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2018 macbook pro規格抉擇~

小弟在選擇2018 macbook pro 的規格遇到一些瓶頸,希望聽聽各位的建議。

我目前用的是Early 2015 13”的MacBook pro,記憶體是16G,想換2018MacBook pro 15”版本,平常工作環境是OSX + win10 (Parallels Desktop),用win10主要是使用solidworks看圖和簡單製圖+Excel 編VBA,但有時為了看solidworks 3D圖必須要關閉windows內其他的程式才能run的順...
至於其他作業主要都是在OSX,包括修圖和編影片...時常會OSX和win10兩個環境同時切換工作~

一開始選擇2018 macbook pro 15”規格是考量目前256G硬碟不夠用所以考慮換比較大的512G,但是又想到上述win10工作環境因素而不知是否記憶體要加大成32G...苦因受限個人購買預算,512G硬碟 或 32G記憶體 二種規格只能擇一,不知各位認為建議該如何考量呢?還是我使用的狀況與RAM的關係不大呢? 謝謝各位~!! ^^
2018-09-02 19:46 發佈
minjoe wrote:
小弟在選擇2018...(恕刪)


我是覺得你還是繼續用15年的MBP,因為現在沒信仰燈的MBP問題比較多,到了第三版還是一樣

你走到星巴克或隨便走在大街上,都還是有人堅持使用有信仰燈的MBP,使用沒信仰燈的MBP就很少

上個月i9版解決掉散熱問題,結果又傳出喇叭有爆炸聲問題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81&t=5537505


結果最近台灣開賣MBP 18年版以後,今天有人中上個月一樣的獎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81&t=5560059

所以,你MBP 15年沒壞就繼續使用,等沒信仰燈的MBP不會再出很多問題再試試看

你要買的話,等兩三個月衝第二破再買不遲

當然你說你在Win10工作環境因素的話,又想要現在買你說的規格的話

你可以去買Surface Book 2,同樣也是採用intel第八代

最高規格就15吋的1TB容量,但是記憶體就16GB,所以......你就得要好好考慮一下

但我知道的,就是大部份人使用SB2出現的問題次數,用了一年就問題很少的說....



我的觀點與 jjolm221 大不太相同,供您參考。

小弟是從 2013 Late 頂規 MacBook Pro Retina 15 吋換到最新的 2018 MacBook Pro 15,主要是趁著 2013 年的電腦還有價值的時候賣給有需要的人,再補貼差價換電腦,這樣一來一往其實只花了約 5W 元,但是整體的效能以及機構設計都有大幅大的改善,我覺得非常超值。

第一:
光是機構就比我原先的 13 年 macbook pro 減少一半的厚度,並且將近輕了一半的重量,單單這點就讓我非常有感。(搭配他廠迷你變壓器)

第二:
效能上面的改善也非常有感,原先 2013 年macbook 其實效能也都夠用,但在處理一些較大檔案的 excel、word 以及家庭 imoive 的剪輯都有飛快的改善。工作上因為公司系統,我也不得不安裝 PD 加上 Windows 10,原先開啟 Windows 10 時難免造成整體效能下降,造成 Mac 以及 Windows 10 兩邊都慢的狀況,現在新電腦確實大大改善了這個問題。

第三:
雖然很多人認為 Touch Bar 是雞肋功能,但我覺得其實蠻好用的,特別是在瀏覽網頁需要透過 Keychain access、1Password 或者利用 Apple pay、iTunes 購買東西時可以不用輸入密碼,真的很方便。

第四:
雖然很多人都說 2015 年前的 macbook pro 保留比較多的通用插槽比較方便,但我也是抱持另一種觀點。
Magsafe 充電當然很方便也很安全,但改用 USB type-c 後讓我可以自行尋找通用的變壓器非常方便,市面上可以買到許多體積比 Apple 原廠還小的變壓器,對攜帶時減輕重量很有幫助。而且原有的插槽對於我來說,其實只有 USB-A 以及 HDMI 比較常用到。
至於原先的配件,其實很大一部分只要購買 USB-C 的 Hub 就可以繼續沿用,USB-C Hub 以現在的設計其實也都挺輕巧,並不會增加太多重量負擔,只是需要多花一筆錢而已。

目前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 Butterfly 鍵盤確實沒有 2015 年前的 Macbook pro 來得好打,打字的觸感有點像在敲擊桌面。若習慣就有的鍵盤觸感,初期打字還會因為原本習慣的力道較大導致指尖輕微頭痛,但其實很快就習慣了。

另外很多人都說 2016 年後的 Macbook pro 電池使用時間較短,我也不太有感受,因為舊有的電腦電池蓄電力也開始變短,我反而覺得 2018 電力超長。

至於什麼爆音、i9 過熱的問題(況且也不需要用到 i9),因為有保固,個人覺得不太有影響,反正真的有問題就送修,且現在電子產品又有哪些是真的都不會有問題的?不論歐美、大陸還是台灣,不論電腦、手機、相機甚至汽車電子,難免都有問題。
我覺得電腦這種東西是早買早享受,晚買可能會有折扣或者相對穩定的硬體。但晚買又會有是否過沒多久又要出新機的擔心,這樣太累了。

我舊的電腦是
Intel 2.3 Core i7
16GB RAM
512 GB SSD
GeForce GT750

新的為
Intel 2.2 Core i7
32GB RAM

RAM 跟 SSD 若真的只能選一的話,我建議升級 RAM。
畢竟 SSD 可以透過外接獲雲端來擴充,但 RAM 不論如何選定就沒有辦法再改了,且雖然現在大家都說效能增加不明顯,但我覺得那是因為 32G Ram 才剛進入一般消費市場,未來等到 32G 普及後的軟體支援度就不知道了。
當然若預算充足, 512 GB SSD 應該也是要有的。

以上是我的感想,供您參考。

jjolm221 wrote:
我是覺得你還是繼續用...(恕刪)
請問迷你變壓器是哪一款的??大約多少錢 原廠這個真的又大又重....
Hi

若要世界大廠的話可以考慮台達的產品(台達也幫 apple 代工)
http://www.myinnergie.com/tw/product/135

若可以接受大陸品牌,小米最近推出了 60W 的變壓器,價格不到千元,性價比非常好。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4&t=5534746

以上兩款都是輕薄短小的 USB-C 變壓器

sv0611 wrote:
請問迷你變壓器是哪一...(恕刪)
minjoe wrote:
小弟在選擇2018...(恕刪)

我個人覺得
買剛出的15" cpu 2.2 那款
然後gpu加三千到560x
ssd或記憶體就看你個人的考量
必須說有gpu跑起來真的跟使用cpu內顯跑的速度是有差別的
因為你原本使用13"的
如果更新到15"又有單獨的gpu
你會發現兩者差別很大
我當時在購買時也一直猶豫要不要選擇 560X。
後來看到 555X 以及 560X 的效能比較後,覺得效能沒有相差太多,整體綜合可能就 10~15 %左右吧,加上本身也不太玩遊戲,就把錢省下來當作購買配件的資金。

http://gpuboss.com/gpus/Radeon-Pro-560X-vs-Radeon-Pro-555X

無名人物~~ wrote:
我個人覺得買剛出的1...(恕刪)

417610tedued wrote:
我當時在購買時也一...(恕刪)

我當時是看了這個評測後
覺得應該要升級到560x

連結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