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INTEL 花1個月擊敗 M1 max !

Intel i9擊敗M1 Max, 就像是用了6L V8引擎的車跑的只比1.5L增壓小引擎的車快一點, 舊技術再不改就要等著被時代淘汰了。
這個標題說怪是有點怪,雖然不是張飛打岳飛,但是就是一整個怪

I9:桌機用
M1MAX:行動裝置用
有點像什麼呢?MAN的遊覽車來跟藍寶堅尼跑車尬...
-----------------------
爭論那麼多,實在不知道怎樣講。
I家+N家,打敗A家
然後在這裡說,I家很強
----------------------
要不怎樣比,比較公平
I家的CPU+i家的顯示卡;來跟A家的M1MAX相比。我的意思是說,不要找N家當打手;就兩家一起比。
----------------------
一、把I家的CPU降到40W,然後比比看。(明知不可行)
二、把A家CPU拉到127W,然後比比看。(明知不可行)
三、最公平的,同樣瓦數、同樣功耗一起比較。(明知不可行)
四、把I9的CPU做出一台筆電來跟A家尬尬看(不要用N家卡)。(或許可行)
----------------------
這很像什麼呢,I家很像是用MAN的遊覽車引擎,來跟藍寶堅尼的引擎比比看,比誰的拉力比較強;A家是說,我用小引擎享受省油樂趣。
或是像用F22跟F16比比看,看哪架戰機的垂直爬升能力比較強....;F22比垂直拉升能力,F16轉彎的靈活性。
----------------------
整個就是怪
根本設定的使用裝置在不同的位置
I9-桌上型電腦
M1-筆記型電腦

偏要把這兩種不同使用場域(雖然作的事情許多雷同)的東西拿來比......
Bazooga

intel 內顯真的被m1打趴. xps13, Thinkpad x1, surface laptop 這些賣到4萬以上還在用intel內顯的筆電目前實在有點尷尬

2021-11-17 10:48
Chayah wrote: 偏要把這兩種不同使用場域(雖然作的事情許多雷同)的東西拿來比......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假設了各種條件限制比較起來反而更沒有意義。
比如Intel不准配nvidia,不覺得很奇怪嗎?是信仰問題還是預算問題?

而且你自己都說做的事情雷同了,這是一個重點,就是因為兩者的目標非常接近。(部分目標)

你可以一台雪曼和一台虎式單挑
看起來比較公平沒錯,問題有意義嗎?
他們單挑的結果能完全影響戰局嗎?

虎式和雪曼單挑你覺得不公平,重量差這麼多,要兩台雪曼對一台虎式才公平?ok,這個測試的結果可能又不同了,但同樣和整體戰局的勝負不見得有正相關。

除非你就是要糾結這兩台坦克單挑誰比較強,但是這根本沒意義。淪為一種興趣愛好研究了。真正影響戰局的是最後綜合總體的結論,坦克數量、其他部隊的支援、氣候、戰略等等吧啦吧啦,都需要考量進去。

在不同情境下很多優勢劣勢也都會無意義化。
這次M1 Max拿來跟桌機比較,又是另一個奇妙的地方:贏了超帥,輸了正常,小輸甚至都能算贏。沒錯啊,問題是高速運算的場景又偏偏和筆記本優勢無關。攜帶和省電和高階運算就是很難湊出另人信服的使用場景。

再說了要比生產力運算不可能不看GPU,要看GPU就沒必要看Intel內顯。老黃的戰艦就是得開進來。看起來很不公平?是啊,但這就是戰爭的現實。規定一大堆的根本不是戰爭,那叫比武大會,是娛樂觀眾性質的。

拿刀的單挑砍贏拿槍的,好像很厲害,但現實是對方不只拿槍還拿火箭筒咧,而且打仗也沒規定不能拿槍,那你一直說有個刀神能砍子彈太神啦,有個拿槍的斃了一個拿刀的就是不講武德?請問,有意義嗎?

娛樂性質的吃瓜看戲群眾,和「參考比武大會結果來安排軍力」的將軍,看的角度一定不一樣的。吃瓜群眾看到的是拿刀雖敗猶榮。將軍看到的是,這把光劍看起來差不多就是這樣了,我們還是拿槍配狙擊鏡吧。
merryclover

總是打一堆廢話,真的很用心呢👍

2021-11-17 12:32
geniesjan

沒辦法,有些人就是不懂這些廢話。

2021-11-17 12:39
davidstrong wrote:
2021-22高階桌...(恕刪)


其實在架構上英特爾並沒有比apple、AMD差,輸的是製程,這很難改變與做調整的,如果今天英特爾使用與apple相同製程,得到的結果,絕對會是英特爾比較有效率,現實是台積電全部的產能都給英特爾也不能維持或超越現在的7成市占,M1要屌打或撼動英特爾其實也不可能,因為台積電大部分產能都給他了,你看apple那精美的市佔連AMD都打不過,法拉利給apple當,intel持續當波音。
也只能是這樣,除非apple生出一個晶圓廠。
Chayah wrote:
這個標題說怪是有點怪(恕刪)


