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台灣為何沒有一個工程師可以將JB做出來呢



iOS Jailbreaking 需要的是 vulnerability research 技術,這是台灣很缺乏的領域,

不是沒有人在做,但真的需要很多相關背景能力,對嵌入系統軟硬體的了解、

從底層 boot loader 到 user mode 各種 framework、overflow fuzzy 方法等等

這些都不是靠學校教育能養成的(事實上 George Hotz 或 Nicholas Allegra 也都是自學)

而且台灣沒有好的資安大環境,有興趣研究的人沒辦法靠這過活,就沒辦法長期專注。

詳細的 iOS Jailbreaking 故事這邊有,可參考看看,還滿精采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iOS_jailbreaking
滴滴咕咕 wrote:
要是我跟你說這樣的東...(恕刪)


我相信你在台灣科技業有很深的體悟,也深入瞭解台灣產業。
但是當你認為『市場都是別人的』的時候,就成立了你還是侷限在台灣產業問題裡沒有走出這樣的格局,市場是開放的,行銷也是自由的,在我前一個回應裡提到我對創新的定義所區隔的那種新產品樣態,在成功做出來的時候就是獨家,那不是一個給工廠用的『技術解決方案』,那是直接符合消費者的潛在需求的『成品』,加上廣告加上行銷他就賣了。

國內某一家上市代工公司在我過去的6年配合裡,從他們PM開始到機構、RD、軟硬體工程師、業務、包含採購我都配合到了,其中連續2年該公司每個新產品要開始做之前,當時帶頭的部門經理都會特別請我去看(產品才剛規劃時候的秘密時期),奇怪的是我給他們的建議從來都沒有被接受過,總是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地方來告訴我他們不能做這個,那怕是我建議把一個單色led指示燈改成RGB的用來表示狀態,他們的RD說這樣成本會高一點點,就駁回了,一定要看到後來國外的品牌商做出我講過的東西才要把規格開高。我給他們公司下了一個很深很肯定的結論『這家公司從上到下全都是代工思維』,嘴裡說品牌說要創新,做的都是代工品牌也就是『讓別的公司知道我們的生產能力多強』,他打的品牌認同就是一直處於『企業認同』,不是『消費者認同』;他們的創新指的就是別人用那種技術做出這種玩意,我們要想另一個技術做出同一種玩意,然後申請專利好來跟海外公司接這種產品的單。

弔詭的是這家公司的該部門老大告別公司自己成立新公司前,第一個找的合作人就是我。
所以我說這家上市公司體制裡只有代工,也難怪他們的創新和品牌觀念都流於『加強自己代工角色的地位』。

當你說通路都是別人的,是否你能提出幾個在海外花大錢在做品牌失敗的案例?是每月有安排品牌預算在付的那種,不是打上一個logo說這是品牌的那種,有幾個嗎?如果沒有,怎能如此明確的說通路都是別人的?這是一個角色扮演的問題,當可以直接賣的『創新產品』做出來時,要貼牌賣給某代理商還是養自我品牌是兩種思維,你說的台灣的代工廠有沒有養足這種團隊?(做市場上根本還沒有的新創產品的團隊,有沒有這種品牌行銷團隊?)沒有,那麼怎能說是不行?

我們不能以郭台銘這種已經在代工模式成功的不敗角色來說『台灣只能如何、台灣不能如何』,企業找一個專精的方向來做深本來就是一種正確的思考,鴻海例子只能說剛好我們懂得怎麼跟講中文的人溝通,我們在大陸成功設代工廠建立代工模式比誰都還快,他的成功不能代表『台灣只能如何、台灣不能如何』。

再來說品牌和行銷,誰說台灣人不能去海外市場自己做?
台灣人做廣告和品牌的能力很差嗎?沒有阿,台灣的4A廣告公司多得是做出的廣告創意還在海外用的。
通路商(代理)跟代工廠之間微妙的關係正如你說的,因為他們有現成的單和市場,但是末端在銷售的門市是這種角度嗎?不是,只要廣告打出來,讓消費者會到店裡問的創新東西,管他是誰在代理,只要能進貨來店裡誰管你新品牌舊品牌,東西沒問題的時候就是會賣,老外一直在建立新品牌,台灣人不能去海外做這件事嗎?把創新的產品打出廣告建立品牌,找全世界通路商代理,消費者會去問哪裡有賣,通路商會不代理?

你說成功做進一個市場是靠運氣?不,廣告都是有效的,只是我一再講的都是創新產品,不是創新技術。

再強調一次上一篇回覆的內容:
指的創新是市場面的全新產品,不是指一個跟風的新式樣產品。
指的是一個從沒被想到可做的產品,而市場消費者卻有潛在需要。


nVIDIA就是台灣人搞的,他也是個世界第一,怎麼他卻成功的以自我品牌持續開發出創新技術、創新產品、樹立產業新標準了?(hTC是成功了,但不是第一,所以他還不在我講的範圍中)

是吧?


