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討論]Win 7的推出對Mac OS X的影響...

Cudacke Dees wrote:
Canon 賣的是硬...(恕刪)


火氣別這麼大。
一上來就和六七個人對嗆,
除非你是在微軟工作,不然嗆贏了對你也沒什麼好處。

Windows 有很多東西原本設計的用意是好的,
但是經過眾人之手,包括開發者、發行者、第三開發者(包括微軟自己其他部門在內)以及使用者手上,
把事情搞到很複雜。

Registry 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Registry 除了閣下聲稱的『破解程式』以外,還有很多功能。
Registry 原本設計用意是一個『系統參數資料庫』,
原本 Registry 被設計出來部份的理由就是為了支援 COM+ 的架構,
讓程式可以用一個獨一無二的函式庫代號,檢索到需要引用的外部動態函式庫。
這樣的架構對系統等級程式開發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功能。
因為共用的函式庫不管檔案放在哪裡都可以找到,不需要個別設定,也不需要用浪費編譯時間的靜態鏈結。
如果共用函式有需要變更,也只要更新一個檔案即可。
對程式設計師來說,這是非常接近軟體工程理想的一種做法。
但是到了發行者、以及第三開發者手上,Registry 的功能被誤用,就搞得很複雜。

首先,有太多不該放在 Registry 裡面的東西被放了進去。
例如 IE 的首頁設定,Plug & Play 服務設定,Proxy,QoS priority,DDNS,硬碟代號,MIME 對應等等。
這些東西有些應該是屬於特定應用程式的『偏好設定』,而有些則是和系統安全性有關,
全部都放在同一個參數資料庫裡面,這就是明顯的安全漏洞。
而且單一資料項目的損毀,就有可能會造成 Registry database 損壞,讓系統異常。

再來,使用 DLL 架構來開發程式,對軟體發行的管控、以及權限控制就需要特別注意。
但是有很多第三開發者,對 DLL 缺乏良好的管控,
發行的時候版本號碼都沒控制好,檔案位置也缺乏一致性。
再加上使用者需要自行手動安裝的場合,整個系統管理就變得很混亂。

嚴格說起來,Windows Registry 被人詬病,並不完全是 Registry 本身和微軟的問題。
但是這個 Registry 系統在設計上有許多地方缺乏更嚴謹的考慮,這是不爭的事實。
簡單的說,這樣一個資料庫原本就是該設計成『只讀不寫』,
只有在少數場合,例如軟體更新,才能由系統本身的權限以 Transaction 方式進行變更。
無關系統整體運作的,就應該分開處理。

像 Registry 這種東西,基本上所有作業系統都有類似概念的實作,
不管是用檔案、Key-hashed repository、還是 LDAP,做的事情都差不多。
在這一點上,Apple 並沒有做得比微軟高明多少,
只是大部分 Apple 的軟體開發者都遵守約定俗成的『Apple 習慣』,
對使用者的感覺就是一致性比較高。

Vista 多國語言支援是另一個例子。
Vista 只有在不零售的企業版和旗艦版有包含多國語言包,
其他使用者都必須透過網路來自行下載多國語言包安裝。
基本上像這種做法,不是設計系統的人的問題,而是發行的人的問題。
我無法理解閣下所謂『很多人用所以有很多版本』這個邏輯;
如果說,有 90% 的市場,所以做了九個版本,
那如果能夠只用一個版本,就可以在這 90% 的市場通用,降低管理與支援的成本,
有什麼不好?會有什麼副作用?
如果說企業用戶、學校用戶、個人用戶、隨機系統,
各自有不同的『授權方法』與『驗證方法』而必須分版本,這我可以理解。
但是請問一個可以讓使用者後續自行下載安裝的語言包,這和授權驗證有什麼關連?
難道在個人版本 Windows Vista 安裝光碟中加入其他語言包就會破壞當地微軟的銷售與授權管道嗎?
或許微軟 Windows 發行單位也和閣下採用的是相同的邏輯思考模式,
但對於我這個習慣用工程師方式思考的腦袋來說,這是完全無法理解的行動。

