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硬碟不良率5%
給同樣的pc跟Mac使用
不良率也是5%
系統錯誤造成的硬碟讀取不能
相同數量的使用者硬碟讀取不能還加上系統問題
pc上問題遠多於Mac
以人數來講 使用pc的人數量多 當然一堆人講出我硬碟不能用了 多過於Mac使用者
然後 就是一個版面 天天有問題的人 前後不斷發言 今天這個壞了發問 問題解決?發問下沈
明天換別人壞又發問
結果 本來只有5%的人需要煩惱硬體不良
經過win系統一搞 硬碟沒壞卻讀不到 又是一堆硬碟測試 搶救硬碟
這不算浪費資源嗎?
這只是一小部份 還有一堆零件硬體(音效卡 顯示卡 網路卡 記憶體 CPU 風扇)在系統不穩定之下 造成硬體無法正常使用
我的音效卡沒聲音了 我的顯示卡只剩下640x480 16色 螢幕沒畫面 我的網路卡不見了 軟體打不開了 軟體一開就當機 系統一開就出現不明的警告訊息 系統打不開.............................
pc版上天天出現
不良率相同 加上系統造成的問題
pc大於Mac
講到這 不拿Mac系統跟硬體去跟win比 去跟Linux比
那為何相同硬體裝了Linux之後 當機少 系統穩 裝置上去的軟硬體很少發生失效的問題
那微軟這系統 天天處在擔心受怕的情況 能用的安心嗎?
以上只是不良率加上系統缺失的比較
還沒加上病毒 木馬等等威脅
也因此 做事情的機器 不上網 上網的機器不做事情
兩台pc專用機一台玩樂上網用 一台專做事情 兩台互不相通 明明一台就可做的事情 這也不算浪費嗎?
使用win系統 一再一再快速的浪費地球資源 只為了修補這個系統的各項缺失
微軟稅 因為微軟系統造成的時間與金錢的浪費 不是只有你自己浪費的時間與金錢 而是整個世界資源的浪費
下載回來的就算了 再去下載 但是當你花心思做出來的東西 在一瞬間消失
(備份?靈感稍縱即逝 不是備份來得及保存的)
會投奔來蘋果的朋友也曾經深受過win其害 更了解被win層層剝削的痛苦 使用pc上身心飽受的壓力 而愛上蘋果這種沒有負擔的使用環境
病毒....................Mac OSX 現在沒有 希望以後也沒有
蘋果 電腦系統上最後一塊淨土 微小的希望
大約可以分成兩種:
1. 工程師:只要是程式,就一定會有bug。只要是電腦,就一定有virus。
老實說,小弟大學讀硬體,研究所讀軟體,所以理所當然的是這一類人。因為我們工程人做事講從根本做起。我們相信理論,所以我們會跟你說:「就算在Mac上,還是要注意病毒。」
2. 一般使用者:我沒有中過毒,也沒有見過人家中毒,所以我不需要擔心。
小弟已經不算是一般使用者,但還是讓小弟用一點工程(或數學)的觀念來解釋一下(工程師的壞毛病)。如果都沒有人有發生過,加上佔有率不高,敵的確不需要怎麼擔心,因為發生的機率實在微之又微。就像買肉粽都有可能被跳樓的壓死,不過這麼多賣肉粽的,真正倒楣的大概就他這麼一個。
一般使用者考慮的比較接近現實,的確不管是Mac OSX還是Unix-like在安全上的設計比Windows優秀許多,但這些優秀是有代價的。例如OSX根本不能用root進入,Unix也強烈建議不用root當成日常使用。所以在安裝軟體或修改系統資訊的時候,就必須輸入root的密碼。這些都讓病毒的製作提高難度(因為病毒發作要問妳密碼)。
相同的道理,如果大家Windows都用user登錄,很多病毒根本就不能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因為Windows在這改變使用者這方面作的實在是太跛腳了,所以大家都用adminstrator登錄(包括我)。還好,在下一版本的Windows (Vista)終於要把這個功能加入。不過我敢賭到時候Mac user又要說MS抄襲Apple,雖然這個功能最早是在Unix上出現...
如果問我(雖然沒有人問)OSX上有沒有病毒,我會說「有」。需不需要裝防毒,我會說「不需要」。至少現階段來說,OSX上裝防毒的問題比不裝還大,裝他做什麼。
但是不管是OSX or Windows,定期養成備份的習慣都是要有的。這在就算中毒了,當機了,寶貴的資料都不會損失。說什麼用apple就不需要擔心資料損失都是騙人的(希望大家停止散播不正確的資訊),就算不會中毒,難道他不會壞嗎?
