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自己第一台Mac是 2013/2 來日本玩時,入手的 MacBook Pro (15-inch, Mid 2012)
一直到 2017/7 雖然很難接受蝶式鍵盤的手感,但是新款 Touch Bar 真的很吸睛,
舊的在市集上脫手稍微回補一下資金,
便在銀座 Apple Store 入手了 MacBook Pro (15-inch, 2017)
其間蝶式鍵盤上的空白鍵也曾被我按壞掉,還好還在第一年保固期間內,
獲得免費出保後,立馬加購了 Apple Care
後來 Apple 廢棄了蝶式鍵盤,換回了巧控鍵盤當下真的很吸引我想換機;
接著又將 esc 獨立了出來就又更誘人了!
 
還好忍到今年 Apple 推出 Apple Silicon
便打算一旦新款 MacBook Pro 出了,就納入計畫中。
  1. 在第一週看評測都很正面
  2. 不支援軟體靠 Rosetta 2 大多數都沒問題
  3. 事先透過 Uni Detector 確認還不支援 Apple Silicon 的軟體,即使不能用也能忍受的打算
  4. 之前使用上除了充電幾乎沒在用 USB/TB 外設,所以少2個 USB-C 埠影響不大
  5. 原本 1TB 容量已經用掉一半,所以這次決定要衝頂 2TB
  6. 15吋完全不想背出門,所以這次想換13吋看看 (其實比較想等14吋)
  7. 巧控鍵盤
  8. 最重要的是嘸蝦米輸入法問到網友確定能透過香草輸入法解決
在官網確認了手上的17年款還能折74000円的情況下,
就毅然於 2020/11/21 下了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訂單
再來則是長達1個月的等待,昨天 2020/12/21 才收到貨。
一度讓我以為2020年底前拿不到貨。
 
盒底有點凸裝不下的感覺不太蘋果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認名正身是頂規沒錯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跟15吋比較起來真的好迷你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由於之前的 mac一直都是透過資料轉移一路升級換電腦又升級過來,
想說可能會有很多垃圾之類的,這次又是改架構,
就不打算走資料轉移的方式,而是重新設定來使用了。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原本 Intel版mac 的資料,
我是先拷到 SATA-6規格的 intel 530 SSD轉USB3的凡達客外接盒上,
那時我感覺輸出還蠻快的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沒想到一樣的檔案拷回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感覺像是在用 USB2.0 一樣的速度,超級慢!
嚴重懷疑目前 M1 的 USB3/TB 相容性還有不少問題!
希望這個是可以在未來透過更新軟體方式解決。
那些考慮透過外接SSD來彌補硬碟空間的朋友,可能要考慮一下。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另外,我也發現對掛載 WebDAV 讀寫檔案,
大量時很容易出現 Finder 的 8084 錯誤而停止。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而掛載 WebDAV 操作後立刻去缷載的話,則會造成 Finder 停止回應而導致 macOS 死機,必需強制重啟。
 
安裝非原生支援 Apple Silicon 架構的軟體,第一次會彈這個提示窗;之後就再也不會看到他了。
沒想到 Google日本語入力 還沒支援。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安裝嘸蝦米輸入法X1時是正常的,授權名稱和序號也通過了;
但是安裝完被要求重開機後,一切到嘸蝦米輸入法就會彈下面這個錯誤窗而無法使用。
之前用 intel版mac 時,是很久以前就已經裝好了,之後升級到 Big Sur 後也還能正常使用的。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照行易官網的指示裝試用版的確是沒這個問題,但是能繕打的字就只有6000字
連「屌」這個字都打不出來。。。
現在是用 OpenVanilla 導入嘸蝦米的cin字根檔撐著用中。。。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已經寄回給官方回收商的舊電腦還在被檢查中,究竟能不能同預估金全額折價,實在說不準;查網上日本有人送了不同型號的mac去,被直接打槍說與規格不符,只能100日円收購。。。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頂規入手
 
至目前為止,對我來說這台 MacBook Pro (13-inch, M1, 2020) 
 
優點
  1. 巧控鍵盤真的好打很多!而且還有獨立esc鍵
  2. 原生支援軟體的反應速度就跟使用 iOS 一樣非常快都秒開
  3. 雖然目前都在家使用,但也感覺得出來電池續航真的強很多!
  4. 完全沒聽到風扇在轉
缺點
  1. 感覺 macOS 還沒有很穩定,像輸入法切換不管是單按 fn/地球鍵 或 control+空白組合鍵 都常會遇到按了沒反應的情況。
  2. 常用 USB3/TB 外設的人,可能短期內還是先用 intel版mac撐著比較好。
  3. 掛載網盤很容易死機,以前 intel版mac 時也不是說沒發生過,只是頻率沒那麼嚴重。
  4. 常用的軟體 嘸蝦米 Line OneDrive WeChat Google日本語入力 都還沒原生支援,這只能等了。
2020-12-22 21:53 發佈
羨慕 台灣等好久呀!
話說台灣到現在都還沒消息甚麼時候開始販售>< 羨慕忌妒呵呵~!
USB/TB 我猜想應該是因為一頭用USB的關係 如果你外接是TB/TB應該速度就會提升了吧
我們的政府效率超高
不知道是不是NCC的功勞
M1晶片遲遲進不來台灣呢!
yxc9 wrote:
我們的政府效率超高
不知道是不是NCC的功勞
M1晶片遲遲進不來台灣呢!