所以業界才會有Performance Per Watt 這樣的基準來判定一個什麼才是最有生產力的電腦軟硬體組合。

若要比喻,以下應該比較恰當(很粗俗的比喻,可是這樣某些人才看得懂)。

1. PC( CPU + Mobile GPU ) 就像是一個食量異常大(200多瓦以上)的人,沒被餵飽就幹不了什麼事也不持久。

2. 新人( A家)是一個不需要吃很多(80W )卻總是衝勁十足,除此之外也十項全能。

PC有一個交往多年的女友,偶爾遇到女生性需求量大增的時候,PC不得不維持吃飽才有力的狀態才能滿足女友。 所以PC每次要跟女友愛愛,身旁一定要帶足夠的食物,或是附近一定要有餐廳。

碰巧A家對PC女友也相遇了,不只帶給這個女生高潮又很持久。 唯一的小遺憾是他們才相遇彼此還不熟所以高潮要比PC多一點點時間(3% 左右)才會到,所以還需要磨合( Rosetta轉譯 & 軟體優化)才會最終契合。 除了性可以滿足外,A家的多才多藝(專業影音運算&處理&剪輯),總是讓女生笑開懷。

PC眼紅了,不得不搬出威而鋼 ( desktop CPU & GPU 上看一千瓦)才能贏過A家。 可惜PC仍是大老粗,仍然無法在其他方面帶給女友滿足,大輸A家。 前景堪憂啊

The End

—————————————-

只有某些人單細胞邏輯才會只看跑分,卻不去看整體產品定位&背後對比條件以及最終效率的綜觀評比,然後只會嫉妒的說果粉只會在咖啡店裝文青,然後心裡安慰自己「我雖然其他各方面慘輸,但是我性能力比較強一點,只要我吃夠飽(插電)跟吃威爾剛」

人家評測都一直把桌機拿出來比是因為MacBook pro產品定位是Mobile solution 卻有桌機的效能,這是極高效率比。 專業都在觀望Apple SOC Mac Pro出來啊,蘋果怎麼可能放棄這條線?

以某人跑分就是王道的思維邏輯,Xeon + GPU無限堆疊效能就好啊? PC串聯算圖不就更快? 那電費? 維護成本?

那幹嘛intel & Nvidia 還要去追Chip的製程? 不就是為了節能以及效率? 快笑死! 一張桌機GPU 幾百瓦卻只在少數幾項測試贏mobile grade M1 Pro & Max,其餘慘輸。 這不是輸到脫褲子是什麼?

沒常識又外行,絕對不是決策者的料
geniesjan

鬼話連篇,照你這樣說智慧手錶或是NAS大概才是最強的,笑死人。

2021-11-17 8:23
calvinmbpiei

你先搞清楚產品定位再來說嘴吧 呵呵

2021-11-17 18:05
咳...
無論I家的I9贏了多少,也不論A家的M1 MAX輸了多少;A家這五年內應該是不會回頭去用I家的CPU,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論季辛吉怎樣喊話,美人變心這是鐵的事實。A家清理I家CPU的產品線,正在逐步進行中,可證明這點。
局面也不論怎樣,ARM的優勢勢必逐漸侵蝕X86的市場。
----------------------
我不是果粉,也甚少用果牌的東西;但看他家的產品線逐漸壯大,名氣越來越響,真的值得尊敬。
A家能在「第一代」就作出如此了得的產品,不得不佩服他們大刀闊斧的研發決心......。
雖然我不用A家的東西,仍然衷心希望他們繼續進步。
----------------------
也希望I家多做一些好用的筆電CPU。
另一家A家,期待他們的桌電CPU更爭氣一點,繼續把「處理器遊俠」請回來,再創AMD第二波高度雄風...就看蘇媽能否請得動大俠再次出馬。
----------------------
這波I家的處理器若不是遊俠進去,輸到脫褲子的保證是他家。
----------------------
如果標題這樣下:「INTEL花1個月某些方面擊敗 M1 max !」爭議性會比較少,這是實在的數據,也是我的看法。
雖然再「某些方面」I家是穿著西裝,A家的西裝褲子也還穿在身上;而且妙的是,穿這條褲子的越來越響亮。前面西裝革履的,有點老態龍鍾。
----------------------
I家人氣有點像 「陳喬恩-東方不敗」號稱不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無論她如何不惜揮刀自宮練就一身絕世武功,最後仍難逃令狐沖、任我行的兩人聯手。
另一家A家的人氣有點像賭神的 「邱淑貞」,這幾年裙擺飛揚...萬種風情...
這家A家的人氣很像 「Angelababy-楊穎」,無論怎麼看、任何角度看,都覺得她美...
----------------------
認真說良心話,I家雖然西裝革履,氣宇非凡,但...我沒佩服欸;畢竟是「掃地憎」-老了...
calvinmbpiei wrote: 所以業界才會有Performance Per Watt 這樣的基準來判定一個什麼才是最有生產力的電腦軟硬體組合。 