買回家之後 硬體無異常 正常使用下軟硬體失效 這是系統部份有問題居多
備份 是將資料流失降低 但還是會流失資料 在上次備份到目前 這段時間發生問題 資料還是會損失
並非說備份在蘋果上不重要
但是在硬體無異常之下 系統損壞所造成的資料流失 這點哪種平台上多 有雙平台使用經驗的應該知道
這次備份完到下次備份之間 用蘋果就是少擔心那種硬體正常系統出問題 造成資料流失的狀況
蘋果也會發生 但是機率很低
上篇講的的確有點忽略資料備份的重要性 在此補充
重要的電腦資料 都必須定期備份 將傷害降到最低 這種習慣不管哪種平台傷都是必須的動作 這點十分贊成redsky所講的
1. Windows 與 linux, 甚至 Mac OSX 的未來版都是採用 PC 硬體架構, OSX, Linux 通常是硬體支援問題出現狀況, 久了, 通常都可以獲得解決. 然而在硬體與軟體方面 Windows 一直都是缺失的一方. 往往就算是精通了五行八卦, 到頭來跑的數據不是不如書上所說, 就是哪邊相衝出問題. 無論是硬體或軟體, 都容易死機. 套句美國雜誌裡的文章 "Gates vs google" 內文說明...
"因為 MS 抓住了控制點在 OS, 所以每當使用者買台 PC, 他們就可以控制使用者先看到的是什麼東西. 正因如此, 軟體並不需要比其他公司的好很多, 只要接近相同. Windows 沒有超過 Mac; Word 不能比 WordPerfect, Excel = Lotus. 甚至 IE 只是跟 Netscape 差不多. 只是 MS 把它都整合成內建, 然後使用商場賤招, 來攻擊其他公司支柱並非他們的技術."
"在 2003 年, 微軟發現 Google 並非是一家搜尋引擎公司, 因為網頁服務可以取代 Office, OS ..... 微軟因此重寫了 Windows 核心安全機制來彌補 (SP2) ..... 2003 年啟動 "失敗追回 (Underdog)" 計畫企圖寫出比 Google 更好的核心 .... 2004 年砸下了數億美元, 得到的效果跟 Google 一樣 (MS 大 Google 10倍)..... 當初微軟打擊 Netscape, 其實員工都是偷偷在用 Netscape 直到 IE 能夠穩定之後才丟棄 Netscape ..... 微軟無法使用 Underdog 追回 Google 原因在於 Google 程式設計師並不需要把程式分工交給另一個部門來抓臭蟲, 這樣子一來軟體有問題可以有效的修正"
以上種種原因, 此篇文章寫得非常詳細! 重點在於 MS 公司只為於打敗其他公司把其他公司相同的技術涵蓋於 Windows 內並且免費來打擊其他公司的市場. 說穿了, 有漏洞他不管, 有問題他不修. 除非到達已經無法彌補的地步才會去執行. 這也是為什麼 Windows 本身的架構太過鬆散, 因為怕技術外流, 每位工程師只負責 Windows 裡面的千億分之一的程式, 然後程式再交給整合的部門, 整合部門在找其他部門來抓臭蟲. 這與開放式的 Liunx 與 MacOS 是完全不相同的. 因為這種公司程序可能永遠無法解決系統或者軟體本身的問題. 也就說明了常常看到 "藍色死神" 但是真正當機立斷可以知道問題所在的又有幾位使用者? 更別說修復了!
所以結論很簡單, 無論 Windows 後門, 整體架構, 安全性, 使用順暢性, 都偏低,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為了安全, 快速, 簡單使用, 而去採用其他系統. 大家看看 Google 例子吧! 他們可是從 1995 年起來, 跑的都是 Linux, 而且大家彈指之間的 Search, 要耗掉 Google 二十五萬台 Server. 相對的, 2003 年底啟動的擊敗 Google 企劃, 動用了 2004 年最新的二十五萬台 Server, 採用了宣稱 "改得超嚴重的 Windows Server", 但是速度與效果也僅在於 Google 之間而已. (大家看到 Win 效能與安全性的差異了嗎?) 所以其實就算拿掉了掃毒軟體, 速度與安全性在 Win 上面依然是很嚴重的隱憂.
