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開Leopard的應用程式,有一只胖嘟嘟的機器人:一身銀色閃亮的金屬外殼、圓滾滾的腦袋瓜、肥短的雙腳,搭載奈米纖維打造的視訊螢幕,透發出淡藍溫和的螢光;相信您不會誤認它為小叮噹,它是Apple旗下的「Automator」,別名「otto」。 |
有別於前一版本的Automator,Apple在Leopard版中,將Automator做了重大的改變與更新、賦予版本代號2.0,其中包括了更具邏輯化的操作介面、起始點(Start Points)、大量的變數(Variables)以及新的Actions(譬如:Watch Me Do, Loop以及RSS)。
尤其新的Watch Me Do指令,可以讓Automator學習使用者「做過」的動作;Automator會記憶每一個鍵盤操作、點擊滑鼠以及Menu上的選擇。Automator可以重複使用者操作過的動作,就好比在windows底下有一套軟體叫做「按鍵精靈」的功能,可以紀錄使用者操作鍵盤、滑鼠的過程。
幾個參考網站:
☆Automator in Leopard:針對變數與Loop部份有相當好的範例參考,另有多部Podcast教學影片可下載。
◎Automator的官方網站
◎官方Automator Actions下載網站
◎Apple's Automator Programming Guide
《自動化工作流程/Workflows》
http://www.automator.us/的影片Introduction to Automator提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某天,當我們收到同事寄來的email,裡頭寫著:「嗨!Johnny. 能不能請你把昨天拍攝的照片寄給我?謝謝!」答案是肯定的!自動化工作流程 --- 是otto最主要的功能!
我們的反射動作應該會是:選擇(照片)→拷貝(照片至暫存檔案夾)→縮放影像→至Mail裡新增附件這四個動作。
但是,有沒有可能只讓我們點擊滑鼠一次,就完成上述動作(Actions)呢?
如果我們把上述四個動作按照執行的先後順序,在Automator裡列成一張表,我們稱之為「工作流程/Workflow」,如下圖:
![[認識]Leopard的Automator - 簡介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5/mobile01-c64c4f9e07782e0f720505b8e78259b6.jpg)
otto可以根據Workflow,將我們選擇的照片重新縮放大小,接著至Mail裡,新增照片為附件。
然而朋友們必須知道一點,在Automator 2裡,Workflow進行的方向是單向、直線式的,運算後把值輸出給下一個動作:
檔案→
動作A(取得檔案),把取得的檔案 →
動作B(拷貝),把拷貝的檔案 →
動作C(縮放影像),把縮放好的影像檔 →
動作D(Mail),打開Mail新增新郵件,縮放過的影像檔為其附件。
動作B產生的檔案並不能傳給動作D使用,所以otto並不能做太複雜的指令組合,幸虧Automator 2.0現在有了「變數」這項功能,使得我們可以設計複雜一點點的指令組合,這部份改天說明。
如果把Workflow比喻為一份食譜,otto是名大廚,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設計一道道食譜給它: ⊙食材---「輸入(檔案/文字/音樂/影像)」--- 準備食材→ ⊙烹調---「處理(使用Actions)」--- 將食材切片/丁/塊、烹調→ ⊙成品---「輸出(結果)」--- 享用美味的成品。 使用者如果越熟悉動作(Actions)就越能掌握Automator,替您省下寶貴的時間,因此建議使用者在初次接觸時,多看動作的說明,搞清楚動作的用途,再來就是找尋範例揣摩演練。 | ![]() |
《輸出檔案格式》
File→儲存→顯示儲存對話視窗,點選下方的「檔案格式」
![[認識]Leopard的Automator - 簡介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4/mobile01-a72a6466722520d2fe39405170eb6ef3.jpg)
我們可以選擇將製作好的工作流程表直接儲存成:
![]() | 工作流程(*.workflow) 滑鼠雙擊*.workflow檔案兩下,便會啟動Automator開啟workflow。 |
![]() | 應用程式(*.app) 圖示為小otto站在方塊版上。我們可以把這個*.app檔當作一般應用程式來執行,左鍵雙擊小otto、或者拖曳要處理的檔案至otto上,便會開始執行工作流程。 |
另外,工作流程也支援輸出至下列六個地方作外掛,檔案存放於~/資源庫/Workflows/Applications/底下:
