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了11吋的MacBook Air後,最在意的果然是纖細的體積裡,那個占MacBook Air最大一部分的電池的蓄電量了。既然是買了11吋的MacBook Air,自然不會想要一直待在一個地方寫部落格,總是想換一些不同的地方來寫稿子,換個地方,換個心情,環境不同,來來往往的人(妹)也不一樣,感受總是不同,靈感的來源也豐富許多。雖然號稱可以使用4小時,不過因為我網頁並沒有封鎖Flash的關係,MacBook Air常常都是盡全力的在運作中,最後可能在3小時後電就捉襟見肘了,而一天的工作不可能只有3小時,加上可能是台灣現在油電雙漲的預期心理關係下,許多咖啡廳漸漸地不讓我可以使用插座了,又或是咖啡廳很大方的分享插座,可是插座旁的位置總是早已經有了使用者在使用了。
有時候也會帶MacBook Air去做簡報,其實見客戶後的「做簡報時間」通常不是很長。只消把自己公司能做服務的內容講完也就差不多可以待機跟回答客戶的問題了。最耗時間的是簡報前的排練與交通時間。老實說,在見到客戶前這段時候還真不太敢去用MacBook Air,總擔心「莫非定律」發生,真正要簡報的時候,MacBook Air「哭窮沒電」,那可真是令人捏把冷汗。因為蘋果MagSafe的專利使然,基本上市面上面沒有蘋果可以使用的外接電源,可不像iPhone所引領的外接電源流行一般,基本上是沒有半家有做MacBook Air (MacBook Pro)的外接電源。
前些年有家叫做HyperMac的外接電源廠商,製作給MacBook Air及MacBook Pro的外接電源做了非常的好,但是因為賣的好而被Apple給盯上了,畢竟Mac上頭的「MagSafe」是有專利的,而小公司不跟巨人鬥,儘管用的是原廠充電器改裝的接頭仍然被Apple告,這還不打緊,連「HyperMac」裡的「Mac」字也被蘋果盯上,就像以前的「i系列」,只要前面有i或是後面有Pod的通常都會收到Apple的告訴,反正人家勢力大,小公司其實沒有這麼多的精神以及財力跟大公司從一審開始玩起,通常都是鼻子摸摸就換個名字比較快。
總之,目前市面上面嚴格說來是沒有Apple合法授權的外接電池供應商了。而這家「HyperMac」改名後,變成了「HyperJuice」後,運用了兩個方法來規避蘋果的授權限制,一個是使用Apple原廠的AirLine Adapter,另一個就是使用較為「暴力」的MagicBox。
而今天我要跟各位分享的就是那個「暴力」版本的MagicBox,原因無他,因為她可以充電而那個AirLine Adapter僅只能夠「供電」,也就是像人體的維生系統一般,一關掉後人就挂了,而AirLine Adapter一拔走,MacBook Air也隨即會處於沒電的窘境。所以基本上AirLine Adapter我是不考慮這樣的解決方案。因為HyperJuice跟MagicBox是一起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就一起介紹了。至於部分照片要先跟各位說聲抱歉,因為原本是要用錄影的方式呈現,不過考慮到製作時間過長,所以我先用螢幕截取的方式來編輯,所以畫質會差一些,還請各位海涵。
盒裝的樣子


打開的樣子。

拆掉了保護膜後的樣子。


配件有兩個,一個是連接Apple AirLine的Adapter,另外一個是充電器,不過公版的充電器不好攜帶,我等一下會用MagicBox來改裝原廠的白豆腐,變成一魚兩吃的充電器,既可以充電池也可以充MacBook Air。


另外這就是MagicBox的盒子。

裡面的東西。

將自己的白豆腐給拿過來。

將自己的白豆腐給剪掉是要有一點勇氣的。剪掛了就要用一千多元來買新的了…。
剪掉了(全身冒汗,真的。)

後面就用工具整理一下。

手術中。

總之,最後終於是弄完了,就變成這樣了。

既然都改裝完了,當然要看看最近新買的Rimowa 手提箱可不可以放的下去?

結果意外的服貼!我只能說是上帝太眷顧我,剛剛好!太棒了!

服服貼貼~

既然都改裝完成了,當然要去咖啡廳用用看啦~

充電中。

只剩28%的電,救急一下。

HyperJuice 的MacBook Air 外接硬碟的確幫了我很大的忙。
我也可以放心帶著他出門了。

這篇文章也是在外面寫完的,前幾天發表的Suave lapin的iBookstore上架記錄也是在咖啡廳完成的,工作將近半天沒有在怕的啦(叉腰)。
喜歡我的文章的請幫我加加分喔~讓我持續有著滿滿分享的動力!感激各位分享!
=========================================================
本文章同步收錄在本人的部落格跟臉書中,也歡迎跳轉觀賞其他文章加入粉絲按讚及留言指教。
謝謝各位網友給予評分及回應,您的評分鼓勵及互動留言也是我繼續寫文分享的最大動力,感激不盡。
個人淺見,歡迎來信或在板上留言回應討論,但切勿無禮謾罵,謝謝。
因有些文章需符合Mobile01規範,故不一定全文收錄至01中,或是將該文略為精簡過後再刊載在Mobile01上,不便之處請各位多多包涵。
注意 : 以上皆為AKS的蘋果生活使用體悟以及趨勢猜測,蘋果未來實際的行銷走勢,也請不要用於投資或是其他方式上面,本人對於文章中所提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讀者若因此受文章任何一部分進而投資某些產業所受到任何形式上之盈虧請讀者自行負責。本人一概不負您所有損失的責任。
文章內文所提到的商品,形式,外觀,品牌,功能,LOGO,皆屬於原廠商所有,AKS僅就使用心得做分享,不代表AKS替該商品做背書或代言,文章僅供各位讀者對於選購該商品前之選購參考。
文章內文及照片若為本人攝影或製作者版權所有,歡迎各位網友轉寄連結分享,但是請勿擅自更改或是編修,並且請標明文章出處以及主要連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