2. 之前有人針對我所說的 Mac OSX 可以使用指令問題, 之後大家也說明了不是嗎? OSX 承襲 Linux 系統, Root 是未必可以真正進入的! 因為本身 OS 架構以及記憶體分配是多工的, 因此就算是基本的 sudo, 不好意思, 他不等於 Root, 也無法真正做什麼有效率的破壞. 嚴格來說, 就算你要做任何事情, "要求輸入密碼" 是必然的! 這不等於 Windows 內的認證. 只要一旦你記住了密碼, 他永遠就不會再問你了. 我們發生過 XP 記住了整個 Domain 的密碼, 無論你怎砍殺他, 他就是可以通行無阻, 更何況他根本不在 Domain 與 Workgroup 之間 (網路安全性的漏洞相當大!), 最後重灌解決! 我們公司合作的網路公司與軟硬體公司宣稱很玄疑. 其實不然! 只是因為大家採用 Windows 軟體早就習慣了, 本機電腦不跑 Administrator 就會出問題, 所以自然的不小心也有可能把比單機更重要的密碼給寫進入了. 造成了網管相當大的漏洞! 為何一定要用 Admin 呢? 很簡單, 由於軟體在記憶體內的設計並不像 Mac 或者 Linux 如此的切割方式, 不但會造成記憶體重疊 (藍色螢幕), 也有可能造成硬體記憶體資源相衝 (當機或者開機不順), 更簡單的, 很多繪圖軟體以及工具都必須跑 Administrator 要不然會抓不到相關的資源以及 DLL. 就算是開了使用者 "比如說阿貓".. 阿貓帳號若不是管理者權限, 很多軟體一樣開不起來, 因為整體的管理權限就算是到了 XP 還是沒做好. 最近試過了 Vista.. 感覺還是很差! 他不會像 Mac, 就算是給了你管理員權限, 要更改其他人的資料夾還是不能被允許的! 更別說駭了! 本身 Windows 內可以直接看到別人資料夾就是個最大的安全錯誤!
3. 病毒安全機制! 這不用在重申了! Linux, Osx 雖有, 卻根本幾乎沒有病毒及臭蟲. 工具也未曾聽過有追蹤與操控的可能性. 這可以提出另一篇文章我之前所提的 "FBI 採用 Mac, 因為他們發現 OSX 是目前最安全的機制 ....." 可以參考原文, 連結請自行往前翻. 嚴格來說, Mac, 從我的 Apple II 年代至今, 老實說從沒遇過病毒! 或許有! 但是根本沒看到! 還有, PC 使用率 90%.. 那是分地區性的! 美國大學內是 50%, 就算是採用 90%, Apache 總知道吧? 為何超過 60% 市場佔有率? 很簡單吧? 因為 PC 90% 佔有率不代表都跑 Win. 所以說使用者多就會遭受攻擊比較多, 字義上好像是成立的邏輯, 其實只是安慰自己而已. 中小型企業跑 Linux 的不少, Stand alone (自行執行機器) 多半都是 Linux 在 PC 架構上. 我個人覺得雖然 90% 跑的是 PC, 但是真實跑 Win 比例在台灣是比較多沒錯, 問題這並不代表其他國家! 好比龐大人口的大陸, 您要知道他們官方與推廣的 OS 是哪些嗎? 對不起! 絕不是 Win. 大陸駭客那麼多, 那又未何還是沒生出 Linux 病毒呢? 很簡單, 因為門檻太高了! 因為 Linux 本身的記憶體資源以及網路保全機制, 是一開始就有的了. 所以安全機制出現漏洞, 與 Win 佔有率根本不能畫上等號. 重點在於公司對產品本身的態度與設計的大方向.
4. 瀏覽器病毒 - Apple 是要做出使於人性的電腦 OS, (請追述 "Steve Jobs 在史丹佛今年的新生演講, 如何設計出 Mac 採用多種字型"), 嚴格來說, Win 只是要抄襲別人但是壟斷市場的產品, 做得不倫不類, 隨便做做而已. 大家 IE 到了第幾版才穩定呢? Geko 引擎的 Firefox, Mozilla, Netscape 是否一開始在第一版的穩定度就高過 IE 呢? 為何能夠加裝那麼多套件? 為何速度可以更快? 很簡單, 因為 Geko 的設計是開放式, 抓臭蟲的名單多到爆, 這些開發軟體不是也依然的一個個找到問題所在去修復呢? 但是 IE 呢? 光是 CSS / Java 的規則就跟別人不同 (走非公訂網頁), 就連 PNG 可做透明背景都做不出來了.. 其實我用過 IE 最穩的是 6.01 SP1, 但是很不幸的! 常掛點, 資源吃最多的也是它! 常常看到 100% cpu 狂掃 IE, 但是 Firefox 就是比較不會有這類的問題. 大家有看過 IE 6 吃資源的比例嗎? 根本都不知道除了最新的硬體以外, 平常人是怎跑這種怪物的? 但是呢? Firefox + Linux, 好像無論跑在 OSX 也好, Ubuntu 也好, 效能在 P3 也一樣嚇嚇叫! 更誇張的是這種開放式的瀏覽器可加裝的玩具多到離譜. (像是 OSX 上的鬼頭魚)..
