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mac掛了,只要硬碟沒有掛,只要另外一台mac(或,重新安裝後的mac),以iphoto再讀一次就可以.
mac在這部分的設定很聰明的.
所有的照片 縮圖 攝影集 註解 都會完整的保留下來.
但是,若硬碟掛了,就無解了.
同樣的,在windows也有這樣的問題,系統在怎樣備份,只要硬碟掛點,一切回歸原始.
所以,我現在都改用 picasa 網路相本.
timko wrote:
軟體方面~
1、請問照片進iphoto的資源庫後,好像沒辦法看到單一張,那如何我要備份後給pc用,該如何處理?
joyen000829 wrote:
iPhoto在Mac上是一個管理相片的好軟體,但在檔案交流方面受限於蘋果電腦的關係並不方便,它的檔案管理有自己的一套規則你很難從Finder裡找到適當的相對應檔案,其實這也是蘋果電腦設計時的初衷,他不希望你用很繁雜的檔案去管理而是用視覺化的介面去操作,比較好的方式是外接一顆硬碟用時光機備份,這樣萬一mac掛了只要修好就又回來了,至於讓PC讀取iPhoto格式(例如排列等)就我所知是沒有辦法。
我分享我對 iPhoto 的使用經驗!
iPhoto 其實設計理念跟 iTunes 一樣, 蘋果認為原始資料一但匯入, 一切就交給 iPhoto (iTunes) 幫你管理就好.
不過人們可能受到其他平台的習慣限制住囉, 沒實際看到檔案就會覺得怪怪的, 甚至感到害怕.
其實 iPhoto 自從把你的原始檔案匯入後, 它只是會自動幫你把它們收納到一個特定檔案夾Originals, 並排列好. 從此並不會做任何的修改或更動. 你還是可以隨時的手動從這個檔案夾拷貝你最原始的檔案出去, 就如同你在PC上所作的一切.
舊板的 iPhoto, Originals檔案夾就直接在 圖片/iPhoto Library 內, 打開即可找到
新版的 iPhoto, 一樣是在 iPhoto Library 內, 不過新版的 iPhoto 為了方便, 所有的 iPhoto Library 皆被封裝成應用程式套件, 以方便使用者直接打開使用. 其實只要用滑鼠右鍵(ctrl-左鍵)叫出選單, 選擇顯示套件內容. 一切就跟舊板一樣, 一覽無遺囉.
不過我還是覺得用 Time Machine 來備份比較方便啦!
zeratulok wrote:
我的是27"的螢幕....(恕刪)
了解~那難怪~那就需找別支了~
www78w wrote:
關於螺絲的問題....(恕刪)
謝謝您~這有提供我一個思考的方向~
得再去螺絲店問問,因要找到與3層網櫃配合的螺紋,又要平頭、不銹鋼材質得試試~
不過還是縮下去最棒啦~
謝謝呦~
joyen000829 wrote:
比起mac我更佩服你的手工藝....(恕刪)
雖然您的誇獎讓我粉爽~不過這實在是鵰蟲小技....就我同事老愛說我玩物喪志,我媽常說~變猴弄...呵呵!
我想可能是ram的問題了~因其實系統也重灌過一次了~我會與經銷商溝通看看....
其實一開始還真的是中imac的毒,但無奈就是不想改變現在使用電腦的現況,所以在了解imac 24"無法上背架後,我就放棄了。因我實在不敢讓imac直接站在3層網櫃上沒有固定,我又想不出其他可靠的固定方法,若一個不小心~恐就又是小朋友大出走了~~~所以才想回懸臂,而考量apple mini與macbook的說~(其實我還真做過一個各種狀況成本分析表,因我現在的工作是財務專業,分析人家的成本就是我的工作之一啦~)
iphoto的問題感謝您回覆,這樣我了解了~有回答到我問題,我會試著嘗試您的介紹方式....
靜電的問題我想這問題粉多因子,所以不怪mac,但我到想知道那充電時輕觸表面會有磁力振動的感覺(當然不是整個機子在振動),不知是否正常??還是也是因我體質容易有靜電的關係??
至於您建議的防塵衣特力屋有在賣嗎??...呵呵!
感謝大家的回覆呦~
使用至今真的覺得apple的各種操作容易直覺多了~之前粉多困擾是因為我還不熟悉一些邏輯,但目前最大的困擾就剩這偶爾頓頓的與要等yahoo輸入的擾人問題了~
我是有用一台外接硬碟在做time machine了~
另倒沒有重心不穩耶~其實這在發想之時就有考量過了~(小弟粉多年前還學了點靜力學所以還在可處理範圍內~)
謝謝關心呦~
另感謝woodydon大大的誇獎呦~
OhiYooo wrote:
我分享我對 iPho...(恕刪)
找不到妳提的Originals這資料夾說~
用control+左鍵沒有反應說??疑?是我那裡做錯了~
我原來是把pc上的圖先存到mac上面,後來開始使用iphoto後,我把這些圖拉到iphoto上面。這時我發現圖好像有2份,即iphoto一份,原備份在mac上一份。又我有接外接硬碟當time machine。如此是不是time machine上面也會備份此2份。
又~因圖檔不小,所以我想既然iphoto上有,那我是不是可以把原pc拉到mac上的圖檔都消除,只留iphoto上就好?
但如此一做,若有在iphoto上修正,又怕以後與這些唯一以iphoto存檔的圖如何與pc共用等問題....
經過各位大大解說~我開始有點了解了~謝謝呦~
timko wrote:
小鋁在外接電源時,我用手浮觸表面,會感覺有磁力的奇妙感覺??有時有?有時沒有??不知這正常嗎??
不知與體質有無關係,小弟粉容易被靜電電到,故某個角度不小心輕碰小鋁或鑑盤邊緣時,也偶爾會也此被電的感覺說....
==============================================
版主試試看,先用一支手摸著機器不動,另一支手再浮觸表面,看看這支手還有沒有那種感覺?
如果沒有,那應該是接地問題
現在電腦都是用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因為電流開開關關,會產生大量雜訊,因此交流電源其中兩條線(火線及水線)會各接一個小電容到地線,用來阻絕高頻雜訊,免得干擾手機或收音機等等電器以符合法規.第3條線地線是直通機器外殼的,如果沒有接到地(就是跟你接觸的環境),當手一摸,電流就通過身體流到地板,就是被電到.
安全法規有一個容許值.小於這個容許值,被電到是正常的. 如果你是穿絕緣橡膠鞋站著,基本上就不會被電到. 如果觸電感覺很嚴重,that is another story.
當然如果機器累積靜電,接觸瞬間,也會被電一下.
解決的方法:
1. 電源插座和插頭都要用3孔的,中間那一孔接地,如果建築物老舊,沒有接地點,找一個跟建築本體相接的金屬物體接上去,如外露鋼筋,鐵做的水管.
如果房子有220V的(冷氣用)插孔,就有接地點
2.如果沒有,在機器本體,找一個有螺絲孔的地方,鎖一條電線,很細也OK,通到上述的處所,外牆的鋁門窗也不錯.
這樣子你身上的電位,就會跟機器一樣,就不會觸電.
早期房子大多用兩孔電源插座.現在大多有3孔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