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儘管已經使用iOS裝置很多年,但是一直沒有擁有過Mac以及使用macOS經驗
忍了很久終於下手了

文章段落
2018 MacBook Pro 15" 【購買】
2018 MacBook Pro 15" 【周邊】
2018 MacBook Pro 15" 【本體】
2018 MacBook Pro 15" 【待入手】
2018 MacBook Pro 15" 【購買】
首先先選定規格
老人家眼睛不好所以當然是15"顧目啾
CPU雖然可以選配i9,但是散熱問題我還是選了i7
RAM加大到32GB
SSD原本想直攻1TB,但是google到TEKQ Rapide這項產品讓我決定先買512GB就好
就算日後空間不夠,外接硬碟的速度也人相當滿意

▲購買的2018 MacBook Pro 15"規格
如果限定在Apple Store通路購買的前提下
我結合了以下幾個狀況一起使用付錢
返利網SHOPBACK+教育價+教育資格與出錢人(金主)不同+禮品卡+高現金回饋信用卡

▲先去返利網SHOPBACK找到Apple Store

▲在返利網SHOPBACK的APP內操作Apple Store(注意上下有SHOPBACK紅框)
請注意一定要用符合教育資格人的Apple ID登入
想要教育價嗎?就是這個動作最重要!

▲在返利網SHOPBACK的APP內操作Apple Store並找到教育商店(注意上下有SHOPBACK紅框)

▲選好我要的規格

▲帳單聯絡人跟運送地址都填金主,同時使用金主名下6張禮品卡,最後不夠的額度再刷金主的卡(返利網上下紅框不知為何不見了,不過我並沒有切換頁面所以還是繼續)
為何要使用禮品卡?
- 可以平時提前購買累積,分散大筆支出的金錢壓力
- 可以刷多張不同的信用卡來買多張禮品卡,通通集中到金主的帳戶內
- 可以自行決定禮品卡額度,控制每張高現金回饋的信用卡都剛好利益最大化
- 買禮品卡可以刷卡,如果是官網接受零利率分期的銀行,那可以間接克服BTS不可以分期的限制
- 台新@GOGO(3.5% 回饋)、兆豐e秒刷(4%回饋)以及玉山Pi錢包信用卡(2.5%回饋)都很好用

▲最後的結帳頁面,共用了6張禮品卡(最多可以8張),餘額兩萬多再刷卡

▲接下來會收到Apple寄來的確認EMAIL
我原本以為會寄到資格符合人的EMAIL內,沒想到金主的EMAIL帳戶也有
把證明文件回傳,記得一併註明資格符合人的姓名以及訂單編號
然後回信到[email protected]這個信箱(注意不是原EMAIL回覆)

▲大概過幾小時,就收到回覆說審核通過

▲8/24下訂,經過漫長等待,8/29耳機送達,8/30 MacBook Pro 15"送達

▲幾天後,SHOPBACK也通知返利金認列摟,不過金額不是1%=952元,原因未知
結帳金額=95236元(+)
信用卡現金回饋約在3.5%左右=3333元(-)
SHOPBACK返利=907元(-)
耳機應可賣=3000(-)
(請教各位耳機該賣多少)
總計=95236-3333-907-3000=87996元
折扣數=87996/102940=0.85
大概是打了85折
先打到這邊,這台MacBook Pro初體驗首發文就獻給這篇文章了
下篇段落是 2018 MacBook Pro 15" 【周邊】
相較於MacBook Pro本體的開箱照開箱文
我覺得USB-C周邊(線、HUB、鍵盤滑鼠、螢幕架、筆電包以及外接螢幕)才是最有趣的
我大概只花五分鐘就決定好MacBook Pro的規格要買哪種
但是我花了無數的夜晚跟精神來google比較要買哪個周邊要給MacBook Pro使用
2018 MacBook Pro 15" 【周邊】
線
說到USB-C公公線,真的是搞死人
要注意的地方有
- 長度-最好是有1.5m以上
- 傳輸速度-希望能支援TB3(40Gbps),同時向下支援USB 3.1 gen2 ~ gen1(10Gbps ~ 5Gbps),然後再向下支援USB 2.0(480Mbps),全部通吃
- 充電-要支援MacBook pro 15"充電瓦數到87W,只支援到60W就不適合
- 傳輸影音-要能傳送4K@60Hz,如果只有到@30Hz就不適合
但是,要找到這一條全部合格的線,難~難~難~
爬文後,我整理出下面這個表

▲USB-C公公線整理表,紅色的是目前我所入手的線材
我選線的方法是,專線專用
既然不能同時擁有長度、速度、充電、影音都同時滿意的線
那依照使用情境來選擇需要滿足的規格,這樣可以選擇適合該工作崗位的線材
充電用的線材,除非插座很近,否則長度是第一優先考慮
需要長度大於1.5m,然後充電瓦數大於87W
最後我買了Moshi Integra USB-C Charge Cable with Smart LED這條線
2.0米長,100W充電,又有LED燈號可以提示充電程度
雖然傳輸慢只有USB 2.0
但是對一條充電專用線來講
這不重要



