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acbook Pro 2018 選擇困難症

各位前輩好

自從7月出來MBPR 2018版的消息後...小弟不斷的思考和比較,但似乎陷入了一個無法取捨的狀態,想請教各位大大

我的需求主要需隨身攜帶,主要是文書但未來也打算練習影像編輯和製作

所以原目標一直放在13"上,初期打算升級i7(4c)及16G Ram (DDR3) +1T SSD = 92,200
但試著比較過15"的類似規格,i7 (6c) + 16G ram (DDR4) + 1T SSD + 獨顯555X = 97,460

價差5,000左右但有6核,DDR4和獨顯 (還有多了快0.5KG)...

我原本計畫這台筆電至少用3年 (其實現在還在用late 2012的MBPR),所以看到核心數和DDR4很猶豫,想請問有必要在意6核和4核,還有DDR3 vs DDR4嗎?獨顯部分不太在意,原本計劃未來真的有顯卡需求,直接購買外接顯卡

不知道準備衝一波的前輩們目前的購買配置是如何?
2018-08-01 18:38 發佈
SSD可考慮外接,可省一筆錢
若要升級比較建議15吋,處理器是標壓版,效能提升不是benchmark能看出來的
這個YouTuber 所拍攝的相關影片可能對樓主有些許幫助,記得開中文字幕^_^


因為我之前也有類似的問題,後來決定13吋的就好,因為會有外帶需要,主要也是文書處理居多,考量預算可能會選擇13吋。當然,這是我個人方面,樓主若是真的不差錢,直接15吋的效能表現會更好,只是...不要買I9版,會後悔。


https://youtu.be/KrKws3D3ZDw
Project_XngiousT wrote:
這個YouTuber...(恕刪)

會不會後悔請以實機為主,且觀感都是因人而異,i9更新後主要問題是散熱,但也已經不影響效能,而自己本身房間就像冰箱所以溫度對我也是沒差啊
einstein2100 wrote:
SSD可考慮外接,...(恕刪)


謝謝大大建議,原先也有考慮SSD外接省點費用,但因為還是在意攜帶性,保留未來雙系統的可能性,也不希望工作時外接一堆東西,所以雖然價格是買顆外接碟的一倍...但應該還是會直上1TB...

另外大大提醒了一個CPU的問題,不太懂標壓版的意思,所以我跑去看了Intel產品比較兩顆i7,差異的地方如下:

項目 13" i7-8559U 15" i7-8750H
建議客戶價格 $431 $395
執行核心數 4 6
執行緒數量 8 12
處理器基礎頻率. 2.7 GHz 2.2 GHz
最大超頻 4.5 GHz 4.1 GHz
快取記憶體 8MB 9MB
匯流排速度 4 GT/s OPI 8 GT/s DMI
TDP 28W 45W
可配置低TDP 20W 35W
最大記憶體大小. 32GB 64GB
最大記憶體頻寬. 37.5 GB/s 41.8 GB/s
處理器繪圖Iris Plus 655 UHD 630
繪圖基頻 300 MHz 350 MHz
繪圖最大動態頻率1.2 GHz 1.1 GHz
繪圖視訊最大記憶體32GB. 64GB
eDRAM 128 MB N/A

(排版不佳請見諒,其他未列出的都是一樣的)

讓我比較驚訝的是,建議客戶價格13"的i7比15"的i7還高,匯流排速度上網去爬文還是不太能理解,但只發現OPI技術似乎比DMI還要新?

至於記憶體大小配置....反正13" 也沒有32GB,15"也沒有64GB選項所以無視...
繪圖部分好像差異不大,但13" i7多了eDRAM彌補似乎沒差太多?


Project_XngiousT wrote:
這個YouTuber...(恕刪)


謝謝大大分享,其實我最考慮的也是攜帶便利性,畢竟每天上下班都要帶著

不過這位youtuber提到的主要比較還是和2017版的13"比,還有最後的謎之音Windows機推薦 (再次喚起我對office for mac的擔憂...)

而影片中提到雙核和4核的差異,以及已經能夠處理4K影片也是2018 13"的賣點 (感覺影片中的應該是i5) ; 但若是再加2核變6核呢?
其實主要的癥結點還是在於,4核和6核以及DDR3和DDR4的比較,感覺DDR3應該已經是末代規格了...