對代工廠來說什麼叫賣出?出貨給代理商就當作賣出了。代工廠不打廣告,是代理商在打廣告(或貼牌的品牌商),那當然產品是代理商的(或者說他是品牌商)。但是對經營自我品牌的角色來說,產品賣到消費者手上,才算賣出,這之間有一個角色定位的差異,就是研發與生產出這個創新產品的人,自己來當代理商,基本上一個創新的產品、一個以前沒有過而具有市場需求的產品來說,沒有不賣的,我就是操作過這種品牌邏輯的人,可以大膽的告訴通路商『這個定價不能改,不想賣的時候可以全額退貨』,因為根本不必他們去宣傳,消費者去『有賣這東西的店裡』拿了就走,讓通路商回歸店面本質,別給他理由反過來要求什麼。

難道台灣公司創新的產品,那些本來就會大賣的新產品、新東西,叫做『台灣人』的都不能去海外人多的市場建立一個自我品牌嗎?不,是這些工廠不懂品牌,但是非常懂代工思維,也把一切創新、研發觀念都建立在『我要加強代工地位』上面,台灣前三多專利的公司所擁有的所有專利中,有幾個專利不是為了『加強去做一個代工搶單的角色』?難道他們本質上的思維不像我說的欠缺『創新(我下的定義)』嗎?

是因為他們沒有養創新產品的研究人員吧?
是因為他們內部沒有品牌策略部門吧?
是因為他們的品牌觀念僅僅落在『企業認同』吧?

再強調一次上一篇回覆的內容:
指的創新是市場面的全新產品,不是指一個跟風的新式樣產品。
指的是一個從沒被想到可做的產品,而市場消費者卻有潛在需要。


代工廠不是沒機會做自我品牌,是認知上給自己的定位不能做、不敢做、不會做、不懂做。

又,誰說代工廠若做自我品牌一定會流失現有客戶?
代工廠不能有股東拿錢出來另找一批人開一家公司做品牌跟自己做區隔嗎?沒有不能,只是沒有也不願信任。

jeeyi345 wrote :

tian wrote:
我相信你在台灣科技業...(恕刪)


好文
可惜的是,我也分享之前看過的一篇,感慨萬千
商業周刊-科技-11年白忙一場台灣DRAM啟示錄...(恕刪)


這依然不是我在說的創新,dram也不是完整的產品,他是零組件。
請優先看懂我文裡一直強調的新產品指的是什麼範圍,以及一直強調台灣企業欠什麼。要不我真不知道文那裡好。

improvement wrote:
反正事實就是沒嘛,有...(恕刪)


吵這有甚麼用?
越獄團隊開發者的身份必需被保護
誰知到到底有沒有台灣人在裡頭
200年前的人不懂量子力學
就代表量子力學描述的現象不存在??
你的邏輯有嚴重的偏差跟謬誤!!

tian wrote:
我相信你在台灣科技業...(恕刪)




思維決定一切

國外是MANUFACTURER起家,全球化才OUTSOURCE

而台灣真的只是CONTRACTOR,

Mess with the best, die like the rest, fuckers.

macacafly wrote:
台灣的工程師基本上都被公司操到過勞
誰在公司過勞了 回家還有空寫軟體 搞JB?
陪家人都來不及了

一般研究破解的,大多是還在讀書的學生,

因為有父母養...又有閒時間,才能搞些沒法膁錢,可能違法被抓,
但感覺很炫很有成就感的事..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MJ938 wrote:
偷偷跟你講一件事唷....
全球最頂級、最頂尖,奧運指定專用的全手工碳纖維球拍
整支從研發到製成,全出自於台灣人
只是貼上別人的LOGO貼紙運往國外賣


明的告訴你一件事,沒有那個 logo 就是仿冒品。

tian wrote:
你說成功做進一個市場是靠運氣?不,廣告都是有效的,只是我一再講的都是創新產品,不是創新技術。(恕刪)



"代工思維",這幾個字讓我轉了很多的念頭,很好的詞句,很好的理解!

代工思維這四個字剛好可以為你我討論下一個註解~創"新"與創"心"

雖然已經在討論題目上離題,希望板主原諒,也希望瀏覽者包容,謝謝


談創新人人都想創新,國家創新獎項多如牛毛,社會創意公司大大小小,學校個人都有發明新構想

這個年代,談創新、創意、創造這些名詞,終究還是讓台灣成了一個代工島

台灣很小,36000平方公里有超過70個大型的產業聚落,這70個產業聚落成了世界經濟70個至強的產業

孕育了超過100個世界前5大的產業龍頭,這些產業哪一個不知道自己的份量?

