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Wintel轉換到Mac時的人總是有這樣的困擾,就是常用的一些工具在Mac上雖然不好用,但是人們口中好用的軟體又總是讓人感到有距離(多半是英文軟體),特別是在寫論文或事發paper的時候,因為擔心一時的好其選錯了軟體,到時候就又得從新編排一次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Mellel是一套不同於MS WORD的工具,盡管在外觀上他們有一定的相似度,但當你要用的時候又會感到完全的陌生,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傳統上MS WORD是以一邊輸入文字一邊做編排設定的功能為主,所以在界面設計上使用者會直覺式的做輸入動作之後再以調整的方式達到編排的目的,說起來這很直覺吧,其實式因為我們已經使用MS WORD有好長的一段時間了,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這種操作模式就是所有文字編排軟體的操做方式,但其實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我們在每一次的文字輸入前不先做好各段落的樣式設定呢?這樣一來我們只要專心的思考我們所要表達的事情即可,至於段落樣式在一開始便經由設定完成,這樣的工作方式是不是更符合邏輯也更有效率呢,因此Mellel中所採用的是以樣式主導的文章編寫方式,而且它有一個架構管理的系統,對於常常需要作表列(水果日報的最愛)比較的文章,它能自動且方便的為你做好階層管理,讓每一層有每一層該有的樣子,此外它對於字型上採用以OpenType為主,它的好處是當你的文字在列印後有更多係為的要求(Kerning、Small Caps...)時,它都可以符合你的要求,這一點是在TrueType字體中所作不到或必須迂迴的部份。
最後我們談到參考資料引用的部份,在使用Mellel時Bookend可說是它的最佳拍檔了,我們都知道不論是在寫論文或是在發paper時他們對於參考資料的寫法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例如在AC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中的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它的參考文獻格式是:
1. Wong, C. H.; Wu, C. Y. Science, 2006, 11, 183-189.
那麼光是為了輸入上述的格式你就必須在那裡一會斜體,一會粗體的切換來切換去,相當的麻煩是吧,Bookend它能依據不同的期刊自動的將格式設定好,更棒的是它有一個搜尋界面針對你感興趣的字串進行搜尋然後你便能把結果當成一個database,而當你要把參考文件引入時你只要把那篇reference拖過來就行了,其他的事你都不必管,科學家作實驗都來不及了哪有那個美國時間在那裡東調西搞的。想當初我的碩士論文就是因為還不曉得有這些好工具存在,害我在MS WORD上土法煉鋼真是類到快起笑,寫個論文比作實驗還痛苦,不過有人回說MS WORD上也可以設定Style啊?是的,它的確是可以設定,但是只有半調子的設定相當的不完整,在一開始的設定時你會感到很無力,所以你最後又會回過頭去以傳統的寫作方法來用它,不過不可否認的MS WORD也是有在進步啦,另外若是有人還是非MS WORD不用那麼在文獻整理上有一個類似Bookend的軟體叫作Endnote也很不錯,是知名的科學軟體公司Thomson所出的,以上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我都是用 LaTeX + bibTeX。平常利用 bibTeX 建立自己的文獻庫,用起來就可以很得心應手。
LaTeX 最大的好處就是『跨平台』,幾乎你想的到的作業系統都有 TeX/LaTeX compiler:
Windows、MacOS、SunOS、Linux、OS/2、FreeBSD、BeOS....等等。再加上 LaTeX 的
本文檔是文字檔,儲存以及發佈都非常方便....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