據說 Firefox 有嚴重的漏洞導致有入侵的可能! 沒錯! 軟體都是會有漏洞的 (若以工程師角度來看), 但是很好笑的是! 1. Java 不具有硬體控制功能, 他是一個模擬環境架設在真實的 OS 上. 2. Firefox 採用的引擎就類似 Java, 是外掛的! 他最大的漏洞可能可以偷窺硬碟上的檔案列表, 但是說到直接操作執行, 恐怕根本是不大可能的. 就因為! 他並非具有實體執行硬體功能的程式與介面. 為何大家說 IE 很危險? 很簡單, 它包含了 ActiveX (懂得人我用多說了吧?) 簡單的來說, IE 可以透過 ActiveX 機制來操控電腦的多媒體與系統功能. 簡單的 Java, Flash, 甚至 Firefox 的 Geko 核心, 其實是一種跨平台的軟體. 跨平台的軟體把硬體一視同仁, 記憶體可用的就是記憶體, 他不管你 PC 還是 MAC 架構. 影音資源可用, 就是直接利用你現有機器上可驅動的東西 (也就是說你機器上的 Win 沒裝這些東西或者跑不出聲音, Firefox 也是不會管的!) 因此這些東西應該稱為 OS dependable (可以割除 OS 因素的軟體), 這雖然說大家無論 mac, pc 都得裝, 但是光憑硬體的差異性, 你要在這種類型的軟體上跑硬體設備相關的東西幾乎微乎極微. 因為他不是直接去告訴電腦他要執行什麼, 而是告訴他的模擬環境去做. 這跟 IE 與 Windows 根本是兩種不同的世界. 也就是說, 就算是瀏覽器 Firefox 有漏洞, 一來絕不會比 IE 的安全性來的差. 二者, 能夠做的事情極為有限, 不能像 IE 早前版本可以直接執行 DOS 啦! 直接跑 IIS 程序列啦! 因為這些東西, 都是 script, 而非真正可執行的 command, 也無法直接到最低層去告訴電腦硬體該怎執行. 怎說呢? 應該說 IE 要做到遙控電腦是可行的 (因為搖控桌面是透過分享與檔案總管, 恰好 IE 就可以是你的檔案總管)! 但是因為礙於 Firefox 這類的瀏覽器或者 Java 是透過一個模擬的環境, 除非你開了 Vnc Server, 要不然要直接從 Firefox 可以直接操控他人電腦, 根本比登天還難. 這也說明了為何 IE 上分享與 FTP 可以直接抓檔進去, 但是其他只要不是 IE 的瀏覽器, 都馬不行! (因為不是直接透過 OS 指令去下達) 所以瀏覽器病毒可以透過 Firefox 直接影響 Mac OS? 這只能說部分屬實而已.. 頂多透過 Firefox 可以 "瀏覽" 檔案卻無法抓取執行. 或者說這病毒若可以攻擊 mac os, 那這隻病毒應該是不能入侵 Win.. (因為硬體與 OS 架構截然不同).
