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工業設計師紀實】MAC真的不能畫3D嗎?

好猛!工具是看人用的,一點沒錯!
OliverChi
OliverChi 樓主

謝謝您的鼓勵與支持,3D軟體其實也就是那樣的原理,只是習慣性需要摸索一下~不過我想,每一件事情也都是可以去嘗試看看,或許可以發現更美的地方~

2021-11-08 17:38
做了快20年的3D機構

我用了2014/2016年的MACBOOK PRO 15"畫3D(一台快10萬台幣)

用虛擬系統只能說堪用,用BOOTCAMP直接跑WINDOWS也是基本可用

如果畫的3D零件太多用到剖面根本都是一格一格在跑

MACBOOK PRO的顯卡都不強,跑一下機身都很燙

我喜歡macOS的操作,但工作上來用的不夠理想

同樣的價錢買WINDOWS筆電更強大,最後還是看畫啥3D

零件多零件結構複雜的,用MACBOOK是不夠的!
geniesjan

發文者其實自己也說了,「用喜歡的機器」emmmmm

2021-11-08 15:24
OliverChi
OliverChi 樓主

感謝工設前輩前來分享使用心得,我想前輩應該也有用過桌機在跑,我相信桌機跑起來一定是順,只是我後來有找到一個方法,就是曲面功能畫完,最後在縫織實體,這樣前置作業會快很多~

2021-11-08 17:45
...真的沒辦法啦...

雖然已經卸甲歸田已久

拿了許久之前開拓的設計案來試跑,約一千個零件與簡單的渲染

沒有Qudro系列的大容量大頻寬的顯示卡,那個轉動時的FPS低到只剩個位數

高精度的場合下又沒有簡化模型,操作不是很順手

Mac還是比較適合占用CPU大量矩陣解碼的影音工作比較適合
OliverChi
OliverChi 樓主

卸甲歸田的前輩您好,感謝前輩分享,不過我真的還沒試過用一千個實體零件在跑檔案過,聽起來真的很驚人!不過倒想知道前輩最後是用桌機解決順暢度的問題嗎?

2021-11-08 17:49
感謝熱心分享~

最近看完16吋的筆電開箱~效能之強大~也很想敗一台~
但也是卡在3D軟體不知道支援度如何~

請問樓主有使用過3dsmax搭配macbook畫圖過嗎? 謝謝您
Cat & Life https://www.instagram.com/shoton_ice/
OliverChi
OliverChi 樓主

感謝您的回覆,目前我沒有用過3DSMAX,但是我想這套軟體的運算方式是以曲面為主,所以我認知上用BOOTCAMP來跑是會夠用的~

2021-11-08 17:53
愷哥

為啥總有人希望用mac跑沒有mac版的軟體?

2021-11-23 2:20
OliverChi wrote:
啊..是的。長期窩在(恕刪)


MAC的繪圖款體也蠻多的 ~ UNIX/Linux 可用的繪圖軟體也不會比windows少,只是windows使用人口占最大宗,相對的市面上一堆工業用軟體都以windows為主

Best Free CAD Software for Mac in 2021 | All3DP
https://all3dp.com/2/best-free-cad-software-for-mac/

這架AT-3的模型就是用freecad建模的 ,比起我常用的 UG/NX (之前是用pro/e 2001與creo),使用上還是有點彆扭~
OliverChi
OliverChi 樓主

WOW!今天又知道一個新方式!謝謝您的回覆,有時間必定找來玩看看!只是請教一下,在曲面功能上這套軟體還夠給力嗎?

2021-11-08 17:54
dodoman007

這曲面建模好壞觀感還是要看個人的感受,Solidworks這軟體 周遭的朋友都說很好用,但我始終就是學不來摸不出感覺[冷][冷][冷][冷],慣用Pro/e creo以及UG/NX

2021-11-08 19:44
其實 Sharp 3D 真正的場域是 iPad,我用 iPad Pro + Apple Pencil 2 來做過幾個案子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其實 Mac 3D 軟體也很多,我覺得其實只要能支援 DXF、DAE、DWG……就還好~
OliverChi
OliverChi 樓主

啊!我目前還沒真正使用IPAD來畫過~我有上網看過國外設計師分享的東西,我覺得他在一些東西上的呈現真的是蠻直覺式,有機會再找個時間來用看看~

2021-11-08 17:56
讚啊,提供有需要的人可以有個實際的參考依據,感謝樓主的費心分享。
OliverChi
OliverChi 樓主

謝謝您的喜愛,數據還不夠廣,欲求更多數據就得需要靠廣大的網友留言協助了!這樣也可以讓更多的受眾獲取更多的資訊!

2021-11-09 0:05
謝謝分享,有解決我的疑惑,還好不用把剛買的M1換掉⋯(´-ω-`)
其實 Mac 上的 CAD app 都缺少一個很基本的功能,就是要能設置變數和相對尺寸.
像是下面這個簡單疊圈圈的圖,從下到上 3個圈圈的半徑分別是 r, 0.6r, 0.3r
我只要修改底部源頭的 r,後面疊加上去的所有尺寸都會跟著一起變,三個半徑都維持 1 : 0.6 : 0.3
但沒有這種功能的 app,你就必須自己一個個手動調尺寸,遇到設變會很痛苦.

Komii Toy Reviews

咳咳,犀牛加草蜢可以治你的百病。

2022-03-01 15:52
在macbook pro使用英特爾CPU時確實確實規格上比不上大多數的電競比電性能也是差很多,唯一能贏的就只有作業系統能把資源充分運用不浪費在其他地方,在m晶片出來之前剪片甚至是3D繪圖都使用桌機,外出時戴著將近4KG(含電源)的電競比電,在這之前使用macbook pro發現根本無法比只有重量上贏而已其餘的效能都無法滿足,如今我嘗試購買14吋m1 max: 10CPU 32GPU MEMORY:64G記憶體使用上很順暢
以下是我用過的心得:
爾偶小小卡,但能接受,與ROG zephyrus:規格:CPU:AMD 5900HX GPU:GTX3080 16GDDR6 記憶體:DDR4:32G相比還是有些許差異macbook pro 好處是不用插電但ROG需要不然軟體根本卡到極致,但老實說ROG卡頓感幾乎沒有但重量上差距太多,外出時拿在光是手提著走一小段路就很有感,但目前效能夠用感受度老實說只有小小的差異售價上也差不多,可能是軟體上MACBOOK PRO還沒有完全適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散熱,在M晶片之前的MAC放在塑膠軟墊桌面上真的不誇張桌面塑膠直接變形只差沒有融化放在腿上可能都會燒燙傷,ROG上雖然也是如此但沒有MAC那麼慘,現在剛好相反M1 MAX還是會燙但至少是可以接受至少塑膠墊不會變形,放在腿上溫溫的不會到燙風扇聲我根本不在意戶外環境聲直接蓋過,現在我外出都改成14吋的MACBOOK PRO 至於ROG直接放著長灰塵
  • 3
內文搜尋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