傳輸資料用線並不需要太長,充電瓦數亦不考慮
但是要能夠支援TB3~USB3.1 gen1 gen2~USB 2.0等速度
最後我選擇了兩條
一條是最高支援到TB3的Belkin Thunderbolt 3 0.5m Cable
是在家用的,專門給高速傳輸的TB3周邊使用
另外又添購一條外出線威剛ADATA USB-C 1.0m Cable
這條線支援100W充電,傳輸速度最高到USB 3.1 gen2
反正出門在外大概很難有機會使用到TB3的周邊
又可以當外出充電線,非常好用



影像傳輸的USB-C公公線,首重支援4K@60Hz
連接螢幕後一條線同時由螢幕供電87W又傳送4K@60Hz
這樣的話配線就非常簡潔好看
而且買筆電原廠尬的那個87W大豆腐就用不到
可以拿去外出用
就不用多買一個adapter
87W的adapter可不便宜
多好~~~
可是
這也要螢幕有支援啊
螢幕要支援USB-C input,87W Power delivery,4K@60Hz
可選的有
原廠LG 4K但只有到60W充電
原廠LG 5K有到100W但是貴鬆鬆啊!錢難賺啊!再說Apple Store不知何故最近把它下架了
DELL U3818DW很好,但是太大太貴太曲面,我不可以
LG 27UK850W也是到60W
ASUS MX27UC也是到60W
最重要的是爬文到有與螢幕配對閃爍狀況
綜上
雖然我買的Belkin Thunderbolt 3 0.5m Cable以及威剛ADATA USB-C 1.0m Cable
皆可以傳輸4K@60Hz訊號
但我不會拿它來接外接螢幕
另外購入一條USB-C公轉DP公線
Moshi USB-C to DisPlayPort Cable
這條線不便宜要1490元
但可以直接傳遞DP訊號到外接螢幕上
最高可支援5K
而且USB-C公直接轉DP公
可以少一個DP母的轉接過程減少訊號損失
一個支援DP母的USB-C DOCK
大概都要花10張小朋友
買這條線相對便宜簡單多了



USB-C HUB
USB-C HUB首選擇當然就是HooToo
接下來就是HT-UC001 or HT-UC007 的抉擇
因為對於RJ-45有線網路速度的依賴(信任感)
所以我選了HT-UC007
3個USB-A接口
1個USB-C接口只能DC input可支援到100W(adapter需另備)
1個很雞肋的HDMI 4K@30Hz接口
沒有SD Card Reader
外觀很小巧美型,使用時HooToo的商標燈會發亮很虛華
Wi-Fi 2.4G正常,使用發熱正常
99分
如再多給一個SD Card Reader就100分!

▲這個RJ45的接口要用手按開才能插拔網路線






Adapter
Adapter如果要供電到60W那選擇很多,最小巧美型的是台達電的那顆60C
但是如果要供電到87W,那選擇很少
考慮供電安全性排除不知名品牌,那選擇更少
大概只有原廠87W大豆腐
以及一款ENERGEAR Wall Charger 85W 旅充
後者要價2190大洋也不便宜
還是乖乖上繳$$給Apple
買了大豆腐頭
這樣就可以多一個大豆腐頭搭配Moshi 2.0m充電線外出用



▲這兩組搭在一起,做為外出供電用
滑鼠鍵盤
因為我從沒用過Magic mouse/Keyboard
非常好奇到底有多難用
所以還是買了有含數字的Magic Keyboard(拼音)及Magic Mouse 2

▲這充電方式會不會太愚蠢了!

▲87兩兄弟一起搞笑







外接螢幕
筆電與螢幕的連接方式不外乎三種
- HDMI
- USB-C
- DisplayPort
HDMI如果要支援到4k@60Hz問題多多多
顯卡、轉接HUB、線以及螢幕通通都要支援
同時又有螢幕相容性的災情發生
而一般來說市面上容易買到的USB-C HUB的HDMI通通只支援到30Hz
馬上放棄HDMI這種連接方式
但是在USB-C以及DP連接這兩種方式抉擇考慮很久
還是無法決定
所以最後我買了兩者皆支援的
ASUS MX27UC










螢幕一到貨我馬上就用Moshi USB-C to DisplayPort Cable連接MacBook Pro
一切正常
無閃爍、睡眠喚醒正常、聲音傳輸正常、4K@60Hz正常 (撒花)
原本想試試USB-C Cable連接
但想到就算成功也是60W供電
所以並沒有試用USB-C Cable連接

▲2018 MacBook Pro + Moshi USB-C to DP Cable + ASUS MX27UC 組合下可成功4K@60Hz
筆電包
購入兩款筆電包
- 外袋-Tomtoc職人必備
- 內袋-Tomtoc極致輕薄
尚未實際外出使用不知體驗如何

