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意外,今年的WWDC,Apple即將可能會發表ARM Mac。就像Apple在2005 WWDC一樣,宣布從PowerPC轉到Intel CPU,時隔15年之後,看來歷史又要重演了。
不過這次從Intel CPU轉換到ARM,似乎比2005當年還要受到矚目。因為這將讓Apple把行動裝置與電腦合而為一,對未來整個電腦、手機、平板的威力不可小覷。
目前不確定Apple把ARM定位在什麼階級上,是要取代主力機種嗎?還是只是另開一個上網機的產品線呢。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慮,是因為根據一些推測,ARM雖然省電,據說可以撐10小時以上,但是似乎不適合做長時間的運算。像是影片、3D特效之類的。目前也沒有實機可以測,所以對ARM Mac的效能無從得知。
目前Apple即將有兩台MacBook Pro要更新,一款是16",一款可能是14"。如果Apple接下來推出MBP 16" ARM和MBP 14" ARM的話,那就肯定ARM要成為主力機型了。要是Apple推出的是MacBook 12" ARM的復刻機,那就表示高階的主力機型還是會繼續採用Intel CPU。
所以接下來Apple的動向對未來要採購Mac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時刻。
tsai0507 wrote:
但是似乎不適合做長時間的運算。像是影片、3D特效之類的。目前也沒有實機可以測,所以對ARM Mac的效能無從得知。
如果是使用Apple 本家的軟體(例如:Final Cut Pro),應該是不用去擔心這種問題...
(看看iPad Pro的影片編輯的表現,搞不好新架構效能更強~)
既然是第一代的ARM架構,
也不用太強求,根據過去Apple轉換架構的經驗...
第一批就要完全支援舊世代的「所有軟體」,這是不現實的,
但肯定是有一定程度的可用性才會推出,
到時候大家自己評估自己是不是那第一批的銷售客層就好了...
對我來說,只要XCode,Final Cut Pro都能用,就夠了~
回想過去,之前Apple推出無風扇的MacBook,明明沒什麼特色,評價也不高,賣得也不是很好,不過現在看來應該是在替未來的ARM MacBook鋪路。
而ARM MacBook另一個優勢則是價格。
畢竟跟Intel買CPU,和自己設計並由台積電代工的成本可謂天差地遠,ARM CPU幾乎只要Intel的零頭而已。所以省下來的幾百元,要嗎直接降價,要嗎加RAM、加SSD,都是可能的選項。
因此未來我們有可能會看到螢幕漂亮、極輕薄、規格不錯、省電、價格又不高的MacBook。至於效能,只要馬馬虎虎,不要太差就可以了。
所以有高效能筆電、桌機需求的使用者應該可以放心了,看來Intel Mac還會存在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暫時不會立刻被淘汰。想當年PowerPC都幾乎花了5、6年才完全被Intel Mac取代,而ARM若要完全取代Intel Mac可能要花更長的時間了。
新聞來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