![]() | 1.) Finder *2.) 檔案夾動作(Folder Actions) 3.) iCal鬧鈴提醒 4.) 影像擷取(ImageCapture) 5.) 列印工作流程(Printer) *6.) 工序指令選單(AppleScript) |
1.) Finder
讓我們可以針對任意檔案/夾使用Automator功能,譬如常見的「批次命名」、「搬移複製大量檔案」、「批次影像縮放/處理」功能,都可以透過Automator來完成,省去使用者大量的時間。
使用方式為:右鍵點選檔案 →更多(More) →Automator →工作流程。
*2.) 檔案夾動作(Folder Actions)
這個模組讓檔案夾除了可以使用內建的Script指令外,也可以使用自製的Automator工作流程。譬如我們設定一個名為「縮放影像」的檔案夾,並開啟「檔案夾動作」功能、把今天介紹的工作流程新增為檔案夾動作,接著把影像檔拖曳至這個檔案夾裡,就會執行縮放影像,然後新增至mail為附件。而在這裡,我們可以同時把好幾個不同的工作流程都放進檔案夾動作裡,如此一來,這個檔案夾就是名符其實的多功能檔案夾囉。
*註:此處工作流程檔案儲存於~/資源庫/Scripts/Folder Action Scripts/底下
3.) iCal鬧鈴提醒
我們也可以設計方便的提醒、新增待辦事項等iCal鬧鈴提醒工作流程。
4.) 影像擷取(ImageCapture)
讓我們可以在「影像擷取(ImageCapture)」這個應用程式裡搭配連結的相機,快速執行影像處理或是其他工作流程。
5.) 列印工作流程(Printer)
列印 → PDF選單下可以使用工作流程, 若要新增/刪除工作流程,請選擇「編輯選單/Edit Menu...」→按+/-來新增或刪除.
*6.) 工序指令選單(AppleScript)
工作流程也能當作是一種Scrip指令來執行,如圖,我們可以把常用的工作流程儲存為script的外掛模組,那麼我們便可以在任何時候,從常駐工具列的Script選單裡頭,直接點選、執行工作流程。
*註:此處工作流程檔案儲存於~/資源庫/Scripts/底下
===《Automator 2.0 操作介面》=============
《起始點/Start Points》
啟動Automator,首先會見到「起始點/Start Points」歡迎視窗出現,這個視窗針對「 A.檔案和檔案夾/B.音樂和音效/C.照片和影像/D.文字」預設了第一道Action,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自訂」,從空白的Workflow開始一步一步製作。
*若要關閉起始點:從Automator選單 -> 選「停用起始點」。
右半部大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5/mobile01-85471e47feb0890b8e88a1342c969ab9.gif
左半部大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5/mobile01-2ce4575168dfc3d165b802f9bb83f30a.gif
下列表格為起始點各項對應的Action,由上到下,由右至左,並輔以顏色分類:
對應之Action名稱 對應之Action名稱 C1-1:取得指定的iPhoto項目,同時會跳出視窗讓你點選照片。
C1-2:要求照片
C1-3:在”iPhoto”中尋找”照片”
C1-4:取得指定的iPhoto項目,同時會啟動iPhoto讓你點選照片。
C1-5:取得所選”iPhoto”項目A1-1:取得指定的Finder項目,同時會跳出視窗讓你點選檔案。
A1-2:要求Finder項目
A1-3:尋找Finder項目
A1-4:取得指定的Finder項目
A1-5:取得所選”Finder”項目C2-1:拍攝視訊快照
C2-2:拍攝視訊快照,並勾選了「自動拍照」B1-1:取得指定的iTunes項目,同時會跳出視窗讓你選歌曲。
B1-2:要求歌曲
B1-3:在”iTunes”中尋找”來源”
B1-4:取得指定的iTunes項目
B1-5:取得所選”iTunes”項目C3-1:取得指定的Finder項目,同時會跳出視窗讓你點選檔案。
C3-2:要求Finder項目
C3-3:尋找Finder項目
C3-4:取得指定的Finder項目
C3-5:取得所選”Finder”項目B2-1:取得指定的Finder項目,同時會跳出視窗讓你點選檔案。
B2-2:要求Finder項目
B2-3:尋找Finder項目
B2-4:取得指定的Finder項目
B2-5:取得所選”Finder”項目C4-1:取得指定的URL
C4-2:詢問伺服器
C4-3:取得Safari現在的網頁、取得網頁中的連結URL、下載URLB3-1:取得指定的URL
