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賣價高達2千多,其實效果實在不怎麼樣,
有些產品看起來很威猛,其實只是風扇大而已!
目前市面上的散熱台,大部分在去年都做過測試(以mac book pro為對象),
我用了高精密度熱像儀、熱偶線、感溫軟體等,做交叉測試。
以我的Macbook Pro來說,這些散熱台通通沒有鳥用!
最近整理硬碟又看到這些照片,過去是po在個人的Blog,慶祝蘋果開版把這篇搬過來貼

以我的筆電來說真的一點用都沒有,或許別台會有些幫助吧。
我後續會把這些散熱台全部po上來,慢慢補充了。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2/mobile01-f691430e3c00a1dcaab290adf145ab92.jpg)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2/mobile01-f14a21e2ba3ad7b7cef30e22146d4c12.jpg)
散熱台「雞王」出現了!用了跟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產品,
就是 「Logitech Alto 速連版(要價約1500)」......
這未免也太諷刺了吧
跟所有散熱台比較後是效果最差的,
不過是以我第一代Macbook Pro做測試,別台是不是這麼糟就不知道了。
有圖有真相,我將攝影機區分為六個區塊做重點測試,筆電都是全速運轉。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84afaf142a75c2838d68b11448c3cf6a.jpg)
為什麼分這六區呢?首先從AB這兩區來說,是跟使用者手放置時的體感有關,
如果持續維持高溫,那麼手放置在此位置一定會不舒服。CD區則是鍵盤區,筆電的散熱也會透過鍵盤區發熱,所以不用矽膠套也是對的,除了影響手感也會影響散熱!EF區則是比較特別的地方,主要是針對MBP電腦高溫的地方做重點測試,一個是電源充電時高溫的區域,另一個是恐怖的金屬鐵條(筆電上緣部),這兩區的溫度摸到可是會燙的哇哇叫
A:左手面版(MBP的硬碟位置)
B:右手面版
C:S鍵
D:L鍵
E:電源充電區
F:金屬上緣
六區測點分佈位置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768afdc36a4d5ec6c3ddc4551a9067bf.jpg)
10款散熱台測試結果,外加兩種材質:石材地板與木板床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bb84fdfb52dc42c33748cd3757c8f438.jpg)
以6區溫度總和來說(左表),以及對於人體使用較為敏感的「CDEF區」(右表)總和做比較,
這時候就會發現哪一款比較不佳了,答案揭曉囉,這三款說穿了都有一個特色就是:
他們只是把筆電架高罷了
Logitech Alto 速連版:這款太好笑了,又高又大、又粗又壯!沒想到是最弱的一款。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fce6307ca2916d3a875de23e36e93c75.jpg)
Gigabyte-Roll Pad(竹捲):這款也很搞笑,就是類似古代讀書人用的竹柬,捲一捲架高筆電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097f1a6ceefea403a9f027f43c05d531.jpg)
Targus:這款的外表也是很威猛,效果也是不太好啊......。(根據胖丁說法,這款是放在大腿上避免燙傷你的大腿用的)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8f7341129429f8d30003a3e4e77e0f7d.jpg)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7a78cd95c6fc5fb49023739c20e00ec4.jpg)
效果不錯的有兩種:
石材:石頭是一種熱容量高的物質,加上地板下方是水泥,可以源源不絕的把熱量吸收到地板下,雖然筆電的下緣無法跟石材緊密接觸,但是仍可透過熱輻射的方式被石材吸收,效果果然跟預期中的一樣好!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59990f2dab275ce60c267451fe9a70af.jpg)
附上一般材料的「熱導係數 w/m.k」,石材約在2.8~3.5之間,雖然遠遜於金屬動不動就45(w/m.k)以上的優異性能,但是真的也不錯了(跟其他材料相比)。加上石材與混凝土的體積大熱容量蓄積大,就跟海綿一樣不斷的把水分吸收進去,好比建築物西曬與屋頂層空間一樣,白天不斷吸收太陽的熱量,到了晚上對室內與室外散熱,造成「都市熱島現象」整個都市悶熱,室內空間溫度甚至比室外溫度高的情況。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34dfc8c17989c8be05c6ef282b56e2c9.jpg)
Cooler Master NotePal:這是一款是針對Macbook設計的散熱台,有兩個風扇針對Macbook的高溫區送風,甚至還有另一款針對Macbook Pro設計的散熱台(有三個風扇,市面上比較不好找),至於測試的這款散熱台,還是沒有辦法達到MBP最好的散熱,因為MBP最熱的那一區這在這款散熱台兩個風扇的中間區位,如果可以買到那款三風扇的散熱台,效果絕對會更好。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88f0fcde3cd0eb29c4597716922572b4.jpg)
兩台mbp比較(均為舊款)
新款的 MBP 因製成的關係,現在溫度約在50-60度左右!
我的畢竟是第一代的MBP,所以散熱跟製成的技術還沒這麼好,
我的高溫到85度C,Peron那台跑魔獸時高溫可以到100度C

後來Alias幫他整個拆開重塗散熱膏,溫度才沒那麼高
自力救濟!煎蛋機 MacBook Pro 完整拆機實錄
Peron的也是舊款的,但是他的CPU時脈比較快,溫度高到一發不可收拾。
你看右邊那台的鍵盤區,整個就是紅通通的一片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34ff9b54e22392e90f5b8ca96b050c45.jpg)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5/mobile01-c7a563ac8200baf5b7e511f25c4f4239.jpg)
心得:既然筆電架高,那我找兩個保特瓶蓋或一本書墊高不就好了?根本不用買無多大效果的「純架高式」散熱台,尤其那種看起來很威的散熱台,往往都是「外強中乾」的下場。
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台筆電的「高溫區」位置不一樣,不可能有一款散熱台可以針對所有的筆電達到最好的降溫效果,最理想的情況是針對該款筆電設計,但是除了蘋果的筆電有廠商願意開發「專屬的散熱台」外,其餘Windows筆電似乎就沒有人針對這麼廣且雜的產品來開發了。話說我第一代的MBP筆電真的超燙!曾經演講時熱當三次,景氣不好~明年或後年再把它換了!
要達到良好的散熱效果,最好是能夠「緊貼」筆電的發熱區,再透過熱傳導良好的金屬鰭片散熱。有些風扇很大的散熱台在底下狂轉真的是吹心酸的,因為根本沒吹到該吹的位置,好比「腳痛看牙醫」的意思。
結論:沒有搔到癢處的散熱台都是雞肋~共勉之(以上測試僅以初代的MBP為例,別牌筆電不代表會有相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