總結了我全部的想法, 打字多了點, 非常抱歉! 對於這些還是有疑問跟漏洞的, 請恕我不再去追資料了. 只代表你們中毒太深. 好比有人說過, 大家都馬是從 win 跑到 mac, 或者兩者並行的. 並不是只有用過 mac 來捍衛它. 這並不算是捍衛, 而是我曾是很多大單位的網管, 也曾經參予過許多程式撰寫. 嚴格來說, 微小的可能性入侵與病毒侵害 mac 是極有可能的! 問題在他們的核心上面除了確保使用的簡單性, 也包含極深澳的安全機制. 對於 Win 較為單薄. 這不僅不是個人想法, 還有很多同業的經驗. 倘若他不安全, 那些單機作業的 web, email 伺服器是怎存活的? 更別說 file server, nas 等等.. 為何都跑 Linux? 好處我之前都提過了, 其實病毒入侵時, 真正沒事的, 就是這些單機作業機器, 當然還有許多不同的 Linux 與 Mac OSX. 這不是我說 Win 不好的原因. 我並不討厭 Win, 在公司與辦公室也用 XP. 但是重點在於分析. 你要搞清楚, MS 現在打的戰並不是只有官司 (潛入間諜), 而是 IE 終於打死了 Netscape, 又冒出了一堆 Firefox... 另一邊 Xbox 要打 Sony PS2,3, 中間挾帶著 OS 服務要面臨 Google (因為 WinXP 還是非網路 OS, 這用過 OSX 都知道), OS 市場要面對 Linux 與 OSX, 應該說四面受敵. 剛剛提出的那篇 Gates vs google 說明了很多, 也說明了公司心態與軟體的問題核心. 當然這跟我們當下所討論的深遠了很多, 不過可以察知, 為何 Win 到現在還是不穩定的真正原因. 套句一位具有知名朋友告訴過我, WinXP 是微軟要操控使用者可用的功能才去做的. 其實真正的 Heavy Hack, WinXp 是可以跑很穩, 很快, 很安全. 他給我的訊息是軟硬體必需採用專業的規格以外, Win 核心的內建參數全都可以丟了! 因為沒一個是提升效能的東西! 更有趣的事! 他為了安全性家中的防火牆就不知道多昂貴了! 而且它真正工作的電腦 (Windows), 是........ 不能上網的!
話說小弟被歸因於兇手
弟的朋友買了一台mac(至於是什麼弟不熟沒有研究)
他老兄就順便跟我要了一些檔案(約20多g...有卡通..mp3..照片..小遊戲..什麼的)
過幾天弟的朋友就跟我說電腦怪怪的很慢..我就跟他說我也不太懂mac的系統(敷衍一下)
我就說你是不是亂灌什麼軟體(因為他是電腦台白癡)..我也不懂阿不要問我
我就叫他搬回去買的地方給店家看看(後來店家幫他重灌之類的吧...我也不了)
這樣就好了
當他老兄又把我的檔案傳到他的電腦之後
電腦又變怪怪(當時想沒有那麼巧的吧)
他老兄又把他的電腦搬到店家去(與我的隨身硬碟帶去)
證明當我的檔案傳到他的電腦之後就會使電腦怪怪的(我是招誰惹誰阿)
店員也說不個所以然(我是覺得很像是中毒啦)
還被他老兄坳了一頓飯(說是賠償他跑兩趟)
2.mac還是有漏洞的
針對Mac OS X 44項漏洞 蘋果電腦大規模釋出修補程式
這是消息來源
http://cpro.com.tw/channel/news/content/index.php?news_id=6962
如果沒有漏洞的話 修補程式是修補假的喔
那麼大的程式沒漏洞怎麼可能 幾百行、幾千行程式沒漏洞弟相信
那種幾百萬行的程式沒漏洞 那是不可能的事
前面有很多人說過了 沒有人敢保證系統是絕對安全的,即便是MAC..
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mac的user會比一般的pc的user警戒程度較低
如果未來有 mac的病毒大肆其虐的話 災情不會比pc的user還低
katastal wrote:1.你知道你朋友是中哪種毒在上來說吧
1.mac 應該是有病毒
話說小弟被歸因於兇手
弟...................................................
2.mac還是有漏洞的
針對Mac OS X 44項漏洞 蘋果電腦大規模釋出修補程式
這是消息來源
http://cpro.com.tw/chann........................................
user警戒程度較低
如果未來有 mac的病毒大肆其虐的話 災情不會比pc的user還低
系統變慢因素很多
找到變慢的原因再說吧
2.哪種系統會沒漏洞的
企鵝都有了
Mac OSX怎會沒有
好像Mac OSX出現漏洞就不行
微軟出現漏洞還被大肆散發病毒就可以
漏洞是不斷測試與破解才會被發現的 等到系統人員發現 才會想辦法補救
任何一種系統都相同
win系統哪次中毒沒有大大蔓延之後 才來想辦法解毒的 還不是要中毒之後 才來解毒
Mac OSX 等到那天再來講你說得話很對吧
一堆預測 還有似是而非的言論 看了都煩
就算有病毒 傳染性 破壞性呢是有多高呀 怎都沒聽見有人中過呀
找到賽門鐵克或是其他防毒軟體公司說有Mac OSX的病毒證據再來說吧
【iBook真好用】【win的缺點為何會被牢牢記住 一次又一次 Mac的缺點為何會被遺忘 優點價值遠大於缺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