我從 68K 時代開始玩 Mac,Windows 系統我也是從 3.0 開始用。
這幾年作業系統的演進我全都看在眼裡,
兩套系統都同樣的有許多改進,也有許多陳年老問題死都不改。
無論如何,沒有哪一套系統是完美沒有缺點的。
這種比對方法、這種爭論,真的是無聊至極。
ulyssesric wrote:
Vista 多國語言支援是另一個例子。
Vista 只有在不零售的企業版和旗艦版有包含多國語言包,
其他使用者都必須透過網路來自行下載多國語言包安裝。


這樣一解釋就清楚了,蘋果雪豹不再內建印表機驅動程式,改以Install On Demand的方式線上安裝,節省3GB左右硬碟空間的作法是抄襲微軟而來的啊。
對我沒影響阿...

我今年買得mac mini,剛剛也才從leopard升級至snow leopard...

感覺差別很大,外觀雖然差不多,但是裡面整個結構改寫,速度快上許多。

感覺差別很大...

像以前panther升級到tiger一樣,效能更好。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gate2 wrote:
蘋果雪豹不再內建印表機驅動程式,改以Install On Demand的方式線上安裝,節省3GB左右硬碟空間的作法是抄襲微軟而來的啊。

Debian Linux 從十年前吧,就讓你可以只下載二片軟碟片容量的安裝程式和Linux核心,進入安裝程序後再透過網路一面下載一面安裝整個系統。

根本沒有創新能力的微軟,有什麼值得抄襲的?

Universal 的多國語言支援,和印表機的組態設定和驅動程式,兩者是不同層級的事物。

拿一片非中文版的Windows安裝光碟給一個不懂英文的人,他要如何安裝?
拿一片中文版的Windows安裝光碟給一個老外,他要如何安裝?

話說回來,我認為Apple的多國語文支援也還是有許多問題,這牽涉到從舊系統遺留下來的包袱,比如說,你不能用英文的冒號當檔名,還有日文的組合字限定一種編碼方式,檔名的排序更是亂七八糟,這麼多愚不可及的問題,我們這些習用Linux的人看了真是哭笑不得。
蘋果不只抄襲,抱微軟的大腿可緊的勒,Leopard開始正式支援微軟系統的boot camp,網站上宣傳的可大了。 雪豹支援MS Exchange也是敲鑼打鼓怕人家不知到。這大概就是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很誠實的最佳寫照吧。

PRINCEOFPEACE wrote:
要討論Mac OS使用上的優點其實並不需要靠貶低其他作業系統

我就是基於微軟是一個邪惡帝國而厭惡使用Windows,這牽涉到理念問題。
Windows有什麼獨到之處讓它佔有幾乎九成的PC市場?
是不是主要靠那套辦公室軟體?
那套軟體如何崛起?
Lotus, Wordperfect, Ashton-Tate,這些DOS時代各據一方的霸主,如何被欺矇誤導投入全力去發展OS/2版本的軟體,然後被Windows版的Office集體槍決丟入掩埋坑裡,這段歷史很多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吧?

在這這前,Steve Jobs如何引狼入室,請微軟幫Mac寫Office應用軟體,讓微軟順勢取得GUI作業系統的底層秘密,再用這套送上們的秘笈,用三分力發展Mac Office,用七分力去偷偷發展Windows和Windows版的Office,把如日中天的Apple打入地獄。這段歷史很多年輕人也都不知道吧?
gate2 wrote:
蘋果不只抄襲,抱微軟的大腿可緊的勒,Leopard開始正式支援微軟系統的boot camp,網站上宣傳的可大了。 雪豹支援MS Exchange也是敲鑼打鼓怕人家不知到。

抱大腿的不是蘋果。
蘋果只是告訴像你這種喜歡抱微軟大腿的人,即使改用Mac,你們一樣可以緊緊抱住微軟的大腿不放!
ulyssesric wrote:
火氣別這麼大。
一上來就和六七個人對嗆,
除非你是在微軟工作,不然嗆贏了對你也沒什麼好處。


所以你長篇大論嗆了半天,
是想說你在蘋果工作喔?
加一句別火氣大,
是想說你很冷靜??

ulyssesric wrote:
Windows 有很多東西原本設計的用意是好的,
但是經過眾人之手,包括開發者、發行者、第三開發者(包括微軟自己其他部門在內)以及使用者手上,
把事情搞到很複雜。

