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前言:
幾週前在 01 上請教了大大們 Aperture 2.0 裡那個 「Print Book」按鈕所印刷出
來的品質。雖然有幾位大大很熱心的貼圖上來分享,但小弟還是決定來個眼見為憑
,親眼見到成品再說。當然這個過程是一定要來和大家分享的~

開始:
首先當然是把想要印出來的照片都輸入 Aperture 2.0 中,然後排好版面。因為小弟
一直都是用 LightRoom 在做照片管理,所以轉到 Aperture 2.0 時不免要重新做一
次 RAW 檔的調整。但整體來說, MacBook 2.0 GHz + 2Gb RAM 是足以應付處
理 10MP RAW 檔的(不過感覺上 LightRoom 耗 CPU 運算較少)。

整理的過程因為心頭癢癢,所以一直加頁。原本內訂的 20 頁一下子就變成 34 頁了
,看來小弟真的是有敗家的潛質。 34 頁的精裝本要價 50 元美金(含運費),並不
算便宜。不過因為是用貴到出名的 FedEx 寄的,所以也可以理解....

一週就已經送到了,真的是效率十足!(事實上小弟送出檔案後兩天左右就已經印刷
完畢,交給 FedEx 運送了)。這次的小小分享攝影棚從缺,所以就請出小弟的床當
做攝影平台吧,而白平衡的參考點就以 Apple 盒為基準,相機自然是小弟的 Pentax
K10D 和 FA31LE ,光圈開在 f5.6。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開箱~
原本還有塑膠套包著的,不過為了快速進入主題,我們就直接看正本吧~封面材質是
有點差強人意。以 Apple 一向走高價精品的形象來看,表層封面的紙質大概只能給 5
分。而顏色也不準,不過如果只是當個封面,也算夠了。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第一頁~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開始的那張全景無框圖,紙質比封面好了很多倍。但並不是期待中的相片紙,或者是比
較厚一點的銅版紙之類的。反而比較像是磅數比較高一點的世界地理雜誌用的紙。

第二張特地選用 Pentax 發色超濃的 77LE 鏡所照出來的小花照。馬上就挑戰 Apple
印刷功力的最濃豔極限。因為這張是 RAW 檔,所以要是印出鳥鳥的 sRGB 感,那就
真的是丟臉了。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嗯,老實說因為紙的磅數不高,表面處理也沒有 glossy 的高反差效果,所以心中有一
點小失望。不過仔細的看了看,發現和小弟用 spyder 2 調過色的 Dell E248 LCD 色
調非常接近,算是高興了一下~

再來試一下淡一點的藍天白雲照,挑戰淡色輸出~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嗯,這部分我給 8 分。並沒有特別驚豔,但是顏色掌控還是和之前一樣準,沒有 costco
印照片總是印太黑的問題。

然後來一張全景的溫哥華夜景,挑戰黑色輸出。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這張我覺得就真的不夠力了。雖然全景黑很美,但是仔細看就會發現紙質並沒有辦法黑到
世界地理雜誌的水準(小弟比較的不是大本的精緻版,是每個月一小本的那種印刷軟本)
。在黑的處理方面我只能給 4 分。

換上 77LE 的鏡頭,來個近距離照吧~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嗯..... 這個..... 我覺的算是 7.5 分吧。

換一張試試,紅和綠的正面對拼~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原圖剪裁(未放大),77LE 的描寫力真的很強,印刷的品質一覽無疑!
「分享」Aperture 2 之 Photo Book 開箱文

整體來說,算是 6 分的等級。小小的失望,但是及格以上(小弟住國外,過半就是及格,
如果用台灣的看法,就當做是 7 分吧)。最失望的部分自然就是沒有用相片紙印的這個部
分了。紙質普通導致了很多 RAW 原檔照的照片,讓我以為是看到 JPG 版只有 8bit 色彩
的版本。雖然說輸出的色是蠻準的,有張台東油菜花海的照片,甚至就和當時現場的顏色
一樣。不過摸來摸去總覺的有點小遺憾。不知道 Aperture 2.0 裡是否有沒看到的按鍵可
以強制要求 Apple 印 glossy 紙....

初次貼開箱文,感謝大家捧場。

2008-08-27 14:23 發佈
嗯嗯.....這個恐怕就有一點小難度.....
因為小弟沒有掃描器~

現在暫時只能用文字敘述來形容他的印刷....
首先,它應該真的是印刷沒錯。因為用噴墨印表機輸出,或用熱昇華式的,都不是這種感覺。
墨料上的很不錯,就像一般雜誌那樣的印刷,但是紙張磅數高不少,也不會反光造成鏡面效果。
在淺色部份我覺得挺出色的,但是在深色部份我覺得就弱了些。

以美金 50 的價位,這樣子的輸出品質並不算便宜。
-= 散仙 =-
小弟在兩地都有印過比較過
基本上要好一點的印刷,台灣會比在美國跟加拿大來的好~

下次回來你可以試試看 (不過要找對印書廠)
感謝幫主分享~

小弟覺得最好是能在當地就找到滿意的印刷商。畢竟從台灣印的話時間
上不好拿捏(比如說要印生日禮物,那就比較不好抓了)。不過溫哥華
當地的印刷真的不便宜啊...@_@
-= 散仙 =-
RAW是指檔案格式,與sRGB色彩空間並不一樣,兩者是不相抵觸的。

圖檔要印刷最好是自己從RAW轉成TIF比較保險,不同軟體在解RAW檔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cchangg wrote:
前言:幾週前在 01...(恕刪)


上次花了80美元印了一本,十分失望。
非常討厭工業用的semi-tone印刷,實在是太粗糙了。還不如去印出來自己手工粘貼在相本的質量好。
而且所謂的硬板封面根本就是欺騙,是用軟板紙印的相片包著一塊全部一樣的“蘋果牌”黑色紙皮,連釘都沒釘好,整本相本經常掉出來!
最最可恨的是主相本只是用兩個小書釘釘起來的一堆紙!還不如自己印PDF。。。。。


我只給4分。絕對不建議!
wow..... 印了 80 元,那豈不是厚厚一大本,說不定有一百頁?
小弟的只有 35 頁,所以不是很清楚怎麼會有兩根釘子這種東西。
說不定比較薄就不需要加卯釘了~XD

原來這種印刷叫做工業用的 semi-tone。第一印象的確不是很討好
,雖然比起其他的印刷,紙的磅數有比較高。但是照片看起來不亮
麗,總是讓人覺得不像照片,奇檬子分大減。

vma 大, Aperture 2 是先把整個 project 檔輸出成 PDF,然後
再上傳的。用怎樣的 color space 我想應該是跟這個 PDF 檔有關
係,只是我不知道去哪裡查這個 PDF 的 color space info....
-= 散仙 =-
目前幾乎所有的iphoto攝影集是用數位印刷機印出來
台灣美國日本都一樣,只是機器不同,每家有他的優劣
因為是數位印刷,所以當然是用印刷網點方式來呈現
如果想要照片品質,還是洗照片或高檔噴墨印表機比較合適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