成鏡像映射,當然圖它的備份機制囉~一份 Mac 的備份檔被分成兩份放置,降低風險、以防萬一。近日才發生無法進入 Mac 的窘況,也懶得找問題,直接回復,幸虧有 Time Machine。因為不想讓閒置硬碟擺在角落生灰...,所以將之前的外接盒(x2)連同硬碟一起組 Raid,也算是資源回收再利用...,不然以現在動輒 TB 的硬碟,實在沒理由再拿個百G硬碟獻醜。
小弟我用的是存儲方式:Lacie d2 Quadra Hard Disk連接方式:Firewire 800硬碟容量:1TB多久備份:想到就接上去讓他自動備份使用的Mac 款式:unibody mbp 15"使用心得:我是在兩個禮拜前入手這款外接硬碟 主要是看上他的Firewire800看板上大大說第一次time machine備份要許多時間但Firewire 800真的很快! (不好意思我沒注意到底花多久時間)不過有嘗試移動1X GB 的檔案(從原本3.5 USB外接硬碟 先移到電腦 然後再用firewire800轉移)也是超級順!
存儲方式:ibookG4裝Leopard外接3.5硬碟再連結802.11N基地台連接方式:無線網路,802.11N硬碟容量:1T多久備份:1小時/Time Machine使用的Mac 款式:MacbookPro unibody使用心得:已經沒在用的ibook G4當做檔案伺服器,接上無線基地台,當無線的time machine伺服器,備份起來速度比較快,而且可以順暢的透過無線網路播放硬碟上的影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