▲上面是職人必備,下面是極致輕薄
螢幕架
購入MONITORMATE ProBASE HD
可以把外接螢幕或筆電架高又兼作USB-C HUB
提供的接口有
- USB-C DC Input *1 -- 與大豆腐頭連接可以81W供電(Adapter以及Cable需自備)
- USB-C Data Input *1 -- 與MacBook Pro連接(有尬一條USB-C公公線)
- USB-C Output *1 -- 太好了,還我一個USB-C接口,不過速度應該只有USB 3.1 gen1,能不能拿來接USB-C螢幕達成4K@60Hz以及87W供電,我非常懷疑
- HDMI Output *1 -- 只支援到4K@30Hz,雞肋
- USB-A Output *3 -- 提供到USB 3.1 gen1的速度
會買這個是因為看到網友開箱文一整個很生火,收到貨時火全消了
外表紙盒破爛不說,打開就是一條USB-C白牌線以及一張簡單到不行的使用說明書
簡約不是錯,但沒質感不等於簡約
螢幕架本體鋁合金外表遠看不錯,近看搖頭
邊緣切削可以再加強,摸起來雖不會刮手
但可以看出對於工藝技術的不擅長
附的那條USB-C公公線,供電時有時無
新到手的MacBook Pro每個USB-C接口都是在室的
都被這條線插過一輪了是怎樣
供電時有時無MacBook Pro一直燈燈燈
聽了我就一肚子火
最後換了這條線
改用ASUS MX27UC原廠尬的USB-C公公線來用
其實這個ProBASE HD的功能一切OK
目前也正常服役中是我居家主力
但是為什麼我murmur這麼多
因為它要價5980大洋
$5980! $5980! $5980!
連個SD Card Reader都不給是怎樣
連個RJ-45孔都不給是怎樣
粗糙的切削工藝加上沒質感到極點的說明書
加上那個奪走我MacBook Pro每個USB-C初夜的白牌線
我可以罵髒話嗎?
什麼~不行~
那我沒話好說了

▲說明書以及原廠尬的USB-C公公線

▲說明書以及原廠尬的USB-C公公線


▲我收到貨的時候紙盒就很破爛了

▲右邊數來第二個接口是USB-C Output,看記號是只有提供到USB 3.1 gen 1的速度

▲小抽屜的設計不錯用

我後來又買了一個筆電架,可以讓筆電稍微斜一點
方便打字,看螢幕的角度也比較舒服
同時架高使用的時候不擋筆電散熱孔
上面這點很重要
MacBook Pro散熱不好是出了名的
牌子是LAQ DESIGN
商品名就叫鋁合金電腦散熱支架
我買的時候剛好促銷只要765元
算是稍稍撫慰我受傷的心靈

▲有止滑墊,筆電不會溜滑梯

▲後面有個洞可以理線

▲架起來長這樣
書
什麼?書也是週邊嗎?
當然是!
身為macOS的新手
這幾天摸書的時間比摸MacBook Pro的時間還多
一本蘋果迷寫的High Sierra入門
一本蘋果梗寫的iWork
目前還沒K完

▲還是實體書好,電子書實在看不習慣
以上是2018 MacBook Pro 15" 【周邊】的介紹
謝謝收看
下個章節是2018 MacBook Pro 15" 【本體】
敬請收看
2018 MacBook Pro 15" 【本體】
說實在話,我覺得MacBook Pro本體比周邊無聊多了
因為外觀就跟2016一樣啊!
CPU升級、T2晶片等照片是看得出來嗎?
原本拍了30幾張照片想要介紹MacBook Pro
愈寫愈覺得無趣
乾脆全部拿掉
只放幾張我覺得值得一提的照片

▲QSMC寄出,表示這應該是廣達上海廠組裝的
上面寫2018/06印製,這是一台2018/08/24才訂購的訂製機,可能是就算是訂製機也會提早生產做少量庫存;當然也可能只是代表那張「條碼貼紙」是2018/06印製,機器不一定是此時生產

▲原廠這張像宣紙的東西,不就是最好的鍵盤布嗎?買100張回來,髒了就丟

▲這是散熱孔,左右各一,注意通風

▲以上是2018 MacBook Pro 15" 【本體】的介紹,以目前的工作桌面照片作為本章節結束
2018 MacBook Pro 15" 【待入手】
財力時間有限,有幾樣很想買但還沒買的東西
先簡單介紹,順便做個紀錄
日後再補買
AppleCare
BTS期間跟筆電一起買可以8折,不過8折還是比網路貴
加上新機到手也不知道會不會買到機王需要退貨
一年保固到期前買就可以
所以尚未購入,希望阿婆K鵝不要漲價
TEKQ Rapide SSD
TB3 + PCIe + NVMe 的威力,使得外接硬碟速度幾乎可達內建SSD的速度
如果硬碟快爆了,就是這個了
https://store.macuknow.com/products/tekq-rapide-ssd
鍵盤膜

初看到這個真是傻眼
後來轉念一想
這不是學習快捷鍵的好物嗎?
關上筆電上蓋之前記得拿起來就是
免得螢幕變成彩色的
附上網址
結語
好貴!好美!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