不過,目前的確還是偏向13",畢竟每天多0.5kg練身體真的不是開玩笑....
背包固定重量5.4kg,要直上66大順感覺很不順,況且還有計畫要改用公事包...
wimaxboy wrote:
..再次喚起我對office for mac的擔憂...(恕刪)

我是13換15,原本側背改用後背(還是2015更重的版本)。
然後既然是後背就越放越多東西進去...(充電器、延長線)

Office是乖乖開VM下的Windows來使用,這樣99%OK。那1%是啥?
我遇到印表出來跟直接使用Win系統不一樣,格式跑了。
但不表示一定會這樣,因為版內也有人分享他MAC版使用OK的狀態。
(我是遇到:畫線&文字方塊編輯/移動問題、不同字型在同段落顯示、印表格式、自己在字跟字中跑出空格、突然有某個字的字體變了...etc.)

wimaxboy wrote:
..主要是文書但未來也打算練習影像編輯和製作 ...(恕刪)

以文書為主,那我會考慮 16G+512G的組合,反正影像怎樣都不夠放,回到家接上外接的設備即可,外出也不會編輯。
13 or 15,我不管重量管體積....包包可以裝下就好。
但有時還是會帶13出門,裝到厚內袋&不帶充電器,隨便塞包包內。

套版上某位大大分享的意思,買你能夠負擔的預算下的最高配備吧。
wimaxboy wrote:
謝謝大大建議,原先...(恕刪)

低電壓版本比較貴很正常

因為通常都是"體質精良"的有較好的能耗比,才能在盡量省電的同時壓榨出效能。
當然13"這顆貴的原因也包含用上iris內顯

如果不在意耗能,裝個桌機95W的上去豈不是效能更好又便宜

oxox wrote:
我是13換15,原...(恕刪)


13換15真的得後背才行,不過我目前已經是後背族,反而這陣子在考慮要不要換成商務公事包

VM的解法也曾試過,不過當初是在2011的13"上試驗,可能因為當初是買base版(4G/128G),所以體驗不是很好。等新機入手後再試試,謝謝大大提醒此解~

★小哆啦醬☆ wrote:
低電壓版本比較貴很...(恕刪)


長知識了,原來是因為這樣低電壓版本才會較貴,謝謝大大說明~
不考慮桌機因為工作性質是移動辦公室,且公司也沒給桌機 (但現在覺得,給了也不一定方便,辦公室下班固定斷電也無法隨時teamviewer或remote desktop作業) 而小弟也沒什麼大型遊戲的需求,組一台桌機只能在家感覺反而更浪費錢。



另外,分享一下剛剛查到國外的i5 i7比較影片 (昨晚才製作上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5QE31oOrpA

裡面的內容,也是小弟的糾結點,DDR3 vs DDR4, 4核vs6核,此影片的結論大概是,如果要升級13"到i7,ram也要上16GB,不如直接買15" (costwise),結案。

不過影片中也有提供13" i5 +Blackmagic eGPU的比較,加入後幾乎和i7基本版差不多 (還是略輸),可以參考看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下方的討論,裡面該youtuber提到,13" i5升i7,效能大概僅提升5~10%,在考慮核心數,15"i7大概能贏13"i7 35%左右。

也因為看到這裡,小弟目前應該會朝向13" i5 + 16G Ram,容量的部份,請問512G如果在做VM還有iphone的備份會不會不太夠?目前MBP的iOS系統已佔40GB,如果之後iPhone換到256GB (不考慮商業雲方案,個人問題),不知道系統會不會也是跳3~4倍,剩下的夠用嗎?
wimaxboy wrote:
..VM的解法也曾試過,不過當初是在2011的13"上試驗,可能因為當初是買base版(4G/128G),所以體驗不是很好...(恕刪)

我的2011 MBP/MBA使用VM倒是都OK(後來購買PD兩台授權版本)。
除了視窗模式因為解析度太低所以辨識沒那麼好之外(後來購買Duet軟體,外接iPad當雙螢幕應對)。
現在虛擬化挺方便,可以直接使用WIN內程式,只是CPU溫度高&風扇轉數高,不接AC下續航力下降。

我家裡還是有桌機,可能太懶惰了...檔案放雲端想要使用開哪台桌機或是NB都可以馬上取得。(但一定要確認同步完成,免得GG)
且外接冷儲存的設備都接在桌機上,不是每台都是NAS,還是有USB3.0的設備。

iPhone早期備份連APP檔案都備份(所以下架的還在),現在沒有了所以需求空間相對小。
只是我都不備份在NB上(因我NB目前都是256G版),所以256G很夠。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