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譜遺失問題論對雲端硬碟認知的誤解

雲端硬碟服務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從早期只有硬派宅使用,到現在慢慢走入大眾生活中,以目前的狀況,雲端硬碟服務大概分成幾種用途,並不是講到雲端就直接聯想到到「備份」
。這和現況完全不符。

目前(2020年)雲端硬碟的使用方式大概分為以下幾種:

1.備份
將資料放一份上雲端達到備份的效果
這個看似最常被聯想的雲端硬碟用途,我認為反而是「最少」被使用的情況。大致上有幾種理由:
(1)需要被備份的敏感內容,機密內容,礙於信任度不被接受上雲。
(2)雲端空間有限,有些甚至想花錢都買不到(最多只提供到3T)因此無法被執行。
(3)有檔案安全概念的人通常會架設NAS之類更麻煩但更全面的方案來執行備份。
基於以上,以目前(2020年)我認為雲端硬碟和「備份」這兩個字的關聯性實在很小。

2.節省硬碟空間
這是我認為目前最被大眾使用的一種方式。iPhone要買幾G的?Macbook空間不夠怎麼辦?通常你會得到這個答案「買iCloud」再加上此方案可以在多台裝置使用,並且在換裝置的時候很方便,本身設計也很輕鬆使用,因此最被一般大眾使用。

但這個方案本身根本就不是「備份」。而是將你的資料上雲,因此本機裝置端(手機等)非常有可能根本就沒有資料,否則根本就做不到「省空間」的需求。
本次食譜的例子也比較像這種狀況。又或是基於信任雲端因此不在本機留一個版本,因為這樣在管理上會變得複雜不直觀,因此把雲端硬碟被視為一個各種裝置的「共用硬碟」來使用。

當然缺點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其實是把自己的硬碟交給別人保管的意思。
把雲端硬碟當自己唯一的硬碟,我認為主要的風險倒不是這次這種食譜資料遺失的問題。
許多IT也表示,伺服器資料本身就會做到異地備份,鏡像等高規格檔案安全管理,因此無故消失可以說是非常誇張的失誤,檔案管理系統出現bug當然也絕對是非常非常嚴重的bug。服務商絕對難辭其咎,但通常也不太可能遇到。
這絕對是大問題,我發現很多人會有一種「不見很正常」的奇妙方式再看待這次遺失。難道你銀行存款會因為系統bug所以多個零少個零嗎?你的錢放銀行,你會擔心的是被詐騙或是盜領,而不是擔心放著有一定機率會自己不見!

一般考量不把雲端硬碟當作唯一硬碟,考量的點通常是「帳號被盜」「服務中止」這類情況,一些雲端服務如歌單、片單、Pinterest、以及2020年末最大災難Porxxhxb也一再顯示,在雲端時代,有些人還一直買實體硬碟,下載檔案的「跟不上時代的老人」的憂心是存在的:不要把雲端硬碟當做你的唯一硬碟,因為主導權不在你手上。有愛,就乖乖買實體硬碟吧。

3.雲端作業用
本機也有一份資料,透過雲端也有一份,來達到可以在多台機器上作業的需求,目前看起來很少人用,但我自己已經執行了非常多年,體驗非常好。除了可以在多台機器間切換作業之外,這個流程本身也自然的做到了一次備份,完全不需要額外花心力做備份,也沒有忘記備份的問題。當然雲端要當做「作業碟」來使用,本身考驗雲端服務的完善度:是否能接受小檔案高速更新?超巨型檔案能否慢慢完成,而非「一直完成不了」?是否會和軟體權限衝突?更新檔案是否能做差異化更新而非每次都笨笨的更新整個大檔案?這些要求都比備份用、省空間用的需求高很多。幾年前我做過測試,各雲端服務只有Dropbox可以滿足這些要求。現在各服務是否有跟上Dropbox技術我不確定。

最後,給一般輕度使用者的建議:
你沒有雲端作業的需求,也沒有心思搞NAS。
那麼最直觀且輕鬆安全的檔案管理方式是,你必須要有一個大空間的本機儲存方式(通常是桌機或是筆電),並且同步到雲端,這樣小空間裝置(手機等)可以存取,而你的資料也一直有一份離線版在一個大硬碟裡(通常是桌機或是筆電),而非所有資料都上雲之後就交給雲,這是我目前想到最直觀最簡便也最安全的大眾方案。
因此應該評估:
是否還是要一台桌機?
購買筆電時不能再無視硬碟大小?
通常來說3T左右可應付輕度使用者的需求(不包含手機拍攝影片)
2020-12-29 15:51 發佈
雲端硬碟服務裡面我用過的最好體驗是 dropbox,它的技術應該還是目前最好的,缺點就是比較貴。apple icloud 比較強的地方是整合了 apple 的服務,否則光就雲端硬碟,個人覺得它是倒數的,光介面就落後其他家一大截了。即使如此,發生客戶資料不見的事情,這種事情都不應該發生,至少也要可以回到某個備份時間點,我不知道這個廚師的資料是不是都完全不見了,還是可以回到某個備份點。條款規條款,現在幫 apple 講話的人是因為資料不見的不是他們,不然花了錢買雲端硬碟,結果資料還不見,還會雲淡風輕的說 "條款就這樣啊,這是我自己的錯,不應該只放一個地方的",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NAS 我也有,但是成本沒有想像的低,如果用 RAID 1,那容量還要除以 2,要到 RAID 5,通常 NAS 也會比較貴了,再加上硬碟費用,整體花費也是不少。最簡單方法就是定時備份硬碟資料,照片我是會備份到 NAS 跟 google drive,一些辦公用的資料會用 google drive 跟 one drive,反而 icloud主要就是換手機的時候會用到而已,平常也不常用到。
My Blog - http://webapp-tech.blogspot.com/
Dropbox 的技術、穩定性與可靠度真的大勝其他雲端硬碟服務,也難怪價位敢訂那麼高。如果是使用蘋果的作業系統,Time Machine 就非常推薦用於近端的備份,與 Dropbox 一樣都有版本功能,可以讓你隨時找回被刪除或者舊版的檔案,而且 Dropbox 或 Time Machine 遠/近端都有檔案備份的話,保障加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