NCC 12/8就過了@@
apple官網也有公佈認證號碼
https://www.apple.com/tw/nccid/
lenbo wrote:
自己第一台Mac是 ...(恕刪)


感謝測試,觀望中
請問Parallels是否有安裝?windows可正常使用嗎?
有銀行讀卡機的需求(商務用的銀行介面,只能用windos),怕M1還不支援

我目前是2019 16 + 2018 15 + 2015 13
想讓2015 13退休了,但怕換成M1後,像是抓一隻蟲來咬自己,自討苦吃
當小白鼠的風險頗大
Dr.Corgi wrote:
請問Parallels是否有安裝?windows可正常使用嗎?
有銀行讀卡機的需求(商務用的銀行介面,只能用windos),怕M1還不支援


當然還不行,而且未來就算能裝了,也不會是傳統x86的windows
對於windows有依賴的使用者,可能未來就不能用mac了
請教關於trade in的問題:
1. 下單時就可以選我有裝置要trade in嗎?然後等東西到了再把舊的寄回去
2. 承上,換購金是退現金還是禮品卡

Aramis wrote:
請教關於trade in的問題:
1. 下單時就可以選我有裝置要trade in嗎?然後等東西到了再把舊的寄回去
2. 承上,換購金是退現金還是禮品卡
 

台灣不清楚,日本的話有同時購物並trade in舊設備
Mac換Mac iPhone換iPhone 不能換不同裝置
訂單完成時,直接返金到你的信用卡中。
如果你後來退貨的話,trade in也會被取消,
寄出的裝置會被寄回來,信用卡已返金的話會被扣回來吧?
因為一般trade in返金會比你訂單確定扣款時間晚一個月左右。

如果你只單純trade in沒買東西的話,就是給你apple 禮品卡序號;
有看過日本人說拿到序號後,過了一陣子序號突然失效的情況,
而且求助無門的樣子。

因為不過你的 trade in 有什麼問題,
apple客服都不會理你,只會把你轉去他們的授權回收商客服那。
apple這樣子搞,就不怕把自己搞臭?我也是很配服

另外,誠心建議不要使用 Apple Trade In
除非你的裝置已經算是要當報廢的情況。

以我親身例子來說:
2020/11/21
我下單訂 MacBook Pro M1
2020/12/16
左右說出貨了,Apple Trade In 才開始可以讓你上傳身份證明,
及預約宅配業者上門取貨時間
2020/12/19
特地把 MacBook Pro 15" 2017 重灌成 Catalina 後,
確定能進到 OS 第一次起動時的設置畫面後,
關機裝回收藏了三年多的外盒,而且還含說明書等一件都沒缺。
(其實 Apple Trade In 是不需要給外盒及說明書等的)
2020/12/20
約了黑貓上門收貨
2020/12/23
我 Apple 官網查我的訂單清單
才發現 Apple 授權的回收商給了我確定的回收價,問我接不接受?

嗯!你沒看過,理由是因為回收點檢人員說 OS 無法讀取,
雖然原本是估 74000日円的啦!
不過現在發現你筆電壞了 100日円 回收要不要?
 
當下晴天劈歷!我明明確認好好的才寄出啊!怎麼會這樣?
不管!就算是死了變屍體,我也要要回來。
(Apple Trade In來回運費都是Apple負擔)
 
2020/12/25
收到寄回來的盒子,就跟寄出去時的同一個日本黑貓紙箱。
的確跟網上日本人講的一樣,外盒說明書全給你扔了。

一開始是發現電池被耗盡,閃電池符號;
奇怪?我明明充了八成飽的…
難不成是最近東京太冷,電池被冷到沒電了?
因為從箱子取出來時,這台 mac 跟冰塊一樣冰
 
開機白蘋果後,進度條卡很久就彈🚫
試了幾次 ⌘+R 或⌘+option+R 或 ⌘+shift+option+R 都一樣🚫
該不會真的死了吧?我草
 
後來想說試最後一把⌘+option+P+R 清 NVRAM ( PRAM )
清完後再按 ⌘+R 就能出現連 Wi-Fi 的畫面,
進了工具發現 Apple授權回收檢查員,把我的硬碟磁區刪了。。。
重建磁區格式化好,線上安裝 macOS Sierra

 
頓時無言。。 。
因為當初收回來包裏時就怕被陰,所以我是架了攝影機錄了40分鐘到我 OS裝好。。。
 
然後又重新安裝試了2次都沒問題,下午就抬去秋葉原中古商估價回收。
因為我這台有客製化,CPU i7和GPU和SSD都升了一檔次
店家檢查了半小時後,通知我回收價 8萬5 日円 
 
所以咧?那個 Apple Trade In 說我電腦壞了 100日円 收是怎麼一回事?
另外,又是怎麼玩才能把 電池耗盡 NVRAM爛掉 硬碟磁區被刪掉?
查了一下日本網路上的講法,對於 Apple Trade In 完全沒好評價!
台灣我是不清楚,不過問了上海的朋友也是說這個水很深!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