我聽你在喇叭,你的業界是什麼業界?資料中心還是礦場?,電費還能比人事和房租還重要。笑死人。
亮的發白 wrote: 法拉利給apple當,intel持續當波音。 


說Mac是法拉利還是有點不公平了,畢竟這次他算是「能飛」(GPU)了。
如果是以前的Mac那我會稱他法拉利。

當然這也要看蘋果自己怎麼想,如果他只是想當跑車(剪片)那大概就沒有什麼未來的可比性,飛機和車子有跟本上的差異。

至於這台Mac小飛機(M1 Max)未來的客機版本(Mac Pro)會是怎樣的呢?有YouTuber抓四塊Max之後打九折,得到和3090相當的飛行速度。他這樣推測也是有所本,因為M1 無印版/MAX/Pro確實都可以從這樣的簡單加法得到驗證。

有趣的是他用的是遊戲測試分,而我自己抓算圖分來計算,生產力算力一樣會落在3090,(1080ti x 4)再次證明GPU的遊戲力和生產力正相關。

至於幾個月後蘋果拿出3090算是吊打還是苦追,就大家自由心證了。老黃這邊是嗆了一下4090會是3090的三倍就是了。

但這些幾倍幾倍可能和我們都沒有太大關係,這是空氣問題了。
現在就是晶片產量不足,礦老闆又來搶算力的時間點。

全世界有限的算力,到底誰搶得贏?誰又有搶的動機?

三名競爭者分別是:礦老闆,遊戲玩家,以及生產力用戶。
三者本質上不同。

首先礦老闆這邊是一個簡單數學,硬體回本電費回本。最後賭虛擬貨幣不要跌,那就可以一次買個幾百台。

生產力這邊當然不能這樣算。今天你請一個動畫師有賺錢,難道就能一次多請一百個嗎?或是你自己開工作室有賺錢,難道買十張顯卡算圖快十倍就能多賺十倍嗎?並不會。

遊戲也是一樣,今天你覺得某3A不錯玩,難道就會去插個10張顯卡獲得十倍快樂?還是拉十個沒電腦的人買電腦來玩?

由此可知要搶算力實在是很難跟礦老闆搶,只能等虛擬貨幣自己崩盤飽和或是穩定,不然都別想搶。

這邊有意思的地方就來了。如果一個計算機夠強,那首先會被礦老闆盯上。無論是性價比還是能耗比。
目前MBP這種買電腦綁售螢幕的情況我想礦老闆是覺得很心疼的,未來Mac Pro也許有搞頭。雖然也是買顯卡綁售CPU就是了。

所以別說什麼能耗比,你想搶到顯卡最好希望老黃出一種奇妙的顯卡,高性價比學生也買得起,但礦老闆看不上的能耗,而你本身又不是整天打電動或是跑圖,嘴巴上説吃電怪獸結果帳單來了還是無感,冷氣開小一點可能還比較實在。

從這個角度看,你可能反而要期待廠商不要出太好的能耗啊

至於Apple Silicon 如果計算能力這麼棒棒那也會被礦老闆先搶走(什麼?你說現行貨幣和Mac不合?那就開一個新副本啊,一堆人在等洗牌,MacOS又不是不能側載)

喔,差點忘了第四個選手:果粉。
其實果粉根本也沒打算搶算力吧?
他們可能比較在乎顏色。
看來看去最能搶也最愛搶的就是礦老闆,當然虛擬貨幣市場一個變色可能他就直接離場就是了。

真的搶不贏那就是大家都用礦渣卡那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geniesjan wrote: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假(恕刪)

您的觀點也不能說錯啦...
打架從來沒有規定不準怎麼打,單打獨鬥是一種打法,群毆也是一種打法。
不過,您的觀點,是比較贊成群毆...
群毆也沒問題...
一個是美國拳擊冠軍,一個是英國拳擊冠軍,一個是俄羅斯拳擊冠軍
現在群毆狀況是這樣
美國拳擊冠軍,體重150公斤猛男(I家);英國拳擊冠軍,體重120公斤勇士(N家);俄羅斯拳擊冠軍,體重130公斤閨女(A家);前兩者對幹落單客。
150公斤猛男(I家)+120公斤勇士(N家),合力把130公斤閨女(A家)打輸了;然後說,我們(猛男I家+勇士N家)贏了。
是贏了,好像不太光彩啊。
mysads

其實不用跟他討論了 反正他就是堅持他自己的。

2021-11-17 19:32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