B3-2:詢問伺服器
B3-3:取得Safari現在的網頁、取得網頁中的連結URL、下載URLD1-1:取得所選文字,可以在此先行輸入文字。
D1-2:要求文字
D2-1:取得文字編輯文件的內容
D2-2:取得文字編輯文件的內容、過濾段落
![[認識]Leopard的Automator - 簡介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4/mobile01-da4f614a716f4c308e6447145816c9e5.jpg)
《工具列/Toolsbar》
如上圖,Automator的工具列上六個圖示:
⊙顯示/隱藏程式庫:按下這個圖示可以將Automator左半邊的視窗顯示/隱藏起來。
⊙媒體:點擊這個圖示,可以開啟/關閉媒體視窗,我們可以從媒體視窗裡拖拉「GarageBand、iTunes、iPhoto、Photo Booth、iMovie以及影片資料夾」下,所有的媒體檔到Automator,Automator會根據檔案的類型,自動把Action加進Workflow裡。
![[認識]Leopard的Automator - 簡介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5/mobile01-58c51f3d79811f71bfd2e2c76e365714.jpg)
⊙記錄:按下這個「記錄」鍵進入Watch Me Do的模式,Automator會縮小為一個黑色視窗, otto開始記憶鍵盤、滑鼠、選單的點擊動作,停止請按右方的停止按鍵。接著在Workflow視窗會看見「紀錄操作/Watch Me Do」這個Action,裡頭記載了按鍵紀錄。
![[認識]Leopard的Automator - 簡介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5/mobile01-beaeafbb571f1571ad863024396bafe6.jpg)
⊙執行/停止:當我們設計好了Workflow,可以按下「執行(Cmd⌘-R)/停止(Cmd⌘-period)」鍵來預覽/停止Workflow執行狀況。
⊙步驟:讓我們可以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執行Actions。
《 搜尋欄位/Search》
在此處打上關鍵字來搜尋Action,下方的視窗會即時顯示所有符合的結果。
《 程式庫/Library》
Automator的程式庫裡有兩大類別:Action與變數,Automator裡已經替我們歸類好了,諸如Internet、Mail、PDF、工具程式、文字等等,不同的類別有不同的圖示;而每個Action名稱前方的圖示,就代表著它的類別。譬如:反轉影像 --- 是屬於「照片」的Action。
而變數的圖示只有兩種,「V」字型代表著它是可以被改變的;「齒輪⚙」型代表這是系統內建的變數值,只能取用不能改變。把變數想像成一個個盒子,「V」字型盒子裡的東西是可以取出、可裝進不同的物品。而「齒輪⚙」型的盒子裡只能一直把東西拿出來,卻不能塞進新的物品。
《 描述視窗/Description》
Automator下方有個描述視窗,當我們點擊Action或變數時,會出現說明、版本、版權等資訊。是個很有用的視窗喔!!
《 ⚙齒輪按鈕》
視窗的左下角有個「齒輪⚙」按鈕,提供我們設置「群組」的功能,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將Action或變數重新分類。
《 工作流程視窗/Workflow》
是主要的工作視窗,我們可以滑鼠點兩下、或拖曳動作/變數/檔案至此,就可建立Workflow。
《紀錄/變數視窗》
當我們製作好Workflow後,按下「執行鍵」預覽,接著打開此視窗,可看見每個Action執行所花費的時間、變數名稱與變數的值。
《 Action欄位說明》
![[認識]Leopard的Automator - 簡介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5/mobile01-3e85c5799b0485d92bfd1f5ebe5ecfdf.gif)
右鍵點選Action名稱,會出現:
⊙啟用/停用:當我們在設計Workflow時,如果想暫時讓特定的Action停止作用,那麼就直接在該Action上點選右鍵停用它。停用的Action呈現灰色,在Workflow裡不會被執行。
⊙接受/忽略輸入:指定Action是否要接受上一個動作的值。
以及「複製、重新命名、向上/下移動、顯示於Finder」等選項。
*在Workflow視窗中,我們可以拖拉Action名稱來上下移動它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