Registry 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Registry 除了閣下聲稱的『破解程式』以外,還有很多功能。


是有很多功能啊,
問題是前面的人在那扯得搞到爛掉,
到底是用了什麼功能?
安裝/解除安裝而已, 使用者根本不用動到 Registry,
會搞爛, 還能用什麼功能喔!

ulyssesric wrote:
首先,有太多不該放在 Registry 裡面的東西被放了進去。
例如 IE 的首頁設定,Plug & Play 服務設定,Proxy,QoS priority,DDNS,硬碟代號,MIME 對應等等。
這些東西有些應該是屬於特定應用程式的『偏好設定』,而有些則是和系統安全性有關,
全部都放在同一個參數資料庫裡面,這就是明顯的安全漏洞。
而且單一資料項目的損毀,就有可能會造成 Registry database 損壞,讓系統異常。


所以什麼樣的成是會亂搞到 Registry,
還需要講太明白嗎?
那種成是你自己使用者選擇點下去了,
還想怎麼樣........
不給用要說 UAC 太機歪,
給你用你要說他是漏洞,
簡單講, 不會用就不要用,
難道黑金塔亂搞系統爛掉要怪 Apple?

Windows Vista/7 為了防盜版, 下了多大工夫,
7 還不是正版都還沒發行, 軟破解就已經滿天飛 1.5 版都有了,
你在那扯 Registry 漏洞太多,
呵~ Windows 7 有 90% 以上,
包括再用 Mac 的人, 都在想破解,
不是自己想亂來, 根本連 Registry 都不需要去動到.

ulyssesric wrote:
再來,使用 DLL 架構來開發程式,對軟體發行的管控、以及權限控制就需要特別注意。
但是有很多第三開發者,對 DLL 缺乏良好的管控,
發行的時候版本號碼都沒控制好,檔案位置也缺乏一致性。
再加上使用者需要自行手動安裝的場合,整個系統管理就變得很混亂。


第三者搞出的問題, 你怪 Windows!
又來了, Mac 就是 10% 市場小,
所以連第三方開法者也少,
根本沒人去亂搞而已.

ulyssesric wrote:
嚴格說起來,Windows Registry 被人詬病,並不完全是 Registry 本身和微軟的問題。
但是這個 Registry 系統在設計上有許多地方缺乏更嚴謹的考慮,這是不爭的事實。
簡單的說,這樣一個資料庫原本就是該設計成『只讀不寫』,
只有在少數場合,例如軟體更新,才能由系統本身的權限以 Transaction 方式進行變更。
無關系統整體運作的,就應該分開處理。


講的簡單,
你沒玩過 windows 的 Theme 喔!
看就知道,
非官方的 Theme 就需要去動到那些根本一般就被限制不能動的檔案,
例如其中一個 windows 最重要的檔案 explorer.exe,
照樣要玩就直接用管理員權限去給他改.

事實上 Windows 就是有這麼多的人口要去破他改他,
你在事實上應該讓人可以通用的部分做狗屁限制,
防不了真的要動的人, 反而是礙真的需要動作的人而已.

ulyssesric wrote:
像 Registry 這種東西,基本上所有作業系統都有類似概念的實作,
不管是用檔案、Key-hashed repository、還是 LDAP,做的事情都差不多。
在這一點上,Apple 並沒有做得比微軟高明多少,
只是大部分 Apple 的軟體開發者都遵守約定俗成的『Apple 習慣』,
對使用者的感覺就是一致性比較高。


簡單講就是根本沒人想去搞他而已啦!
根本市場上就約定俗成了,
有軟體, 線上 PC 版本, 9 倍以上的使用群,
有75%的人玩盜版, 剩下的都還比全部的 Mac 人口多呢!
這也是為什麼 mac 搞什麼 iphoto 這些內建功能,
也沒人去告他反托斯拉, 也不會有政府限制, 因為根本 10% 就反托斯拉不起來,
Windows 線在在歐洲, Media player 都不能不抽出來多發行一個版本.


ulyssesric wrote:
Vista 多國語言支援是另一個例子。
Vista 只有在不零售的企業版和旗艦版有包含多國語言包,
其他使用者都必須透過網路來自行下載多國語言包安裝。
基本上像這種做法,不是設計系統的人的問題,而是發行的人的問題。
我無法理解閣下所謂『很多人用所以有很多版本』這個邏輯;
如果說,有 90% 的市場,所以做了九個版本,


