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有點太貴了... 也許台灣所得不比外國吧
一台動輒5~10萬 有些必加的硬體 看了也不敢加
比如16G 512G等
等於必須控制自己全部的慾望 想法
什麼都不能加 就是最基本的標配|||(不含一堆轉接)
希望庫克有一天明白 廣眾使用 真正賣出去
多賣一點 也才是有賺... 雖然他現在已經是噱海
可是 普羅大眾賺得 都不夠他這樣層層疊疊的變更
一波又一波的換機(而且有時又未必耐用)
蘋果如果哪天不行了 也許不是研發創新出問題
而是被它自己活生生"貴死"的

iPhone always be amazing.
光是一個耳機,可能就真的打算以藍芽取向取代吧
電腦保留3.5mm
手機取消
手機原附的耳機本來可以無痛用在電腦上
很方便
現在改成 Lightning 接頭
電腦卻維持本來的3.5mm
這樣手機附的耳機電腦就無法使用
這一點都不吻合蘋果東西整合跟共用的原意
電腦改 Lightning
手機的充電一端 USB 一端 Lightning
如果買新版 MACBOOK 的人
手機要連接電腦又是一個問題
哪來的界面連接 usb type-c 呢??
蘋果有認真想過他的路要怎麼走嗎?
以前覺得蘋果雖然搞自家規格
但是甚麼東西都可以在他們自家使用
倒也真沒那麼不便利
現在連一個自家產品要連接
倒是也要搞一堆轉接頭就是了
Lightning、USB、YSB TYPE-C
蘋果啊蘋果
我真是越來越搞不懂你了
手機另外一端如果不弄成
請問已入手的朋友,續航力如何?
感謝
國外報導於此
節錄其中一段如下:
The MacBook Pro's battery life was "highly inconsistent from one trial to the next," Consumer Reports said in its review. For example one MacBook Pro model ran 16 hours in one test and less than four hours in the next. Another got a stunning 19.5 hours of battery life in its best test, and dropped to a woeful 4.5 hours in its worst.
Although battery life can vary from test to test, Consumer Reports said a fluctuation as large as the one it experienced on the MacBook Pro is extremely rare. Usually, laptop battery life only varies about 5% from test to test.
煙火冰嵐 wrote:
蘋果未來會降建議售...(恕刪)
應該不會降價,如果真的考量各國所得,價格在不同地區有差時,會有很多人跑去國外買,或有些人會去低價格的國家大量購買再轉賣賺取價差。前幾年好像某國的iphone價格稍低時,鄰國的人就直接跑去那邊大量購買再跑回自己國家賣。好像已經有這種事情了。
反倒應該是台灣薪資要上來,然後物價要壓住不要繼續漲才是。(感覺非常困難)
不過台灣薪資跟其他正在開發的國家比起來,也不算太差了,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間地帶。雖然apple或是星巴克在國外的售價,考慮當地所得,真的便宜很多。在台灣買就變成是小確幸,或是要省吃節用才能購買。在歐美國家來說,頂規格MBP大概就是一個月的所得還有結餘一點。
另外國外報導有不少人指出,是因為在切換獨顯跟內顯時,好像有誤,所以造成電池續航力的時間不準確。但聽說最新OS更新,已經連預估續航時間都取消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