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個人使用上的需求,所以其實規格實在不需要用到 MBP 這麼頂級的高規格
但是又因為會常用來長時間文書編輯 (打報告、寫論文) 所以很想要大一點的螢幕
這樣長時間盯著文字看時,眼睛比較不會那麼吃力
13" MBA 的螢幕又比我現在在服役的 14" 筆電還要來的小
所以一直很期待這次的發表會會有 15" MBA 出現
沒想到這次倒是 MBP 獨領風騷
也就是說如果我要買進 Apple 2012 15" 的新筆電,我就得攻頂 (不是 MBP 的頂,是我的頂啦)
以我的需求來說,13" MBA 和 15" MBP 價差約兩萬!!! 實在有點掙扎
大部分時間我的筆電使用狀況就是上網和文書作業,以及普通的影音娛樂,少有影音編輯的情形
筆電的角色則是桌機/筆電各半
研究所課堂使用 + 圖書館打論文 + 上網查資料
在家的話,則影音娛樂偏多 + 上網
如果 MBA 有出 15 吋的該多好 ~~~
想請問一下 01 版友,用 13" MBA 長時間打報告,眼睛會不會很不舒服呀??? (每天約略 4~6 小時)
外觀螢幕等規格越統一簡單~生產成本越精簡~組裝越容易
而略微升級MBP的舊規產品拿來撐持過渡期廉價市場
以這次來看
缺了高專業版的17"MBP以及沒有13"Retina螢幕
可能Retina螢幕與Unibody產能的問題致使面板只供貨15"規格
但是可以窺見APPLE硬體升級改朝換代的腳步已經不是那樣的慢版步調
明年內Retina螢幕NB市場將會因為APPLE的助力~致使3C也朝這方向加速推動
我也很希望Retina螢幕儘早在MBA裡出現!
或許在apple的想法裡頭,RMBP就是MBA15了吧
以瀏覽網頁,文書處理為主要需求的話,似乎13吋螢幕也可滿足多數人需求 (畢竟同時要考慮攜帶性)
若是螢幕尺寸加大到15吋,那整體大小除了厚度以外,長寬(投影面積)是沒有多少可減少的
那與其只能在前方厚度再偷個幾mm,還不如利用這些厚度加大電池容量,來配強一點的處理器
讓這台電腦更文武全能一些呢,這樣一來也才不會浪費了加大的螢幕尺寸
所以apple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硬體規格提高而推出了RMBP?
往後的筆電螢幕會朝高解析度進化,應該是可以確定的事情
假設apple出了一台15MBA,重量約1.7kg,但僅配備低電壓版i7,256GB SSD (512GB成本太高不大可能)
長寬尺寸和RMBP幾乎一致,僅僅前方厚度減少,造型類似現行的MBA造型
使用時間一樣是7hr,定價57900 (畢竟MBA13高階都賣47900了,57900剛好與15MBP低階同價位)
這樣的規格跟價格下各位會買單嗎?
想想這樣的MBA15,是不是定位有些不上不下的呢?
輕沒輕RMBP多少,投影面積又跟RMBP相當,價格貴了MBA13一萬
但性能跟MBA13沒太大差別,卻硬是差了RMBP一大截,更不要說獨顯跟雙Thunderbolt接口....
那是不是乾脆牙一咬,買RMBP比較明智?
是我的話應該是買RMBP(無誤)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