產業花錢行銷廣告,政府還有補助鼓勵做推廣行銷

產業提昇技術升級、產學合作、跨部門組織規劃參展、技術改造團、異業結合計畫、創新研發補助

政府每年做的事情多,並且撒錢多的可以發生弊案與敗家


台灣上市櫃公司或是產業龍頭公司,談創新談了很多年,做不到創新也做不得創新!

因為如開頭說的那四個字:"代工思維"

公司文化影響公司組織,每個部門的思路都已經閉鎖,很多工作人員認為創新商品是技術工作者的事情

學術理論派的實踐,或是管理權位的問題。

一家公司談創新,最有興趣跟你談的都是研發部門,希望能改造思維跟創新製程,

管理階層也是如此抱著樂觀其持成的態度支持,其他部門也願意配合,百分之百支持


創新產品的過程,一定會出現開會意見很多,想法無數,為了一顆螺絲會跟你鬼打牆

配合你的隊友變成捅你一刀的敵人,美女變成哭悼長城的孟姜女,結過婚的善良阿姨變成貞子

你看她一眼她會對你窮追不捨要錄影帶,重要的是她要錄影帶,你還不能給她vcd、dvd

因為她不會用vcd、dvd,你給她她還會兇你

這不是研發技術單一項目發生的噩耗,是確確實實發生在每一個創新產品公司的例子

也就是公司固執了思維模式,創新和品牌觀念都流於『加強自己代工角色的地位』。


創新這兩個字是公司上上下下每一個人與每一個人都要有意識的執行開創新產品

業務死守價格,管理嚴苛獲利,技術研發部門為了壓力妥協,製造部門因為製程

還有庫存壓抑創新產品,這些事情屢見不鮮,有經驗的人一定很無奈,而且無奈的哭不出來


過去產業獲利豐厚,不會為了想賺取低獲利市場而改變自己,

現在市場轉成微利時代,公司工廠處於吃泡麵過生活的時候,錙銖必較

哪個部門錢多花一點都是罪惡,部門運作資金+總薪水/人數成了人資的kpi

當省則省賺一元省一元可以變成2元,榨取殘餘價值的每一分成了公司唯一評分指標!


因此談創新還不如我們換個方式談創心(開創之心),講這個就要提到三民主義

在網路打上三民主義的本質,會出現這樣一段話

三民主義的本質是先總統 蔣公首先提出研究的。先總統 蔣公為什麼要提出三民主義的本質這個題目來加以研究呢?根據 蔣公自己所說過的話加以歸納起來,可有下面幾個重要意義:
  
  一、是要提醒大家確實認清三民主義的意義及其精神所在。
  二、是要大家最能明瞭三民主義的真義和特點。
  三、是要大家徹底了解建設三民主義的正確而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四、要藉此駁斥朱毛奸匪以往利用科學與民主的虛妄和欺詐的罪惡。
  五、是要藉此批評並進一步補充五四運動時代所提民主與科學的口號不足的缺點。
  
我是講工,不是蔣公~把三民主義那幾個字換成創心,你會發現這一堆廢話還是有道理

創新的人不能讓下面執行的人了解你要創新什麼,就會發生我說的善良阿姨變身貞子,

好同事變成壞敵人的那樣,創新是要技巧,要轉折,要美麗,要齷齪,要下流卻不能不入流

耍政治不能搞政治,不營私、不妥協、要懂得嬉皮笑臉,懂得彎腰不能折腰,懂得唱歌喝酒

也要懂得喝酒唱歌(唱歌喝酒是很深的學問,只有少數人可以體會,抱歉離題)

創新的作法方法有很多很多的書,卻沒有一本告訴你怎麼做的實踐手冊,就先用三民主義

那一套改造思想,讓創新意識統一方向,創新作法上會省心省力許多。

你後面提到的幾段話我想一定可行,目前來說,產業界還做不到,而且還會覺得你ooxx

我跟你一樣,明知這一定可行,卻難執行

ps.你說的NVIDIA的例子比較符合我說的言論,請參考下列網址,這一家發展史公司很有意思
http://diybbs.zol.com.cn/7/198_69553.html
最早做出這一支碳纖維球拍上市的是光男集團的產品

當初這一支球拍做出來可以說是用手捏出來的

強力發球的球員用碳纖球拍,發球力道可以達發球達到251公里/小時

球拍是台灣工廠做的,貼的是外國人的牌子


你說的貼logo的事情,這些東西可多了

很多東西台灣賣給老外是台幣,老外賣的價錢一樣,不過幣值是美金

工廠常常搞換顏色換包裝,裡面東西換貼紙變成不同客戶的產品

賺微薄代工的錢,被老外掐住脖子,成了台灣產業的困境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