不同需要不同版本啊!
商業都是如此的,
Canon 有專業鏡頭, 有業餘等級鏡頭, 有隨身鏡頭,
你去冰淇淋店也有不同 size 的大小,
Apple 不也有賣不同規格的電腦?
Apple 電腦就只賣那 10%, 為什麼不乾脆統一規格?
所有人的 cpu ram 都一樣就好?
不同等級賺不同錢啊!
Windows 也是一樣,
人家軟體公司做全世界電腦人口 90% 以上人的市場,
多些版本有什麼不可?
事實上就算 PC 硬體 + 最貴版本的 windows 都不見得比一台貴 Mac + OSX 來的貴,
只不過人家賣的市場大, 需求不同,
讓有需要的人買需要的就好,
者有什麼不對? 怎麼 Apple 賣硬體分級就理所當然,
微軟賣軟體分級就該死, 你是台灣待太久不懂尊重智慧財產權,
不知道軟體也有價喔?

BTW, 你不知道 Snow Leopard 也有分升級版, 家庭號, 軟體套組, server版本嗎?
10% 的小人口群就這樣分了,
怎麼 Windows 足足多了 9 倍有餘,
居然多幾個版本也要被講啊~

ulyssesric wrote:
那如果能夠只用一個版本,就可以在這 90% 的市場通用,降低管理與支援的成本,
有什麼不好?會有什麼副作用?


Mac 也可以指出一種硬體, 反正他只有 10% 的市場,
這樣降低管理與支援的成本, 有什麼不好?
拜託.. 講點和邏輯有意義的意見啦!
不要提這種一看就外行的鬼話!

ulyssesric wrote:
但是請問一個可以讓使用者後續自行下載安裝的語言包,這和授權驗證有什麼關連?
難道在個人版本 Windows Vista 安裝光碟中加入其他語言包就會破壞當地微軟的銷售與授權管道嗎?
或許微軟 Windows 發行單位也和閣下採用的是相同的邏輯思考模式,
但對於我這個習慣用工程師方式思考的腦袋來說,這是完全無法理解的行動。


簡單一個台灣好了, 有多少人精通兩種以上不同語言??
不多啦! 有兩種精通就很猛了,
那幹嘛一定得要把所有語言都塞進光碟裡賣?
有需要的人上網下載個 100MB 左右就可以有需要的語言了,
更何況微軟本身就有發行各國語言的單獨版本,
幹嘛要浪費資源, 塞幾十種不同語言??

工程師腦袋?
拜託, 你不要侮辱工程師, 工程師並不是都跟你一樣死腦筋.
不要老用那 10% 的腦筋去幻想 90% 的情況.

ulyssesric wrote:
我從 68K 時代開始玩 Mac,Windows 系統我也是從 3.0 開始用。
這幾年作業系統的演進我全都看在眼裡,
兩套系統都同樣的有許多改進,也有許多陳年老問題死都不改。
無論如何,沒有哪一套系統是完美沒有缺點的。
這種比對方法、這種爭論,真的是無聊至極。


你明知無聊至極,
你還是無法不長篇大論一篇邏輯不通的東西出來,
怎麼? 強迫症又發作了?
別跟偶說這是工程師的職業病喔!
你下次冷靜一點, 先想清楚這是無聊至極,
就不用一發病就不能不長篇大論了!
sympholin wrote:
抱大腿的不是蘋果。
蘋果只是告訴像你這種喜歡抱微軟大腿的人,即使改用Mac,你們一樣可以緊緊抱住微軟的大腿不放!


就已經喜歡爆微軟大腿,
幹嘛還改用 Mac?
你邏輯有問題喔!

這功能本來就是給嘴巴說不要,
但是身體很誠實的 mac 用家一個爆微軟大腿的機會.
gate2 wrote:
這樣一解釋就清楚了,...(恕刪)

如果不做的話會被說沒有進步,做了就會被說是抄襲,統統都你說了算。

順便告訴你,很多人覺得Windows 7抄襲KDE 4

http://www.phoronix.com/forums/showthread.php?t=13515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